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行省的设置及其建制
忽必烈即位后,为了更方便有效地管理各地事务,最初设置十路宣抚司作为地方一级的最高行政机构,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系衔,代表中书省到各地处理政务,行使中书省的职权。这时设置了不少行省,仍属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后来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平章或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行省从中书省派出机构,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是元代行省的主要职责,“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代的行省建制基本定型;皇庆元年(1312),改和林行省为岭北行省,元代十一行省的建制格局建立并延续下来。在行省制下,元代还依次设置路、府、州、县四级行政组织,分别管理辖区内各种政务。随着蒙古族的崛起并逐步统一全国,甘肃地区各个政权分立、共存的局面终结。甘肃地区被元朝中央政府纳入统一管辖范围。甘肃行省管辖原本属于西夏的河西地区,陕西行省管辖原本属于金朝辖区的河西以东地区,宣政院所属的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甘肃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今天的甘肃在元代分属甘肃、陕西两个行省和宣政院所属的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中统二年(1261),甘肃行省设置,刚开始称西夏中兴行省,省治设在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至元十年(1273)撤罢,至元十八年(1281)重新设置,至元二十二年(1285)又撤罢,改置宣慰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徙西夏中兴省于甘州(治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改称甘肃行省。至元三十一年(1294),分省按治宁夏,之后不久又并归甘肃行省管辖。元代甘肃行省全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全部占有原西夏的属地,相当于今甘肃省的河西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全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与今天甘肃省的行政区划相比,元代的甘肃行省范围差别很大。虽然“甘肃省”这个名称起源于13、14 世纪元代的“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具体辖区却有很大的变化。元朝在甘肃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有路、直隶州、属州共14 处。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的管辖范围,在今甘肃境内主要有甘州(治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肃州(治今甘肃酒泉市肃州区)、沙州(治今甘肃敦煌市)、永昌府(治今甘肃永昌县)四路,山丹直隶州,西凉州、瓜州两个属州。在甘肃行省所辖的河西地区还设置脱脱禾孙马站六处,专职稽查出入河西的乘驿人员。
(二)甘肃行省所辖的路
甘州路 唐代称甘州,又称张掖郡,北宋初被西夏占领,西夏在甘州设镇夷郡,后又立宣化府。蒙古得甘州后保留原名。至元元年(1264),置甘肃路总管府。至元八年(1271),改为甘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立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于甘州以控制河西各郡。甘州成为甘肃行省的政治中心。
肃州路 唐代称肃州,也称酒泉郡,宋初被西夏占据。成吉思汗西征时,于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攻占肃州。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设肃州路总管府。
