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石窟:中国佛教艺术文化的缩影

甘肃石窟:中国佛教艺术文化的缩影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高窟、榆林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均处于丝绸之路沿线,经济、文化等频繁交流,使得甘肃石窟,北受云冈石窟、东受龙门石窟、西受新疆诸石窟等佛教艺术的影响,成为佛教艺术汇集地,是中国佛教艺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特定时代艺术风格的缩影。北朝石窟在河西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初受西域艺术风格影响,到西魏以后渐受中原艺术风格影响,石窟形制表现出自身特征,虽受西域和中原石窟形制影响,但又不完全一致。

甘肃石窟:中国佛教艺术文化的缩影

(一)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市郊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断崖上,现存492个洞窟,根据原莫高窟第332窟《李君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石窟中最早建于建元二年(366),高僧乐僔所建,最晚建于公元14世纪。

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中国,后世竺高座、竺法护等高僧在河西一带传播佛教、翻译佛经,河西成为佛教东传的必经之地。五胡十六国时期民众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精神寄托,统治者也希望借助宗教来统治民众。五凉政权诸统治者推崇佛教,高僧鸠摩罗什被请到前秦,姚兴被请到长安,主持译经事业,推动了佛教文化在河西的传播。佛教文化兴盛,带动了建造寺院、开窟造像等事业的发展,凉州佛教的兴盛,使得敦煌佛教艺术受到凉州模式影响。莫高窟、榆林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均处于丝绸之路沿线,经济、文化等频繁交流,使得甘肃石窟,北受云冈石窟、东受龙门石窟、西受新疆诸石窟等佛教艺术的影响,成为佛教艺术汇集地,是中国佛教艺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特定时代艺术风格的缩影。

现存石窟分为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11 个时代,现存壁画45000 多平方米、彩塑2000 多身,分南北两区。莫高窟之名最早见于隋代建造第423 窟内题记《莫高窟记》,当时又称为崇教寺。西晋时期,莫高窟又称仙岩寺。敦煌石窟建筑型制主要分为禅窟、中心柱窟、殿堂窟、大像窟、涅槃窟和僧房窟。北魏十六国时期主要以禅窟为主,如第268窟、第285窟等。壁画题材主要有佛像画、传统神话、佛经故事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画。十六国北凉时期现存洞窟7个,是目前敦煌石窟中开凿最早的洞窟,壁画中人物造型采用西域式晕染法,辅以铁线描,以表现人物面部和躯体的立体感。北魏洞窟现存10 个,多为人字披顶的中心柱窟样式。第257 窟故事画在艺术表现中成就很高,以长卷式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这种手法是北朝时期故事画表现的典型方法,同时人物服饰、山水、建筑等反映出北魏时期作为外来佛教艺术逐渐本土化的过程。我国北魏时期山水画作真迹存世极少,而鹿王本生以山水为背景,也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山水画作技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北魏佛教信仰重视禅修,统治者对禅僧非常重视,魏太武帝以玄高为太子师,造像、观像、礼佛和供养是北魏时期禅僧修持的主要内容,也成为这一时期禅僧门大行开窟造像的重要原因之一。第259窟禅定佛像正是坐禅者的典范,佛像身披赤红袈裟,衣纹为阴刻技法,自然流畅,疏密有致,神态含蓄静谧,造型浑厚凝重,比例适当,面部浑圆,端庄秀美,鼻翼稍微隆起,双眉细如弯月,眼睛微睁,嘴角微微上挑,呈现出两个深陷的酒窝,深沉恬静,双手于胸前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台座之上。西魏洞窟现存11个,包括第246、247、248、285等窟。壁画中人物造型表现为北魏西域风格的延续和新的中原风格,即秀骨清像风格。北魏晚期,受到中原艺术风格的影响,敦煌彩塑正逐渐摒弃犍陀罗风格的窠臼,造像由原来饱满圆润趋向于清瘦秀美,佛衣袈裟也较为飘逸。佛龛外原应有四身塑像,今存二身胁侍菩萨,另二身可能是二弟子塑像。佛像身着褒衣博带式样袈裟,双领下垂,露出内着的僧祇支,内衣上的打结带饰露在外部。褒衣博带式样服饰流行于魏晋时期,而佛衣式样显然受到了南北朝时期世俗衣饰的影响。菩萨像形体消瘦修长,有重修痕迹,上身半裸,斜披天衣,下身着红色长裙,紧贴身体,裙衣纹饰具有曹衣出水的典型特征。北周洞窟现存16 个,包括第250、290、291、428、296 等窟。壁画题材和西魏一样,故事画出现新内容如睒子本生、福田经变等,人物造型以西域式晕染法和中原式晕染法并用。第297窟飞天羽人像与莫高窟中其他飞天造型截然不同,是莫高窟中唯一一尊带翼飞天彩塑,长期以来被学界认为是源自我国古代的神仙信仰思想,该形象夹杂着神仙方术的民族传统题材,与汉晋以来墓葬中的羽人乘龙形象有一定渊源关系。羽人是仙人的表现形式,羽人由飞天变化而来,是佛道思想融合的反映。

