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甘肃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确立阶段。标志是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全省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开始起步。第二阶段(1985—1999),农业市场化阶段。标志是培育市场机制,取消计划收购和销售,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第三阶段(2000年之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标志是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补贴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服务。1980 年是甘肃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的一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和《甘肃日报》发表了《政策要适当放宽,生产方针要调整——宋平同志经过调查提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意见》,首次在新闻媒体中公开亮出了省委第一书记允许搞“责任田”的态度,在甘肃省农村产生了强烈反响。到1982 年6 月,全省实行包产、包干到户的生产队10.16 万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1.05%;河东六地区达到99.93%;河西三地区达到46.45%。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全省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总量动态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性难题,实现了由农产品调入省份向调出省份的转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方面,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增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果菜外调、特色农产品出口。2007 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824 万吨,与1978 年相比,油料产量增长5 倍、棉花增长37 倍、蔬菜增长16 倍、水果增长19 倍、肉蛋奶增长10 倍。销往外省的农产品达到1160万吨,出口创汇接近3亿美元。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全省有效灌溉和集雨节灌面积达到2100 万亩,农机总动力增长4 倍,建设草原围栏4480万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种植面积发展到108万亩,规模养殖户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畜禽达到3500万头(只),累计建设农村沼气32 万户。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突破以粮为主的格局,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啤酒大麦、酿酒葡萄、果品、蔬菜等优势产业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一半,食用百合、油橄榄等十多个地方性特色产品位居全国前列。农业发展内涵方面,由单纯的种养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16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281个,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100万吨;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产地准出、产品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环保得到重视,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绿色植保、资源节约利用和科学发展的理念逐步确立。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畜禽规模化养殖等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苹果套袋、节水灌溉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新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培训一大批青年农民成为带头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农民增收方面,2007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9 元,是1978 年的23 倍,年均增幅11.4%;农民增收渠道日趋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农业、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三大来源;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车、通电、通广播电视,农村和牧区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甘肃省国有企业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以放权让利为重点,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第二阶段(1985—1993),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第三阶段(1994—200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第四阶段(2003年以来),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实行政资分开,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2003 年5 月成立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各市(州)也相继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代表国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四个阶段的改革,公司制企业成为全省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大部分省属国有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制企业,全省市(州)中小企业改制完成,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通过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一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资不抵债和资源枯竭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国有经济更多地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国有经济布局分散的状况得到改善。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深刻变化,普遍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竞争上岗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一些企业还积极探索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经营者年薪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初步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国有企业资产总量持续扩大,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和对财政的贡献能力持续增强,33 户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从2004年底的957.2 亿元增加到2007 年的1458.34 亿元,增长52.35%;所有者权益从286.6亿元增加到494.89亿元,增长72.68%。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甘肃财政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包干制财政体制改革阶段,主要是实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第二阶段(1994—2007),“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阶段,构建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在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全省税收体制改革也随之展开。改革开放前,税务部门是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1979 年,成立甘肃省税务局,为甘肃省财政厅下属的正县级局。1983 年,甘肃省税务局升格为甘肃省财政厅副厅级单位,机构业务和人事归口财政厅管理。1986 年,甘肃省税务局与甘肃省财政厅分设,全省税务机构、干部管理、人员编制、业务开展等均由甘肃省税务局垂直管理。1994 年,伴随着分税制改革,分设了国税局和地税局。1978 年,甘肃省财政收入为20.53 亿元,财政支出14.34 亿元。通过30年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和大口径收入2007年分别达到190.9亿元和391.56亿元,财政支出2007年达到675.34亿元。1994年新税制后,国税收入从1994年的59.9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227.8亿元,增长近4倍;地方税收由1994年的16.2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203.75亿元(其中地方税收120.4亿元,社会保险费82.19亿元,其他类基金收入1.16亿元),增长了11.58倍。