沙州路 唐代是沙州,也称敦煌郡,宋初还是沙州,景祐(1034—1037)初,西夏攻陷瓜州、沙州、肃州,得到河西走廊全境。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灭西夏,攻占沙州。至元十四年(1277),立为沙州。至元十七年(1280),元朝政府把沙州升为路的建制——沙州路总管府,将瓜州归沙州辖属。
永昌路 唐代称凉州,宋初改名西凉府。景德(1004—1007)中被党项占据,蒙古占据河西后的西凉府成为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窝阔台汗即位后,西凉府成为太子阔端的封地。阔端以西凉王身份代表蒙古王室,与吐蕃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凉州会谈,实现了蒙古对西藏地区的政治统一。永昌路地处河西走廊东段要冲,南临宣政院辖地和西宁州,主要职责为镇守河西、与宣政院临接地区。
亦集乃路 在甘州以北1500 里处,东北有大泽,西北与沙漠连接,治亦集乃路城。这里是西海郡居延故城,西夏立国后曾在此设黑水镇燕军司,以抵御蒙古南下进攻。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被蒙古占领。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朝立亦集乃路总管府。
宁夏府路 治今宁夏银川市,唐代属灵州,宋初废为镇,领蕃部,西夏立国后,成为西夏王都所在地,刚开始称兴庆府,后来改为中兴府。西夏灭亡后,蒙古占有该地,中统二年(1261)置西夏中兴行省。至元八年(1271),立西夏中兴等处行尚书省。至元二十三年(1286),徙西夏中兴行省于甘州,改称甘肃行省。直到元朝灭亡,宁夏府一直保留路一级的行政建制。
兀剌海路 在原来西夏疆域的东北部,有兀剌海城(斡罗孩城)。西夏曾在兀剌海设立黑山威福军司,这里也是蒙古经西夏北部边境进攻西夏的重要突破口,双方在此展开过激烈争夺。元朝建立后在此设路的建制,突出了其军事防御性。
(三)甘肃行省的直隶州和属州
甘肃行省的直隶州主要有山丹州(治今甘肃山丹县)和西宁州(治今青海西宁市),其中山丹州在现今的甘肃境内。
山丹州 唐代的删丹县,隶属甘州。宋初被西夏占据,是西夏军事重镇,曾在此设甘州军司。蒙古占据山丹之后,此地成为察合台的孙子不里的儿子威远王阿只吉长期驻守的地区。蒙古国时期在此设置驿站,连接由内地到西域的驿路,以便于沟通察合台汗国和中原内地的交通往来与联系。至元二十二年(1285),被升为山丹州,直隶甘肃行省管辖。
西宁州 唐代在当地设鄯州,上元年间(761—762)陷入吐蕃时称为青唐城,北宋时改为西宁州。成吉思汗灭西夏时蒙古军曾占领西宁州。元初属于章吉驸马的封地。至元二十三年(1286)设立西宁等处拘榷课所,隶甘肃行省直辖。该地区现今属于青海省。
甘肃行省主要有五个属州——西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灵州(治今宁夏市吴忠市北)、瓜州(治今甘肃瓜州县)、鸣沙州(治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应理州(治今宁夏中卫市)。其中,只有西凉州、瓜州在现今的甘肃境内。西凉州历代数次更名,元初改西凉府为西凉州。瓜州,在唐代时为晋昌郡,后仍称瓜州,宋初陷于西夏。西夏亡国后废州,至元十四年(1277)重立瓜州。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朝政府保留瓜州之名,把瓜州居民迁到了肃州。
(四)陕西行省统管的甘肃辖区
元朝的陕西行省包括“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县八十八”,包括东起黄河,西至兰州,北至今内蒙古杭锦旗,南接大巴山,即今陕西全部和甘肃、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区。而现今甘肃省所辖的东部、中部及西南部地区,元代时分别属于陕西行省和宣政院所属的河州路和脱思麻路管辖,即陕西行省直隶泾州、开成州、庄浪州与巩昌等处总帅府、吐蕃等处宣慰司的辖区。陕西行省直隶州辖区主要包括泾州、开成州和庄浪州。其中,泾州(治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改为安定郡,后仍为泾州。宋改为彰化军,领四县——保定、长武、灵台、良原。金改保定县为泾川。元初以泾川隶都元帅府,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都总帅府,或隶平凉府、陕西行省,所隶不一,最后直隶陕西行省。领二县——泾川、灵台。开成州(治今宁夏固原市南),唐为原州,宋时为镇戎军,金为镇戎州,元初期仍然是原州。至元十年(1273),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立开成府。至治三年(1323),降为州,领开成县和广安州。庄浪州(治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降路为州,没有属县。