北朝石窟在河西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初受西域艺术风格影响,到西魏以后渐受中原艺术风格影响,石窟形制表现出自身特征,虽受西域和中原石窟形制影响,但又不完全一致。北凉时期,佛像雕塑显然受到西域影响较大,但本土倾向初露端倪,虽未形成一定规制,但这一时期佛像制作技法已十分成熟,层次感与立体感较强。北魏时期,彩塑作品通常被安置于流行的中心柱窟四面龛内,这一时期彩塑作品特征体态饱满丰腴,立体感强烈,以贴泥条的形式来表现衣服纹饰,是在西域艺术风格式样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既可从中看到本地传统因素影响,也可看到西域与东方诸如云冈石窟影响。太和改制以后,北方开始受到中原以及南方审美情趣的影响,尽管西魏彩塑延续了北魏的风格特征,但壁画与彩塑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秀骨清像与褒衣博带逐渐成为其主要特征,人物面容趋于清瘦,身材修长,衣纹贴体,具有曹衣出水之风。至北周、隋朝,重视与西域诸政权的关系,西域风格再度影响到河西佛教艺术,彩塑开始重视身体的量感与完整性,面部丰圆饱满,整体显得质朴而厚重,衣纹饰样渐渐简化,富有写实技法的多阶梯式样衣纹线出现。

(二)永靖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35 千米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之名源自古藏语“仙巴炳灵”音译,意思是“十万弥勒洲”或“十万佛”。唐代以前又称作唐述窟,即羌语“鬼窟”汉译名。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和第169窟题记所载,炳灵寺石窟最早创建于十六国西秦时期,后世续修重建,延续到明代。现存216个石窟,造像近800尊,壁画约1000平方米,另有摩崖石刻、石碑、造像题记等。

十六国时期,河西和长安形成了两大佛教中心,处于二者之间的西秦成为往来于河西和长安弘法讲经僧侣们的中转地和活动地。西秦国主乞伏氏崇信佛教,诸多高僧纷纷云集于此,炳灵寺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成为佛教发展的重心。以第169窟最具代表性,北壁有“建弘元年岁玄枵三月二十四日造像”题记,由此推断此窟开凿于建弘元年(420),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壁画题记。该窟为北朝早期大型洞窟,四壁造像衣纹为阴刻。其中11 龛《维摩诘经变》根据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绘制,画面绘于长方形帷帐内,绘有两人,以线条刻画人物形象,简洁质朴,画面以石绿为主色,根据正中右侧题记“维摩诘之像”可知,右侧为维摩诘侧卧于床榻之上,圆脸,梳高髻,无胡须,袒右肩袈裟,有头光,上方是一华盖,左肘倚在枕上以支撑身体,右手高举,手中似有一物,因画面损毁无法辨识。左侧绘有一名菩萨装束的侍者立在帐前,题记为“侍者之像”。这幅《维摩诘经变》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维摩诘变相,基本上具有后世维摩诘经变雏形。洞窟造像题记下方绘有数身供养人,为首者提名“□国大禅师昙摩毗之像”,其后为“比丘道融之像”,昙摩毗即昙无毗,道融是鸠摩罗什的著名门徒,显示了道融对维摩诘教理的理解,也透露出该窟造像特别是维摩诘变相与关中义学的关系。

(三)天水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 千米秦岭山脉余脉的东麓,石窟开凿于一独立突起的山峰上,其山形似农家积麦之状,故名。开创于5世纪初的十六国后秦时期,北朝前期史书中即见“麦积崖”之名。麦积山现编号洞窟211个,分西崖、东崖和王子洞三个部分,其中西崖142个,东崖56个,王子洞20个。造像7200多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以泥塑造像精美而众多驰名中外,现存塑像最早的是北魏晚期作品。第123窟释迦牟尼造像塑于西魏时期,释迦结跏趺坐于窟内正壁石质四方台上,手持无畏印。头略低垂,涡纹高肉髻,无明显发纹。两眼微睁向下俯视,双眉细如柳叶,向上挑起;鼻梁拱起,鼻头圆润,明显类似中原地区人类鼻形;鼻下双唇扁平,远看像在微笑。衣着内有开领小衣,胸前系带,衣带下垂并打结。造像外塑通肩宽博袈裟,衣襟下垂至腹前向左上绕,通过搭在左肘后垂于左膝上。整个袈裟底部现八字形垂落在龛前,衣裾好像波纹状折叠着垂挂在宝座上。服饰看上去较厚重,衣纹流畅简洁。该造像保存最为完整,未经后人修缮,由于服饰采用当时中原宽衣博带式样,明显带有中国元素。该窟两壁童男童女造像是该窟维摩诘经变的组成部分,造像高1.14 米。女侍者身材匀称窈窕,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提于胸前,好像在拎衣带。面带微笑,头发绾成环形发髻偏向两边,为双丫髻,髻上发丝清晰,脸部圆润,眼睛微闭,眉毛弯曲,鼻梁高挺,人中线刻画清晰,嘴角内收,双唇半启,嘴唇两角微微上挑。她身穿红色圆领宽袖衫,外有喇叭状长裙,裙摆直至脚面,整个造型活灵活现,是一个典型的小女孩形象。男侍者头戴西瓜皮状毡帽,双手拱起至肚脐并相互交叉于袖中,身着窄袖、圆领长袍,脚蹬穿圆头靴,体态健美面相浑圆俊美,前额饱满,两颊较瘦,眉骨隆起,鼻梁高挺,鼻头圆润,双眼向前远视并眯成一条缝,嘴角微翘,显出一副笑容模样,总体看来是一个少年。这二尊塑像,体现了塑造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四)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城西约35 千米的断崖上,建窟具体年代不详。现存石窟22个,其中最早为北魏时期。第7窟建于北魏,第9窟建于西魏,第8、12 窟建于北周。第7 窟属于平面方形中心塔柱窟,后经西魏、清代重修。中心塔四面开圆券形大龛,南向面龛中倚坐像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北魏塑像,龛内北壁残存火焰纹佛背光。其他方向面龛内或存菩萨塑像,外壁有菩萨、飞天,塔座西魏重绘忍冬纹边饰以及供养人、比丘、比丘尼力士等。(www.xing528.com)

