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简史:陇东抗日根据地建设

甘肃简史:陇东抗日根据地建设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两次陇东事件,陕甘宁边区西南部边界向后退缩,双重政权和辖区互相插花、犬牙交错的情形不复存在,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完全统一。(二)陇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初期,陇东地区辖6 个县、38 个区、248 个乡,24.28 万人,占边区总人口的17.4%。

甘肃简史:陇东抗日根据地建设

(一)陇东国共共管区冲突

国共合作后,国民党中央将陇东镇原、宁县、合水、正宁、庆阳各县划为八路军“募补区”,成为实际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共管区。国民党在以上五个县设有县政府,在庆阳西峰镇设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存在中共党组织和八路军驻军。1939 年1 月,国民党确定“防共、限共、溶化、反共”的政策后,陇东国民党县级政府加强边区管控,擅自逮捕边区干部,袭击八路军官兵。1938 年底到1939 年4 月,国民党制造了第一次陇东事件。镇原县和宁县县长率领县保安联合国民党驻军袭击八路军,双双发生枪战。6 月,国共双方代表在西峰镇谈判达成协议:双方恢复镇原、宁县4 月前的原状。第一次陇东事件结束。1939 年冬至1940 年春,国民党又制造了第二次陇东事件。1939 年12 月初,国民党宁县县长、镇原县县长率地方保安大队会同97 师部分驻军袭击在宁县县城、镇原县城的八路军,驻宁县的八路军被迫撤出县城。国民党合水县县长也率保安大队100多人,袭击八路军警备7 团,八路军俘获了合水县县长,经教育后遣送出境,八路军占领了合水县。国民党第二次陇东事件发生后,国共双方交涉谈判,2月,双双达成口头协议:双方停止军事行动,暂时维持现状;互释被捕人员;听候双方中央意见。八路军退出宁县、镇原县城,也不在正宁县活动,继续占领庆阳、合水县城。1940 年2 月,庆阳、合水抗日民主政府建立。3月,在镇原县马渠镇成立抗日民主政府。经过两次陇东事件,陕甘宁边区西南部边界向后退缩,双重政权和辖区互相插花、犬牙交错的情形不复存在,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完全统一。

国民党除了在军事上侵犯、蚕食边区,还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从1939 年5 月开始,从陇东到陕西宜川,国民党军队构筑了壕沟、碉堡、据点组成的封锁线,禁止、限制边区物资运输。边区盐池等地的盐,是陕甘两省交界地区的主要盐源,陇东是运销的主要渠道之一,国民党采取垄断办法,控制盐业,抬高盐价,限制盐池县盐的销售。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给陇东军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陇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初期,陇东地区辖6 个县、38 个区、248 个乡,24.28 万人,占边区总人口的17.4%。早在1937 年5 月开始,苏维埃西北办事处开始乡、区、县各级政府的选举工作,公布《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成立特区政府选举委员会。9 至10 月间,新正、新宁、环县、曲子、固北、华池等六个县采取直接、平等、普遍、不记名投票选举办法(地主、富农、工商业者都恢复了选举权),分别选出县、区、乡三级议员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

1938年11月25日,陕甘宁边区根据首届国民参议会制定的省、市参议会组织条例,决定将陕甘宁边区议会改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所选边区议员改为边区参议员,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代议制而设立。1939 年1 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第一届第一次参议员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参议会议长、常驻会议员和边区政府、法院的负责人。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陕甘宁边区进行第二次普选,陇东8个县先后选出各级新参议员,成立了新参议会和县政府(其中合水、庆阳、镇原为第一届县参议会)。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二届参议会上,有209名参议员,其中陇东8个县有52名参议员,占24.78%。这次选举活动按照“三三制”原则选举,充分体现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民主性质。(www.xing528.com)

1942 年至1943 年期间,陇东分区、专署和各县还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指示,实行精兵简政、整编机构、精减人员、健全工作制度、改变工作作风的边区政权建设。专署机关由31 人减至25 人。在调节边区民事纠纷中,形成了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陇东分区专员,他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实际调查,解决群众需求,开展社会事业工作。1943 年3 月巡视华池县时,审理“封芝琴婚姻案”,通过深入调查,判决时维护了封芝琴的婚姻自主权,解决了婚姻自主引发的纠纷,判决在陇东引起很大反响。此事被改编成评剧刘巧儿》,在全国影响广泛,成为宣传新婚姻自由的典型事例,在解放区广为宣传。

(三)陇东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

陇东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开展互助合作、发展对外贸易等一系列政策,战胜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1937 年9 月,曲子、华池、环县等三县及新宁、新正两县的一部分,根据边区政府《土地所有权条例》,向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的农民和地主颁发了土地证。1940 年9 月,陇东临时参议会通过“三七减租”法案,在全区实施减租减息。到1944 年,减租政策得到比较好的贯彻,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开展“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实行军民合作、公私兼顾的方针,公营、私营、合作社经营、手工作坊、家庭手工业共同发展生产,1938—1941 年,陇东共创办8 个公营工厂,其中7 个棉毛纺织厂、1 个造纸厂。鼓励移民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凡开垦公共荒地者,新耕地归开荒者所有,三年不交公粮,并减少其他勤务负担;开垦私荒者,免交三年地租。到1943 年,陇东6 个县共开荒22.6 万多亩,增产细粮5万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