(五)巩昌等处总帅府的甘肃辖区
巩昌府 治今甘肃陇西县,唐初置渭州,后称陇西郡,不久陷入吐蕃,宋复得其地之后置巩州。金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路都总帅府,统5府——巩昌、平凉、临洮、庆阳、隆庆,另统27 州——秦、陇、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安西、河、洮、岷、利、巴、沔、龙、大安、褒、泾、邠、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州,于成州行金洋州事。至元五年(1268),把安西州割给脱思麻路总管府管辖。至元六年(1269),以河州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七年(1270),把洮州并入安西州。至元八年(1271),把岷州割给脱思麻路管辖。至元十三年(1276),立巩昌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复行便宜都元帅府事,割隆庆府以及利、巴、大安、褒、沔、龙等州隶属广元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以泾、邠两州隶属陕西汉中道宣慰司,巩昌等处总帅府统辖4府——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和15州——秦、陇、宁、安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会、环、金、德顺、徽、金洋,领1 录事司和5 县——陇西县(治今甘肃陇西县)、宁远县(治今甘肃武山县)、伏羌县(今甘谷县,原伏羌寨,至元十三年升为县)、通渭县(治今甘肃通渭县)、彰县(治今甘肃漳县,宋为盐川寨,金为盐川镇,至元十七年置县)。
平凉府 治今平凉市崆峒区,唐时为监,隶属原州。宋为泾原路,升平凉军,金立平凉府。元初把潘原县并入平凉,把化平县并入华亭,隶属巩昌帅府。领3 县——平凉(治今甘肃平凉市)、崇信(治今甘肃崇信县)、华亭(治今甘肃华亭县)。
临洮府 治今甘肃临洮县,唐为临洮军。宋为镇洮军,又为熙州,金为临洮府。至元初,属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管辖。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巩昌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复行便宜都总帅府事,仍归治下。至元十三年(1276)十二月,升临洮渭源堡为县,领2县——狄道(治今甘肃临洮)、渭源(治今甘肃渭源县)。
庆阳府 治今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唐为庆州,宋为环庆路,后改庆阳军且升为府,金为庆原路。元初改为庆阳散府,至元七年(1270),并入2县——安化、彭原。领1县——合水(治今甘肃合水县)。
秦州 治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唐初为秦州,宋为天水郡,金为秦州,旧领6 县。至元七年(1270),并鸡川、陇城入秦安,并冶坊入清水。领3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清水(今甘肃清水县)、秦安(今甘肃秦安县)。
陇州 治今陕西陇县,唐改汧阳郡,复为陇州,宋、金置防御使。旧领4县,至元七年(1270),吴山、陇安入汧源,至元十三年(1276),罢防御使为散郡。领2县——汧源、汧阳。
宁州 治今甘肃宁县,唐改北地郡为宁州,宋、金因之。至元七年(1270),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宁州。领1 县——真宁(今甘肃正宁县西南)。
定西州 治今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本唐渭州西市,五代沦于吐蕃,宋置定西城,金改定西县,复升为州,仍置安西县和2寨——倚郭、通西,并成为属县。至元三年(1266),并3县——安西、倚郭、通西入定西州。
镇原州 治今甘肃镇原县,唐原州,又为平凉郡,宋、金因之。元改镇原州,以镇戎州的2县——东山、三川来属。至元七年(1270),并州县,遂以4县(临泾、彭阳、东山、三川)入镇原州。(www.xing528.com)
西和州 治今甘肃西和县,唐岷州,又改和政郡,后仍改为岷州,宋改为西和。旧领3 县,大潭、祐川军兴久废,只有长道县于至元七年(1270)并入西和州。