(五)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嘉谷山文殊沟北岸的两座山腰处,开凿具体年代不详,目前有北凉说和北魏说。若依《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所载,文殊寺建于孝昌二年(526)之前。文殊山石窟现存洞窟120 多座,现编号12 座。其中,北朝中心柱窟8 座,北朝佛殿窟1座,禅窟1座。

(六)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祁连山境内,包括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千佛洞,马蹄寺南北二寺,以马蹄寺为中心分布于各处,现存石窟窟龛70余个,最早开窟时间为十六国北凉时期。千佛洞第8窟为中心塔柱窟,南北两壁各开一深龛,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图位于中心柱正面,佛龛内原有造像,已毁,仅存佛座。从佛背光边缘残存的飞天、供养菩萨等形象风格判定系北魏时期作品,后人在原作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下层佛龛的上方绘制一身交脚弥勒菩萨坐于莲花宝座之上,高髻,上身袒露,斜披璎珞饰物,下身穿长裙。弥勒菩萨的正下方绘有结跏趺坐的释迦与多宝,二佛之间有一长方形榜题框:“释迦牟尼佛 多宝……”以表明其身份,在释迦、多宝佛的两侧各站立一身胁侍菩萨,体型清瘦,面容椭圆,头戴宝冠,双手于胸前作说法状,右侧胁侍菩萨榜题为“文殊师利菩萨”,左侧胁侍菩萨榜题漫漶无法辨识,有学者认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反映的是法华主题思想,多宝佛、释迦佛与上部所绘的交脚弥勒作为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共同出现在一铺画面中,将三世佛的概念巧妙地表现出来。

(七)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城南中路乡灯山村天梯山西北麓。天梯山的名字早在前凉时期已存在,现存编号19 个,最早开凿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后世多有重修和兴建,一直延续到清代。其中北凉北魏石窟4个(第1、4、15、17窟),北魏中心柱窟1个(第18窟),方形佛殿窟3个(第7、8、16窟)。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文保部门对天梯山石窟进行了搬迁。天梯山石窟第4窟中心柱是保存北凉壁画最为集中的一处。中西柱西面共剥出北凉、北魏、盛唐、中唐、西夏、元、明等历史时期七层壁画,北凉壁画绘有飞天、菩萨、帝释天、化身童子等,特别是下层左侧所剥出的北魏立佛是该窟所剥出的唯一完整的北魏壁画;北向面共剥出北凉、中唐、元、清四层壁画,下层龛外右侧剥出一身北凉时期的菩萨像,这是天梯山石窟壁画所剥出的品相最完整、身姿最优美的菩萨。

(八)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于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千米覆钟山西麓崖体上,由寺沟门、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四处石窟群和楼底村1 号石窟组成,共有308 个窟龛,造像2429 身,壁画90 多平方米。北石窟寺中北魏时期典型洞窟有第165、229、237 窟等,西魏时期为第135 窟,北周时期有第240窟等。其中,第165 窟开凿于永平二年(509),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是北石窟寺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之一。

另外,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昌马石窟、水帘洞石窟群等也不同程度保存有北朝时期塑像、壁画艺术。

(九)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于今甘肃省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的蓄家村,于永平三年(510)由泾州刺史奚康生所造。保存在洞内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题记,可见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窟龛开凿在泾河北岸红砂岩上,现存5 窟,1 号东大窟和2 号西小窟保存较为完整。东大窟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达13米,宽约17米,深14米,结构独特,造型宏伟。入窟后迎面三壁围立高达2 米多的7 尊佛像,两旁有13 座胁侍菩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北魏风格。窟顶布满浮雕,诸如舍身饲虎、逾城出家,树下思维之类的佛经故事。雕刻简练概括,线条生动流畅,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其余4 窟皆小,剥落处露出早期壁画。其风格与北石窟寺极为相似,故称姊妹窟。窟外崖壁上有10余个小龛,均系北魏、中晚唐开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