金融体制改革 甘肃金融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建立银行体系阶段。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甘肃分行恢复设立,全省初步形成了人民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分设的二级银行体制。第二阶段(1994—2003),商业化改革和资本市场建立阶段。新设立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分行。为适应全国分业营业、分业监管体制,1999 年甘肃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相继成立。第三阶段(2004年以来),建立金融体制机制阶段。国家开发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与运作开始启动,农村信用社全面改革启动,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试点稳步推进。2005 年,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金融业实现了分业监管,初步建立了“一办”加“一行三局”的全省金融调控和监管体制。通过三个阶段的改革,甘肃省初步建立健全适合省情的金融市场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全省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等期货市场从无到有,有力地促进了甘肃经济的发展。全省金融法人及二级法人机构由1978 年的人民银行1 家,增加到2007 年的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2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1 家、城市信用社2 家、农村合作银行7 家、农村信用社80家、村镇银行4 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 家、信托投资公司1 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财务公司1家、保险公司19家、期货公司2家;全省有银行业机构网点4499个,证券经营网点55个,保险经营网点2299个。资本市场已发展上市公司21 家,直接融资128.08 亿元。保险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7 年保费收入达70.36 亿元。2007 年,全省银行类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764.95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448.16 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为7333.2元,分别是1978年的117.14倍、78.9倍和373.4倍。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甘肃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改变了国家对企业统负盈亏和企业自身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现象,普遍采取人定岗、岗定责、责计分、分计酬的“百分考核”奖惩分配方法。第二阶段(1985—199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取消主要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初步形成一个相对活跃的城乡贸易网络;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流通并出现价格“双轨制”;商贸流通系统所属企业推行“经理负责制”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探索推广“四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分配放开、用工放开)和“国有民营”改革试点。第三阶段(1993—200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按照党的十四大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阶段(2003年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 年的改革开放,甘肃省商品流通体制形成了国有参股控股企业为主导、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外资企业为补充的运行格局,甘肃省商业厅、甘肃省物资局、甘肃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甘肃省供销联社等职能发生重大转变,2004 年初组建甘肃省商务厅,商品流通内外贸管理一体化,商品流通市场机制基本形成,商品市场体系趋于完善,商贸流通业实现了持续、稳步和较快的发展。大型零售企业、大型超市、连锁店、社区商业便民店、直销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开始出现并迅速成长。华润万家、北京华联、肯德基等国内外大型流通企业先后在甘肃设立连锁企业,总代理、总经销、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在全省逐步兴起,新型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乡镇。初步建立起全省城市生活必需品、重点流通企业等监测系统和应急预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实效。1978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0.72 亿元,到2007 年已达到833.32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0.22倍,年均增速1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 年间,甘肃省粮食流通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变。1979 年重开粮食市场,恢复议价经营。1983 年实行粮食多渠道经营。1985 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2001 年国务院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业的改革措施,甘肃省比照主产区对保护价收购品种进行调整。2004 年以后,实行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直补种粮农民的政策,粮食供给与流通逐步全面走向市场。在粮食储备方面,1990 年10月开始着手建立省级粮食储备。1993年先后从国家周转库存中划出15亿斤粮食和部分平价食用油作为省级储备。1998 年将过于分散的省级储备粮主要集中到交通沿线的省、市储备库存放,储存单位由654 个合并为117个,基本达到除省、市粮食储备库外每县有一个储存点的布局要求。2007年,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基本建立。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大部分企业通过股份制、关闭解散、产权转让、破产等方式退出国有序列。
(二)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交通 30 年间,特别是“九五”以来,全省交通部门紧抓国家政策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机遇,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从“七五”时期的2.4亿元增加到“十五”时期的437.2 亿元,2007 年达到136 亿元,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30 年间累计完成投资996.98 亿元。1994 年天水至北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甘肃高速公路建设零的突破。至2007 年,全省建成16条1316千米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省会兰州的六个出口公路全部实现高速化,甘、青、宁三省区省会之间实现了高速公路连通。农村公路至2007 年通车总里程达到8.58 万千米,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通公路,91.2%的行政村通公路,97.24%的行政村通机动车,63.7%的建制村通等级公路,22.1%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在路网改造方面,先后对9 条国道和32 条5344 千米省道进行改造,建成568千米战备专用公路,“十五”期间全省实现了从市(州)到县(市、区)通油路的目标。到200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3.45万千米增加到10.06万千米,公路密度由7.612千米/百平方千米提高到22.14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36 千米,基本形成以省会兰州为中心,以连(云港)霍(尔果斯)、丹(东)拉(萨)2 条国道主干线,10条国道及32 条省道为干线,以县乡公路为分支,沟通全省城乡、连接周边省区四通八达公路的运输网络。
铁路交通 改革开放后,甘肃省先后新建、改建陇海线、兰新线等6条国家干线的管内区段以及部分支线。扩建兰州车站、宝兰二线铁路增建、兰武二线等一批铁路重点工程相继建成,20.05 千米的乌鞘岭铁路隧道创亚洲陆地隧道最长纪录。截至2007 年,甘肃省境内铁路营运里程达1986.5 千米,其中复线里程1305 千米,是1990 年的1.27 倍;电气化里程1487.3 千米,是1990 年的11.71 倍。甘肃省境内合资铁路营运里程从无到有,达到161.48千米。
民航交通 1987 年启动民航体制改革后,甘肃省民航逐步形成民航甘肃监管办、东航甘肃分公司、甘肃机场集团、民航甘肃空管分局、中航油甘肃分公司、海航兰州分公司6 个单位并存的格局。1997 年总投资13.6 亿元的兰州中川机场扩建工程奠基,新飞行区为4D 级标准,可满足空客、波音系列等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新航站区设计标准可满足年260万人次、高峰小时1300 人次的吞吐量。2001 年8 月扩建工程通过国家总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西部大开发后,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飞行区按4C 级标准建设的改扩建工程相继完工,庆阳机场完成改扩建实现复航;天水军民合用机场顺利完成试飞;夏河机场、金昌机场完成选址和预审后开工建设;陇南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展开。1998 年至2004 年,驻场的东航甘肃分公司实现机型转换,陆续引进6 架A320 飞机。截至2007 年,进入甘肃省民航市场的航空公司达到14 家,航线45 条,形成以省城兰州为中心,以敦煌、嘉峪关、庆阳等旅游城市为支点,沟通全国30 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空网络。2007 年,甘肃民航已通航的4 个机场实现286.75 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较1989 年增加250 多万人次。其中,兰州中川机场251.09 万人次,敦煌机场25.91 万人次,嘉峪关机场6.09万人次,庆阳机场3.66万人次。