环州 治今甘肃环县,唐改威州,宋复为环州,之后和庆州定为环庆路,金隶庆阳府,元初为散郡。旧领通远县,至元七年(1270)并入环州。
金州 本为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金州治所,至元七年(1270)并县入州。
静宁州 治今甘肃静宁县,宋庆历中以渭州陇干城置德顺军,复置陇干县,金升为州。元初并治平寨、水洛城入陇干,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领宁夏隆德县。
兰州 治今甘肃兰州,唐初置,改为金城郡,后仍为兰州,宋、金因之,元初领阿干县和司候司,至元七年(1270)并司县入兰州。
会州 治今甘肃会宁县,唐初改西会州,又为粟州、会宁郡,又为会州。宋置敷川县,金置保川县,元初弃新会州(治今甘肃靖远县西南),迁于所隶西宁县(今甘肃会宁县东)。至元七年(1270)并县入州。
徽州 治今甘肃徽县,元兵入蜀,凤州(治今陕西凤县)二县先降,以凤州仍治梁泉,别置南凤州治于河池,后升永宁乡为县,和两当(今甘肃两当县)同为属邑。至元元年(1264)改为徽州。至元七年(1270)并河池、永宁两县入州,领两当县。
阶州 治今甘肃陇南市阶州区,唐初置武州,又改为武都郡,后更名阶州。宋因之,旧领2县——福津、将利,至元七年(1270)并入该州。
成州 治今甘肃成县,唐初为成州,改同谷郡,又改回成州,宋因之。旧领2 县——同谷、栗亭。元初岁壬寅(1302),以田世显挈成都府归附,令迁于栗亭,行栗亭管民司事,不隶成州,割天水县来属。至元七年(1270),并2县——同谷(今甘肃成县)、天水(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天水乡)入州。
金洋州 治今成县,本隶属兴元路,大德二年(1298),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
(六)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属宣政院。作为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统领吐蕃地区的中央机构,宣政院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在用人方面有很大自由。至元初,立总制院,以国师为首领。至元二十五年(1288),由于按照唐制,吐蕃来朝见都在宣政殿,因此,改总制院之名为宣政院,设有吐蕃等处宣慰司,吐蕃等路宣慰司,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现今的青海省大部分地区,四川、甘肃、西藏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都属于宣政院辖区。
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都属于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具体包括:现今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武都地区西部,以及青海西宁以西、扎陵湖以东、青海湖以南、巴彦喀拉山以北地区,大约是现今的青海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等藏族自治州。甘肃辖区主要有河州路,领三县——定羌(定羌城寨,今甘肃广河县)、宁河(今甘肃和政县)、安乡(安乡关城,今甘肃临夏市北)。洮州(治今甘肃临潭县),领可当县。脱思麻路所属有岷州(治今甘肃岷县)、铁州(今甘肃岷县东)。
(七)宣政院所属的甘肃机构
甘肃在元朝是吐蕃的重要聚居地,在甘肃设置的宣政院所属的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属下机构,主要包括: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洮州十八族、积石州元帅府,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永昌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处招讨使司。
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 作为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下辖的两路之一,脱思麻是较早的、主要的辖区。脱思麻路是脱思麻军民万户府的省称,其辖区东与陕西行省、四川行省西部为邻,西至贵德州等地,南至黄河河曲,北接河州路。
