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发展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行的,这其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变化,在不断的调整与改革中,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逐步成为了养老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也逐步明确了发展目标。
1.从“十二五”到“十三五”的转型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间,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概念[4]就已经被提出了,但早期缺乏经验,认识不足,发展相对缓慢。到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间,“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5]的建设原则被提出,养老事业的发展建设重点放在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增加养老床位设置上。以北京市为例,计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每年新增1万张床位,在五年期间总共增加5万张床位,使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到2015年达到12万张的总数,实现每百名老人床位数达到3.8张[6]。在此期间,虽然养老机构床位总量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但是养老机构的发展上却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机构建设在郊区,没有真正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床位闲置现象普遍,资源浪费情况严重,老年人整体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
2016年,进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阶段,“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成为现阶段养老体系建设的原则,从十二五期间的注重养老床位建设,逐步向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转变,将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放在了首要位置。再以北京为例,2016年上半年,由民政局发布了《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简称“养十条”),提出一系列建设居家养老体系的具体内容,如,“建设养老服务驿站,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居住安全舒适”“促进医养融合发展,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出便民举措,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优先便捷的服务”[7]等,均是居家养老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同时期,北京市老龄委也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养老服务驿站的规模类型、主要功能以及分布原则等内容,提出2016年建成150个、2020年以前建成1000个的目标,进而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的全面覆盖。届时,以养老服务驿站为典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全市开始广泛建设,全面带动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发展。
2.关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概念释义(www.xing528.com)
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概念的提出,到发展的现阶段,经历了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也出现了多种形态,设施的名称也是种类繁多,如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养老照料中心、护养院、护理院、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老年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老年饭桌、老年就餐点、老年助浴室、老年活动站……五花八门,设施涉及的服务内容也是各式各样,如长期入住、短期托养、娱乐活动、就餐服务、助浴服务、心理咨询、上门服务等。总体来说,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还是相对无序的,存在盲目性,设施的具体概念释义一直以来也是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设施的性质和功能范围也没有相对清晰的界定。
3.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主要特征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就现阶段发展状况来说,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从发展目的上讲,设施在于为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支持;从地缘上讲,设施的发展是依托各个街道、社区(乡镇、村)展开的;从服务对象上讲,设施主要是为生活在其周围的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从功能定位上讲,设施主要需要兼顾短期托管、生活服务、文体娱乐、健康康复等多种服务功能;从建设规模来讲,设施主要是小型综合化的;另外,就设施的管理部门来说,目前有民政管辖、老龄办管辖、卫生部门管辖、残联管辖和工商管辖等多种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