管道运输 甘肃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战略通道。改革开放后相继建成的管道有:干线全长约1252 千米,设计输油能力500 万吨/年的全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大落差成品油密闭输送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管道总长度达到3690千米,原油管道设计输量2000万吨/年,成品油管道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管线全长约953千米,经增压改造后输气能力达到34亿立方米/年的涩宁兰管线;干线全长约3900千米,设计输量120亿立方米/年的西气东输管线;管线干线全长约457.5千米,设计输量35亿立方米/年的兰州银川管线;干线全长约3214千米,设计输量100 万吨/年的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管线主干线全长4895 千米,设计输气能力300 亿立方米/年的西气东输二线;管线全长约918.43 千米,设计输量33亿立方米/年的涩宁兰复线。这些管线使甘肃省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线走廊”,为满足中东部地区能源需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邮电通信 1998年12月28日,甘肃省邮政正式独立运营。2006年9月11 日,甘肃省邮政管理局成立,行使政府依法监管职能。2007 年2 月9 日,甘肃省邮政公司挂牌。为提高经营效益,针对金融、函件、报刊、集邮、速递、物流等不同业务类型,实施灵活多样的项目营销。开展跨部门合作,开展移动通信、航空机票、保险代理业务。参与村村通工程,不断拓展合作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上,承担高投入低收益的普通服务、机要通信业务、义务兵通信等特殊服务。全省1200 多个局(所)中农村局(所)占70%,农村邮路2700多条,投递线路11.47万千米,主要靠自行车、步行投递。开展邮政金融、报刊和农资分销等多种服务“三农”业务,建立“三农”服务点7366 处;为近3 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以数据库商函、金融服务、速递物流等为主要形式的全方位、多功能、个性化的服务。与1500 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全省邮政文明单位覆盖率达82.4%。2007年,邮政企业业务收入7.27亿元,是分营时的2.26倍;人均业务收入从2.28 万元提高到5.58 万元,总资产由13.7 亿元增加到20 多亿元,建成较为完善的物流网、信息网和金融网。2007 年,行风建设社会评价综合满意度达到96分。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电信行业围绕通信能力建设和技术层次升级,以干线通信网络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省内通信网,电话交换由小容量向大容量、由人工接续向程控交换转变,电信传输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电信业务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形成了覆盖全省、通达全国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信通信网,在基础设施行业中率先摆脱“瓶颈”。进入21世纪,电信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形成甘肃电信、甘肃移动、甘肃联通、甘肃铁通、甘肃网通、甘肃卫通等6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电信服务内容多样化,语音、数据、宽带、多媒体等各种综合业务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网上娱乐等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通信需求。
(三)第一产业的发展
水利建设与农业先进技术推广 改革开放后,甘肃以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水土保持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兴建于1996 年,2006 年全面完工,总投资19.77 亿元,灌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6万亩,迁移贫困人口5.02万人。东乡县南阳渠灌溉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总投资5.56亿元,灌溉农田1.1万亩,解决了临夏州的和政、东乡、临夏三县8 万余人的生活用水,改善了4 万人的饮水条件。引洮工程,由九甸峡水利枢纽和引洮供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兴建于2006 年8 月,总投资37.2167 亿元。是以解决城乡生活供水及工业生产、生态用水为主,兼有灌溉、发电、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工程功能。引大入秦工程,投资15.7 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1.2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56 亿元)。总干渠、干渠长210 千米,隧道71 座,长110 千米,支渠45 条,长675 千米,跨流域年调水4.43 亿立方米,自流灌溉86 万亩,并为城市建设和工商业等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与此同时,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丰产增收。20 世纪90 年代,普遍推广了地膜平铺穴播技术。2003 年到2005 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省不同的生态区域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玉米比相同条件下的半膜平覆增产超过35%以上,种植马铃薯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从2005 年起,由国家农业部门向全国组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表现了良好的抗旱增产效果,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
农牧业生产成效 甘肃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生产力十分低下,全省粮食单产113.6 千克,农村人口生活贫困。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甘肃农业生产实现了自求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解决了长期困扰甘肃的吃饭问题。2007 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粮食单产205千克。与1978 年相比,2007 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64 万亩,总产量却由510.5 万吨增加到824 万吨,增长61.4%。截至2007 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四年稳定在800 万吨以上。20 世纪70 年代全省人均占有粮食264 千克,80年代全省人均占有粮食263千克,90年代全省人均占有粮食303千克。其中,1998 年达到最高水平的346 千克,2007 年全省人均占有粮食为315 千克,比全国人均水平低72千克。全省夏粮面积由1986年的2800万亩调减到2007 年的1729 万亩,秋粮面积由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的1400 万亩增加到2007 年的2301 万亩。全省夏秋作物比例由1986 年的65∶35 调整为2007 年的43∶57。2007 年,优质专用小麦、玉米、马铃薯和小杂粮的种植面积达到1576.6 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9%。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省、地、县、乡四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全省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000多项。经过30年的努力,形成了产业门类齐全、网络体系基本健全、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产优质作物和畜禽新品种,发明了双垄覆膜沟播、节水灌溉、立体种植等技术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扶贫开发 甘肃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贫困省份之一。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扶贫开发,始终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1983 年,国家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从1983 年起连续20 年,每年拨款2 亿元,用于“三西”建设。在专项资金安排上,暂以10年为限。在前10年的奋斗目标上又具体划分为“三年停止植被破坏(1983—1985),五年基本解决温饱(1986—1990),两年巩固提高(1991—1992)”,并成立了国务院“三西”农业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具体指导,组织协调。甘肃的河西、定西成为“三西”建设的主战场。其中,安排“两西”专项资金每年1.6亿元,支持甘肃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河西地区的农业开发建设。1986 年开始实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以南部山区为重点的困难地区扶贫开发。1993 年实施《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先后提出“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四个一”(一人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经济林果园,一户出售一头商品畜,一户转移一个劳动力)及“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等扶贫开发路子,以整村推进为基本形式,继而形成连片开发、整流域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国家28个部委定点帮扶35个县,天津市对口帮扶13个县,省直行政企事业单位帮扶45 个县,省、地、县各级领导都建立了帮扶联系县、包乡包村制度,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形成涵盖全社会的帮扶网络。