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 元初,河州归“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统辖,至元六年(1269),罢行省而设宣慰司,直隶于中书省,以河州来属。至元八年(1271)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不久改行中书省。至元十年(1273)罢。元贞元年(1295),罢宁夏行省以其地入甘肃行省。河州路是该机构真正归吐蕃等处宣慰司管辖的常设机构,也是该宣慰司治所在地,一度与西夏中兴连为军民万户府,后分立为路。领3县——定羌(治今甘肃广河县)、宁河(治今甘肃和政县)、安乡(治今甘肃临夏县北莲花乡)。
洮州十八族、积石州元帅府 元初,洮州(今甘肃卓尼县东北)归巩昌府。至元五年(1268)入西安州(治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西安乡)后,归属脱思麻路管辖,该州所设的元帅府延续到元末。至元元年(1264)七月,“以西番十八族部立安西州,行安抚司事”,归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管辖。至元五年(1268),割安西州属脱思麻路总管府。至元七年(1270),并洮州入安西州。元朝因袭置元帅府,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在河州西北部。
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辖下的“蒙古汉儿军民元帅府”就是该机构,说明蒙古较早控制该地区并开始置官施政。元代在礼店(治今甘肃礼县)驻扎探马赤军、蒙古汉军,设有蒙古汉军元帅府、蒙古军万户府等,在文州设置吐蕃万户府,之后合并为上级机构“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下辖三个机构。
永昌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末建立永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至正三年(1343)七月,定置永昌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予以管理,以保护当地蒙古人免受西番的侵害。十月在永昌增立巡防捕盗所。至正十三年(1353)四月,以甘肃行省平章政事锁南班为永昌宣慰使,总永昌兵马,仍给平章政事俸。至正十四年(1354),永昌宣慰使锁南班和宣政院使哈麻同为中书平章政事,进阶光禄大夫,完者贴木儿继任永昌宣慰使。至正十七年(1357),诏以“永昌宣慰司属詹事院”管辖。阔端去世后,永昌由阔端的儿子只必帖木儿镇守,渐渐衰败。元末战乱之际,永昌所处的南部吐蕃地方局势变化,其地位有所上升。
吐蕃等处招讨使司 “招讨司”所载“土番”就是该机构,在甘肃境内主要有六种附属机构。
(八)河西诸王及巩昌汪氏家族
元代实行宗王分封和出镇制度,宗室贵族得以分封,出镇各地为王。阔端系诸王、出伯系诸王较早分封到水草丰茂适宜放牧,既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又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河西走廊,势力强大。称雄陇右的巩昌汪氏家族也是甘肃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名门望族。元代,河西的阔端系、出伯系诸王和巩昌汪氏家族都是甘肃历史上的显赫家族,其活动、功绩对甘肃甚至陕西、四川的历史进程均产生较大的作用和影响。
阔端系诸王 阔端家族是窝阔台之后,分封较早,即后来的永昌王(后封荆王),在河西地区影响深远,势力最大。绍定二年(1229),窝阔台即汗位之后,把以西凉为中心的西夏故地分封给次子阔端,还把“唐古惕地区分给他作封地,并把他和军队一起派遣到了那里”。端平二年(1235),阔端率兵进攻四川,不久出镇凉州,形成自己的封地(兀鲁思)。阔端封地以凉州为中心,原西夏故地(唐古惕)、故金陇右和京兆等地都属于他的势力范围。世守巩昌的汪氏、临洮赵氏都纳质于位高势重的阔端帐中。阔端还派部下入西藏,迎请萨迦班智达到凉州会谈,把西藏纳入统治之下,与西藏建立起密切的关系。阔端担负经略四川、西藏的重任,使其封地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中统二年(1261),忽必烈在西夏故地设立中兴等路行中书省,开始把窝阔台以来阔端系诸王对西夏故地的部分统治权收归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削藩,把阔端系的权力范围局限在河西领地一隅。阔端去世后,他的子孙世袭相承统治河西,直到脱脱木儿身后绝嗣。永昌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设立,宣告阔端系诸王统治的终结。