20 多年来,在贫困地区建成90 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输变电工程7.03 万千米,梯田面积累计达到2596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084 万亩,基本解决了205 万人、611 万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小流域面积2400 平方千米。贫困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46 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3 万亩,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049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45 万亩,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783 万亩,牛存栏达到11.64 万头,羊存栏达到19.13万只。培育了一批带动和服务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特色产业收入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左右。贫困地区每年培训乡村干部1 万多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40 多万人次,累计推广各种农业科技成果200 多项,每年新品种应用面积在1100 万亩以上。每年输出劳务人口达400 万人次以上,贫困县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1/3以上。到20世纪末,全省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254.42万人减少到68万人,贫困面由74.8%缩小到3.36%,实现了全省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阶段性扶贫目标。根据新的扶贫标准,2007年全省有69.92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81.9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196万人减少到126.11万人,低收入人口由560万人减少到278.24万人,农村贫困面由37%缩小到19.44%,51 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44元增加到1814元,年均增长7.5%,和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基本持平。
(四)第二产业的发展(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30 年来,甘肃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抓好有色、冶金、石化、机械、建筑、建材、能源、电子、信息、制药、轻纺、食品等行业和重点企业,使全省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质量不断提升,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
能源工业 电力工业快速发展。1978 年以来,甘肃省将能源工业建设的重点放在电力工业上,坚持水火电并举的发展思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成立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大唐、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相继在甘肃省设立办事机构,先后建成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和骨干大型火电站。同时加强电网建设,全省建成统一电网。30 年间机组投产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328万千瓦,是1978年的4.75倍;发电量从1978 年的114.12 亿千瓦时增长到2007 年的620.3 亿千瓦时,增长5.44 倍,全省电力供需紧张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启动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全省火电供电煤耗由1978 年的523 克/千瓦时下降到2007 年的352.5 克/千瓦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启动重点城市热电联产工程建设,替代污染大、能耗高的供热小锅炉。加强电网建设,1982 年甘肃省电网35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1.02 万千米,全省连成统一电网。1990 年开始实施330 千伏骨干电网建设,2005 年国内电压等级最高、世界海拔最高的超电压电网,即750千伏官亭—兰州东输变电示范工程实验成功并安全运行,电网主网架从330千伏向750千伏逐步转换升级。电网35千伏及以上线路达到3.58 万千米,变电容量达到3008.3 万千伏安,分别是1978年的3.99 倍和6.9 倍,用电量从1978 年的81.7 亿千瓦时增长到2007 年的614.74 亿千瓦时,增长7.5 倍。1998 年以来投资125 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一二期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农网完善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全省户通电率由1978 年的25%提高到2007 年的99%以上,基本实现了全省“户户通电”,同网同价。
甘肃省新能源开发利用起步较早,是全国最早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省份,国内第一栋太阳房、第一个太阳灶都建在甘肃。1978 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从事自然能源和太阳能研究与开发的机构——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1986 年在合作师专建造全国最大的太阳房教学建筑群落,1997 年在玉门地区建成全省第一个示范性试验风电场,为甘肃省新能源工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十一五”以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法》以及一系列推进新能源工业发展措施的出台,甘肃省新能源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太阳能资源利用,实施“光明工程”“送电到乡”等工程。到2007年全省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面积达到55 万平方米,累计推广太阳灶57.8 万台,太阳能采暖房180.7 万平方米。建成光伏电站43 座,总装机容量422 千瓦,发放户用光伏系统6600 多套,总装机容量250 千瓦。建成小型离网型风光互补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665千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项目在甘肃实施,敦煌20 兆瓦并网型光伏发电工程已纳入国家规划并开工建设。全面启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结合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扶贫开发,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村建设项目、43 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甘肃省农村能源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生物质能利用项目。截至2007年,已完成“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村945个,推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38 万户,建成4 个秸秆气化站。加快风能资源开发,2007年已建成玉门地窝铺、三十里井子,瓜州向阳、大梁等风电场,总装机容量41 万千瓦。2008 年,甘肃省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战略目标,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原材料工业 甘肃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依托,通过实施兰石化70 万吨乙烯、300 万吨催裂化装置烟气轮机改造项目和硫化25 万吨合成氨改造,金昌化工集团磷铵以及新西部兰维公司PVA 项目建设等26 个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了原材料工业快速发展,主要产品尿素、高浓度复合肥、精细化工产品、航空航天燃料等产品在全国都享有盛誉。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镍产量居全球第5 位、钴产量居全球第2 位。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已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化工生产和科研一体化,铜、铝、铅、锌、金、银、硫综合发展的特大型联合企业。兰州铝厂、连城铝厂和白银铝厂均为全国重点铝厂。甘肃还是国家稀土、黄金、铅锌生产的重要基地。2007 年,全行业年产10 种有色金属146.24 万吨,与1978 年相比年均增长8.43%;完成工业总产值787.64 亿元,年均增长12.61%;实现利税166.46 亿元,年均增长14.19%,其中利润119.61 亿元(年均增长13.88%)、税金46.85 亿元(年均增长10.26%);进出口贸易总值31.15 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29.63 亿美元,出口总值1.52 亿美元。产铜32.15 万吨,与1978 年相比年均增长6.67%。全省生产铝76.14 万吨,与1978 年相比年均增长7.96%;生产铅2.86 万吨、锌23.23万吨;生产氯化稀土总量2.02万吨、铈系列产品2076吨、镧系列产品1576 吨、镨钕氧化物871 吨、稀土抛光粉1216 吨、贮氢合金粉286 吨,新产品钇铕氧化物88吨、铈铽氧化物7.61吨、氧化钆71.89吨。甘肃黄金工业起步于1984年,2007年全省60多家黄金生产企业生产黄金9.07吨,其中矿产金6.9吨、冶炼副产金2.17吨,总产量位居全国第8位。