阔端家族前后统治河西一百多年(1229—1343),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出伯系诸王 出伯系诸王出自察合台汗国,是蒙古汗国时期活动在嘉峪关外的一个重要的游牧军事集团,河西地区肃州以西到瓜沙地区是出伯的封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引发蒙古汗国严重的政治分裂,术赤、察合台、旭烈兀等汗国纷纷走向独立。从察合台汗国中分裂出来后投靠忽必烈的出伯兄弟——合班、出伯(术伯、术白)在抗御海都、都哇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受到倚重。出伯以诸王身份出任河西方面军事统帅,节制甘肃行省诸军、镇戍诸王军马和军站仓库,位高权重。元朝廷重兵屯守和林(哈剌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哈林),以西陲军事委于出伯,兼领瓜沙西北至合剌火者畏兀儿地征戍事,陇右诸王驸马、兀丹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吐蕃乌思藏宣慰司、巩昌等处便宜总帅府并听节制。出伯长期镇守上述地区,其镇戍地逐渐向封地转化。瓜州、沙州一带成为出伯的封地,其领地内的部民要承担站役、军役等各种封建义务。元政府在出伯封地内设屯储总管万户府、征西都元帅府,驻军屯田,镇守要隘。出伯家族共拥有豳王、西宁王、威武西宁王、肃王四个王号。元末明初,肃州以西到哈密一带,已由出伯家族统一。
巩昌汪氏家族 金元之际,巩昌(治今甘肃陇西县)汪氏以武功起家,世居陇西盐川(今甘肃漳县盐井乡),称雄陇右。元代的汪氏家族依旧世袭该地区,既是陇右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又是元代统治集团中的一个较重要的家族。在金夏关系交恶的十多年间,汪世显等陇右地方势力被处于危难中的金朝依靠,势力逐渐雄厚,奠定了日后称雄的基础。正大四年(1227),攻灭西夏后的蒙古进入金朝境内。汪世显一方面与南宋联系,另一方面屡次遣使约会州(治今甘肃靖远县东北)郭虾蟆合力破秦州,准备乘乱割据陇右。汪世显劫杀秦州元帅粘葛完展,阻断金哀宗退路,加速金朝灭亡。端平二年(1235),蒙古军分两路进攻南宋,皇子阔端、都元帅绀卜等率领西路军进攻四川,年底,阔端兵临陇右。蒙古军许诺保全全城军民,汪世显率军民万家约十万人来降,使秦、巩二十多州被蒙古占有。归降后的汪世显依旧担任便宜都总帅,节度自己之前管理的二十四城,世官其地,专制一方。端平三年(1236),阔端率军入蜀,熟知山川道路、边备情况的汪世显率部充当前锋,为蒙古军做向导。汪世显在蒙古军入蜀作战的过程中受到蒙古统治者的赏识,汪氏家族的显赫地位也在入蜀作战过程中确立。嘉熙四年(1240)秋,窝阔台汗召见汪世显,列举其功,按照蒙古惯例赐金虎符,汪氏获得万户总管兼领军民的特权。宋淳祐三年(1243)正式擢汪世显为便宜都总帅。汪氏成为蒙古的汉代世侯,管辖今甘肃中东部。汪世显于淳祐三年(1243)病逝,他的二儿子汪德臣(1221—1259)承袭父亲的爵位,继续统领汪家军。宝祐五年(1257),蒙哥亲率大军攻蜀,汪德臣为先锋。蒙哥在利州高度评价汪德臣修治利州的战略意义,利州成为汪家军屯田的地方。开庆元年(1259),汪德臣病死。开庆元年(1259),蒙哥汗病死军中,蒙古统治集团围绕汗位继承问题出现分裂,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为汗位展开争夺战争。双方在秦陇川蜀地区开始较量。忽必烈敕令以汪惟正为巩昌等处便宜都总帅,派遣其部将李庭玉、赵阿哥潘等还镇巩昌,以总帅汪良臣统陕西汉军于沿河守隘,与浑都海部相抗衡。在战胜阿里不哥西路军的过程中,汪氏家族起了重要作用。中统二年(1261),忽必烈把首功归于汪氏家族。由于拥戴有功,汪氏家族在忽必烈的汗位巩固之后更加受到器重,逐渐取得陕西、四川军政要职,地位、势力显赫。至元十九年(1282),忽必烈借汪良臣病故、汪惟正升任陕西四川行省左丞的机会,罢汪惟正总帅,收了他的制命虎符,以巩昌路达鲁花赤别速帖木儿为巩昌平凉等处二十四处军前便宜都总帅府达鲁花赤,夺去汪氏军权。之后袭总帅的汪惟孝位在别速帖木儿之下,已经有名无实。不过经营秦蜀几十年的汪氏根底深厚,西北的情况又比较特殊,忽必烈同意了至元二十一年(1284)汪惟正上书为家族请命的要求,恢复了一度废罢的总帅府,由汪德臣第三子汪惟和袭便宜都总帅兼巩昌路总管,汪世显的孙子、汪直臣的儿子汪惟孝(1246—1297)担任四川宣慰使兼万户。汪氏家族于元代中期开始衰微。洪武二年(1369),徐达进攻陇右,巩昌便宜总帅汪庸(灵真保)以城归附,明太祖授汪庸为昭勇大将军、巩昌等处都总府都元帅。之后罢元帅府,改授巩昌卫世袭指挥同知,结束巩昌便宜都总帅府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