建材工业 经过30 年的快速发展,甘肃形成以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新型建材、非金属矿等产品为主、种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大家办建材”阶段。1978 年,甘肃省水泥生产仅155 万吨,平板玻璃56 万重量箱,其他建材产品少之又少。改革开放后,各地采用独资、合资、联办等形式,新建了一批建材企业。1985 年10 月,国家《建材工业发展纲要》提出“大家办建材”方针后,鼓励省属建材企业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支持各地、各部门兴办建材企业,依据统筹规划、技术进步,发展优势、因地制宜,自愿互利、以大带小的政策,调动各方面大办建材工业的积极性。由国家、甘肃、青海三方合资建设兰州平板玻璃厂九机窑生产线,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引进资金1700万元扩建高崖水泥厂,对34个小水泥厂进行扩建改造,完成一批技术升级和增量扩容项目。全省冶金、煤炭、交通、邮电、铁路、建筑、农垦、轻工等部门也兴建扩建了一批建材项目。第二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增量性发展向以增质为重点的建设方向发展阶段。1995年,制定《甘肃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意见》。1997 年实施深化建材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工作。1998 年提出《甘肃建材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规划》,做到抓大放小,组建集团。12户骨干建材企业和70%以上的小型企业改组改制、兼并联合,永登水泥厂成功兼并武山水泥厂,改组为甘肃祁连山集团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第三阶段(2000年之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国有企业完成产权多样化改革,民营经济、股份制等其他经济类型快速成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9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2007 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到710 万吨,占全省水泥熟料生产能力的40%,较2000 年提高了35%。其中,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生产能力由2000 年的120 万吨增加到2007 年的680 万吨,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结构调整的12 户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行列。建材行业成为全省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最多的行业,每年大约消纳矿渣、钢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料500万吨。
装备制造业 改革开放后,甘肃省机械工业引进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高精尖设备和技术,建成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传统优势产业得到提升,新型装备制造得到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具备较强的机械制造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生产的石油钻采和炼化设备、电工电器产品、大型数控机床、大型真空获得与应用设备、矿山机械等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和优势。在汽车制造领域,2004 年兰州市引进工程设计年产量5 万辆的吉利汽车生产线,结束了全省没有轿车生产的历史。甘肃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的半挂汽车、自卸汽车占有西北地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涵盖300千瓦到3兆瓦系列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生产能力,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国内首张风力发电机产品质量认证书。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完成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子项目——800千瓦低压大容量变频器的工业性试验,具备产业化生产条件;甘肃风力机工程技术中心自主研发大型风力机叶片设计技术,国内各大叶片制造厂纷纷落户全省风场聚集区,开工建设叶片制造厂,并形成较强的风电塔筒生产配套能力。1978 年,甘肃省机械工业归口县以上企业192 户,工业总产值8.14亿元。到200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共279家,资产总额192.82 亿元,当年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2.14 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65.36 亿元,利税总额10.41 亿元。重点骨干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造,其中年产值超过10 亿元的企业(集团)2 家、超过5 亿元的企业3 家、超过1 亿元以上的企业34 家。装备制造企业与科研、设计单位加强联合,积极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金川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选、冶炼工程总承包,兰州长城电工电力成套工程有限公司、天水锻压JCOE 制管生产线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及兰州兰电新能源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等试点企业已组建运营。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甘肃省改革开放步伐迈得较早的产业。1982 年起先后在深圳、浙江、山东、江苏等沿海省市创办蓝光电子有限公司、兰海电子有限公司等9户窗口企业。1985年,在甘的8户部属企业全部下放归甘肃省管理。1986 年组建第一家软件企业公司。1994 年以来,长风宝安实业、蓝光科技、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电子信息产业是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产业,30 年间先后有十几项军用电子整机产品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成果奖。“十五”期间,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为包括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风云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巨型计算机、远望号科学考察船、海军新型舰船等近100项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高尖端集成电路产品,有70多个系列和产品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电子信息产业是甘肃省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十五”之后,每年开发60~80 项新产品,其中6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软件研究与开发方面,兰州方联电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重离子三维肿瘤细胞病灶定位医疗系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兰州正远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型国际机场物流控制及管理信息系统,结束了国外大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历史。兰州飞天网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2007 年3 月自主研发的第29 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信息系统,被国家奥组委采用并正式上线运行。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天水天光半导体公司的肖特基二极管占据国内30%的市场份额,甘肃长风信息集团研发了国内唯一的毫米波段系列产品和平板天线产业,兰州瑞德集团的多线切割机和数控精密研磨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备国际竞争力。到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6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比改革开放前提高50 倍以上。其中开发生产的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安、金融、企业信息化、医疗卫生、通信、广播电视、农业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有力推动了甘肃经济发展,已成为甘肃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和先导产业。
轻工业 甘肃省纺织工业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家投资建设的,经过改革开放,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发展到31 户,从业人数2 万多人,年产值25 亿元。棉纺织业由改革开放前的甘肃棉纺织厂、兰州棉纺织厂、自银棉纺织厂3户国有企业发展为13户有限公司和民营企业。2007年,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行业装备规模达到36.4 万环锭、2000 头气流纺,年生产能力棉纱6万吨、棉布6000万米。毛纺织业20世纪90年代企业数达29户,毛纺锭数达7.5万锭。三毛厂“派神牌”精纺呢绒,甘绒厂“红梅牌”,兰州一毛、二毛厂“天鹅牌”水波纹纯毛毛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20 世纪90 年代后,国有毛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转移调整,亚洲最大毛纺织企业兰州第三毛纺织厂改制为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上市,产品畅销全国及美日等20 多个国家,先后荣获“国产精品”“走向世界的100家中国名牌”等称号,并入选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礼服面料。由原甘肃绒线厂等改制组建的甘肃春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毛针织服装生产企业,荣获“全国效益最佳企业”称号。在麻纺织业中,1985年在武山县建立亚麻脱胶厂,1988年研发毛麻、毛涤麻、棉麻等服装面料,含麻量达到40%以上。20世纪90年代后,甘肃武威纺织厂筹建8000锭亚麻湿纺线,开发出10~40支纯亚麻纱,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 吨。甘肃省纺研所、甘肃高新纺织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胡麻非织造增强材料及汽车内饰板等研究及麻类产品研制。纺织纤维先后生产出腈纶、丙纶、涤纶、维纶四大品种。兰州化纤厂研制的仿碳素纤维原料——腈纶长丝,198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甘肃兰港石化有限公司的细旦丙纶纤维生产线2007年产量达9096吨。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年生产聚乙烯醇和纤维制品2.5万吨,中强中模、高强高模聚乙烯醇工程纤维出口量多年均稳定在5000 吨左右。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和皮棉总量分别由1980年的12.6万亩和0.2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8.95万亩和12.94万吨,分别增长8.44 倍和46.93 倍。2007 年,全省共有资质棉花加工厂116 家,拥有各类轧花设备450 多台,国内智能型棉花加工生产线32 条,年加工皮棉能力超过30 万吨,形成以敦煌种业、酒泉巨龙公司、甘肃省棉麻公司为骨干的棉花加工企业集群,产业集中度、技术改造进度和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后,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工业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基础,门类比较齐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全省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共8个大类、39个中类、102个小类。2007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户数占全省轻工行业企业总户数的64.3%,总资产占74.2%,工业总产值占70.8%,利税总额占71.8%。“十五”期间,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继续快速发展,项目投资占全省轻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5%以上,啤酒、白酒、葡萄酒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大;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番茄酱、乳制品、罐头食品、脱水蔬菜等产品出口北美、欧盟、非洲、中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张掖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8%,永昌县成为全国啤酒原料种植与国产麦芽生产加工第一县,庄园乳业、好为尔乳业、益民熏醋、小二黑酱醋等企业及8 个产品为国家质量免检企业和产品。紫轩葡萄酒、金徽酒业、爱里食品等16 户轻工企业产品获得“名特优新产品”称号。截至2007年,全省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752户,总资产357.21 亿元,从业人员21.16 万人。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935 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5户,有皇台酒业、兰州黄河、荣华实业、莫高股份、亚盛集团、敦煌种业6家上市公司,成为甘肃上市公司最多的行业。
1978年,甘肃省共有医药工业生产企业17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家,工业总产值6267万元,利润总额646万元。1980年成立甘肃省医药管理局,结束了多头分散管理的格局,实行行业统一管理。通过改革开放,甘肃省医药工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股份制经济比重从“八五”末期的15%上升到59%,国有经济从78%下降到11%。产业集中度提高,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奇正实业、甘肃独一味和兰州佛慈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在5000 万元以上6 家企业的资产、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指标之和均占全省50 多家医药工业企业的72%以上。生物制药和中药成为医药工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优势最明显、潜力最大的部分。2007年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和利税中,生物制药分别占33.6%和36.7%。中药材资源深加工能力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4万亩,具有地方优势的特产大宗药材,如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等,产量在全国占比很高。医药工业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形成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品、中药饮片、中成药、卫生材料、药用包装材料、医疗器械、制药机械等生产制造在内的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2007 年,医药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7 亿元,是1978 年的82 倍,年均增长15.5%;实现利税总额6.62亿元,是1978年的71倍,年均增长15.24%;实现利润4.33亿元,是1978年的67倍,年均增长15.05%,呈现出效益增长快于总量增长的局面。
1978 年,全省共有全民所有制烟草工业企业7 户,集体所有制烟草加工企业3户,卷烟生产能力10.21万箱,产量10.97万箱。“七五”至“九五”期间,兰州、天水、合水、庆阳4 家卷烟厂通过技术改造,分别形成年20万箱、8.5 万箱、5 万箱、10 万箱的卷烟生产能力。1985 年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后,6 户水烟生产企业受规模限制未再纳入烟草加工统计范畴。2000 年,国家烤烟生产基地和卷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庆阳两个卷烟厂先后关闭,生产指标划转兰州卷烟厂。2002 年,兰州卷烟厂合并天水卷烟厂,进入全国烟草行业36 户重点企业和全国纳税百强企业之列。2005 年搬迁改造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形成卷烟生产能力80 万箱。2007 年,兰州卷烟厂改制更名为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发展中,甘肃省烟草工业借助政策机遇,依托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按照低焦油、高品位的产业导向,着力实施“降焦减害增香”工程,产品焦油量的加权平均值等指标位居行业先进水平,基本形成“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销售市场已覆盖全国20 个省区市。2007年,烟草工业卷烟产量74.4 万箱,是1978 年的6.78 倍;烟草工业资产总额45.68 亿元,实现利税28.56 亿元,其中税金24.96 亿元,利润3.6 亿元,各项经济指标与1978年相比呈几何级增长、跨越式发展。
(五)第三产业的发展
商贸流通业 1978 年前,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0.72 亿元。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 后,这一状况得到了迅速改变,600 种消费品95%以上供过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200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32 亿元,较1978 年增长了39.22 倍,年均增长13%以上。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成为主导市场的主要力量。以亚欧商厦、百盛购物中心、瑞德摩尔、西太华商厦、西单商场等为代表的大型百货店和购物中心,作为零售业态发展的基础成为城市的窗口和品牌,引导市场新潮流,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引领零售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店和购物中心有159家,营业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就业人数5.8万人,年销售额90.5亿元。大型连锁企业成为活跃市场的重要力量。以华润万家、北京华联、新世界百货、苏宁电器、肯德基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在全省设立卖场,以便捷的购物方式、优惠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至2007 年,全省年销售额500 万元以上的大型连锁超市有1322家,营业面积达268万平方米,就业人数6000人,年销售额113.2亿元。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28%左右。新型商贸流通零售业态成为改变市场结构的全新力量。以现代流通方式为主导的商业步行街、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具建材店、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商贸流通零售业态在全省迅速发展,遍布全省主要城市的大街小巷。全省14 个主要城市都有规模不同的商业一条街或商业步行街,有力地改善了消费环境和人文环境。便民超市成为繁荣城乡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方式。2005 年以来,商务部实施的13 项工程,特别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方便了农村居民消费。截至2007年,全省已改造农村连锁小超市8000多个,现代化购物方式从城市进入农村,促进了农民购买力的增长。批发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全省批发市场的发展从国有一、二、三级批发站和简单的农村集市,逐步发展到总代理、总经销、厂家直销、各类大型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并存的格局。在城镇,全省形成以兰州为代表的兰州五里铺小商品、电子批发市场集群,兰州雁滩建材、汽车配件、厨卫用品批发市场集群,兰州张苏滩果品蔬菜、粮油批发市场集群,土门墩生产资料批发交易市场群。各市(州)主要城市已有的各类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批发市场均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兰州张苏滩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张掖南关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等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辐射能力,拓宽了与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山东、陕西等省市场的联系,与全国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信息联网运作、价格供求交流,使市场纳入省内外大市场、大流通的运作格局,成为全省蔬菜及马铃薯的价格中心、集散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截至2007年,全省有各类商品批发市场171个,年销售额450亿元,其中上亿元的批发市场37个,年销售额155.6亿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相应建设了一批专业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提升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和经营档次,培育了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流通协会。农产品交易市场成为农村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商务部实施的重点改造100 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 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双百市场工程”和“退市还路工程”,对全省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90个县乡集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改变了农村多年来占路为市、摆摊经营的旧格局和农村集贸市场脏乱差的现象,缓解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为鼓励和支持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促进流通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完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物流技术创新体制、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研发推广、深化国内外区域物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流通领域内的现代物流获得长足发展。全省物流业形成以甘肃省物产集团、甘肃西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宇臻物流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物流企业,以及以甘肃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国外运甘肃公司、甘肃中通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2007 年,全省与物流业相关的主要行业如交通、运输、配送、仓储、邮电通信和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物流仓储设施超过600万平方米,货物周转量1024.8亿吨千米,货运量2.95亿吨,实现增加值596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2%和第三产业的58%。
饮食服务业和旅游业 1978 年,全省饮食服务行业营业额1.28 亿元。改革开放后,饮食服务行业中非公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1980 年,住宿餐饮行业网点7638 个,从业人员2.64 万人。2007 年,市(州)有规模上档次的酒楼酒店、美容美发院、洗染连锁、沐浴中心、相馆影楼大都是民营企业,数量庞大的饮食服务门点都是个体经营,非公经济饮食服务网点数和从业人员均已占到整个行业的90%以上。在改革开放中,全行业经营观念不断转变,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餐饮、照相、美发美容、洗染、沐浴、修理业等行业不仅增加和延伸了大量服务项目,并涌现出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全行业整体服务功能大大增强。特别是“十五”以来,餐饮行业成为宣传甘肃的靓丽名片。先后成功举办3 届甘肃美食节、2 届中国兰州牛肉面大赛和3 届全省饭店技能大赛,以及香港“敦煌美食节”,天水美食节,陇南、平凉小吃节等活动。组团参加2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明德宫、开盛、菜根香等18家餐饮企业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级酒家酒店,景扬楼、天生园、红川酒厂等企业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编纂出版了《陇上名吃》《中国陇菜》《敦煌烹饪》《中华百合宴》《陇菜集萃》等大型饮食画册和烹饪专著。全省饮食服务业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幅度持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连年高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2007 年,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并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其中住宿餐饮行业网点4.65 万个,从业人员39.36万人,年营业额136.73亿元,是1978年的106.8倍。
甘肃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汇聚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和红色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戈壁沙漠、冰川雪峰、森林草原、丹霞石林、峡谷溶洞等多种类型的自然风光绮丽独特。改革开放30 年间,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20 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初,全省旅游业开始起步,旅游工作以外事接待型为主,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旅游从业人员更多的是充当“民间大使”的角色。至20 世纪90 年代末,旅游产品逐步向市场化转型,旅游基础接待设施开始向上档次、上规模的方向发展,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成为中国旅游的黄金品牌之一。进入21 世纪,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2006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甘肃省旅游管理条例》,全省旅游部门加大宣传推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30 年间,不断强化旅游基础能力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省内外、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旅游投资出现多元化趋势,集中投资开发了一批特点突出、主题鲜明、吸引力强、有规模上水平的重点旅游建设项目。2001 年至2007 年,甘肃省财政共投入旅游发展资金2050 万元,投入旅游宣传促销费1620 万元,同时利用国债项目资金3.84 亿元,落实世界银行贷款3800 万美元,使全省具有接待条件的旅游景区景点达236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景点106 处,有嘉峪关、崆峒山2 个国家首批5A 级景区,鸣沙山、月牙泉等26个国家4A 级景区;旅游星级饭店274 家,其中五星级饭店2 家、四星级饭店25 家、三星级饭店93 家;创建8 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 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成10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拥有2 处世界文化遗产、72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 个国家森林公园、4 个国家地质公园、9 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6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旅行社发展到337家,取得导游资格证人员7942 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8 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0 万人。旅游产品开发,重点围绕“精品丝路、多彩甘肃”打造整体旅游形象。依托“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主题,全省推出20 大精品旅游景点、20大新品旅游景点、12大旅游节会活动和6大精品旅游线路。丝绸之路、黄河风情、草原风光、民俗风情等系列旅游精品已具有相当知名度和不俗吸引力。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产品向个性化较强的度假休闲、专项旅游产品方向拓展,逐步建立起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三大类产品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西中东三大片区联动,七个景区群整体发展,六条旅游线路呈放射状展开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沿丝绸之路、黄河流域分布,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相互叠加、相互促进的旅游经济带。总之,一个规模较大、结构优化、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已初具架构。随着入境游、国内游、省内游三大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各项指标迅速增长。1979 年至2007 年,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333.53 万人次,年均增长15.7%,其中2007 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3.12 万人次,是1979年的69倍;旅游外汇收入累计6.55亿美元,年均增长20.4%,其中2007 年外汇收入7021 万美元,是1979 年的219 倍。1991 年至2007 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3亿人次,年均增长15%,其中2007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389.93 万人次,是1991 年的10.86 倍。国内旅游收入累计为437.77亿元,年均增长30.5%。旅游业总收入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34%。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省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金融服务业 改革开放30 年间,甘肃省银行业体制建设不断完善,银行业机构逐步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现代化金融企业。银行业内部管理机制逐渐完善,风险监控能力、业务和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体系布局日趋合理,初步形成多元化的机构组织体系,机构种类不断丰富,服务领域全面拓展,网点布局纵到底横到边。截至2007年,全省各类银行业法人及二级法人机构增加到110家,从业人员4.23万人。改革开放中,各金融机构抢抓机遇,经营规模日益扩大,信贷结构不断调整,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同时“抓大并不放小,扶强不忘助弱”,支持小型企业、弱质产业和困难群体,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制定服务“三农”试点实施方案。兰州银行将市场定位为“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市民”,成为中小企业的“发动机”。以上措施在推进了金融服务内容和质量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截至2007 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4547.05 亿多元。各项存款3764.95 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到7333.29 元,分别为1978 年的117.14 倍和373.4 倍;各项贷款2448.16 亿元,是1978 年的78.9 倍。金融机构还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用人机制,打破“铁饭碗”,积极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实现从平均主义分配体制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化分配体系转变。创新服务项目,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电子化服务、延伸性服务。招商银行于1999 年在甘肃市场率先推出365天营业、24小时自助服务、免费饮料供应、低柜等服务项目,积极引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金融工具;建设银行于2002 年推出即时到账“速汇通”业务。创新业务品种,为社会公众提供大量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兰州银行于2002 年根据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特点开发应收账款抵押、存货抵押、提(仓)单质押货款产品,满足小企业融资的需求。担保机构快速发展,担保业自1999年开展试点,到2007年共有各类担保机构48户,其中事业法人8户、企业法人40户,注册资金9亿元,累计为921 户企业提供担保,担保金额35 亿元,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初步形成。
在证券期货业经营方面,1981 年,甘肃省与全国同期发行国债,迈出甘肃证券市场的第一步,随后国债发行服务机构在全省陆续建立。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甘肃分行筹资成立甘肃证券公司。1991 年,甘肃省有色金属材料总公司成为深圳有色金属期货联合交易所会员。1992 年,白银铜城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省首次发行股票。1994 年1 月,甘肃长风宝安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甘肃省第一家上市公司。1994 年至1998 年,先后有10 家公司成功上市,通过首发、配股等途径募集资金25.06 亿元。其间,全省共成立1 家证券公司和23 家证券营业部(省外证券公司设立营业部7 家),4 家公司在上海金属交易所设立席位,成立甘肃陇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1家、资产评估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5家。199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设立甘肃省证券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甘肃省体制改革委员会,负责上市公司推荐工作。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负责,国债发行和服务由地方财政部门负责,中介机构管理由省财政、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证券业与信托业、证券业与银行业在经营和管理上并没有真正分开。1998 年12 月,甘肃省证券委员会移交中国证监会垂直领导,1999 年7月1日挂牌成立中国证监会兰州特派员办事处。同年,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对证券期货公司行使的监管权移交中国证监会兰州特派员办事处,甘肃省内股票的发行和上市、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期货经营机构、证券中介机构等业务和机构由中国证监会兰州特派员办事处统一监管。1999 年后,全省21家上市公司通过首发、定向募集配股等共筹集资金128.08亿元,省内设立3 家期货营业部(其中1 家后来撤销),陇达期货在省外设立营业部2家,有2家公司取得境外期货从业资格。2001年,成立省内第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成立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省内增设证券营业部9 家,设立证券服务部22 家,华龙证券在省外增设营业部2家。对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实行分类监管、重大事项披露和报告制度,证券市场秩序不断优化。2004 年3 月,中国证监会兰州特派员办事处更名为中国证监会甘肃省监管局。1994年至2007年,全省20家上市公司(迁出迁入各1 家,被合并吸收1 家)首发共募集资金92.45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2.43 亿元。1994 年至2007 年,共有10 家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募集资金58.98 亿元,募集资金项目160 个。1993 年至2007 年,全省证券分支机构由2 家发展到55 家,全省证券公司设立于辖区外的分支机构由4 家发展到7 家;投资者开设资金账户由6280 户发展到53.35 万户,增加了83.95 倍;托管资产由0.74 亿元发展到341.92 亿元,增长了461.05倍;交易量由3051亿元发展到4369.8亿元,增长了0.43倍。
1980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兰州市开展保险业务,甘肃省保险业务开始恢复。1980 年至1995 年为混业经营阶段,全省范围内经营保险业务的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肃省分公司1 家。保险业自1996 年起,开始进入分业经营阶段,全省保险市场体系呈现出产、寿险分业经营,保险机构、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和兼业代理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2001 年,中国保监会兰州特派员办事处成立(2004 年更名为中国保监会甘肃省监管局)后,把防范风险作为“保险业生命线”,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深入对接甘肃项目建设、工业强省和“三农”等中心工作,持续开展“保险进企业”“保险进乡村”工程,使保险业逐步成为全省经济社会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截至2007 年,全省有795 家保险分支机构、32 家专业中介机构和1472 家兼业代理机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57 亿元,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0.36 亿元,比1980 年增加了1390 倍,接近全国同期保费收入的1%;保险深度达到2.64%,保险密度达到265 元,保险资产在金融资产中的比例逐年提高,保险从业人员达到4.16 万人。在为经济社会提供保障方面,全省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140多亿元,在应对“非典”疫情、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三农”方面,1996 年至2005 年,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2293 万元,赔付支出2365 万元。2007 年,共承保能繁母猪66.9万头,承保面达98%,提供风险保障近7亿元。农村计划生育手术保险、农民工意外险、农民重大疾病保险和农村家庭财产保险等有所扩大,农业种养两业保险承保范围扩大到啤酒大麦、油菜、蔬菜大棚、生猪等领域。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顺利实施交通强制保险制度,不断推进车船税代缴工作,大力开展“和谐家园”治安保险、公众责任险、校园方责任险、医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保险业务,管理式医疗保险服务取得突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始实施。截至2007年,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险有效承保2000 多万人次,承保的机动车辆43.8 万台,承保各类风险总额9720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