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年(534),北魏王朝分裂为东西两个王朝,史称西魏和东魏。西魏定都长安,实际控制者是宇文泰。宇文泰在镇压陇东起义的过程中发迹崛起。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他一方面积极拉拢河陇地区的大族,形成关陇集团;一方面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各项改革,消除割据势力。在选贤任能和治理河陇两项举措上尤为突出,为北周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从北魏分裂到宇文泰的崛起
北魏末年爆发了北方六镇和秦、泾二州起义,在镇压的过程中尔朱荣和高欢两大军阀趁机发展起来。
北魏末年的政治混乱与分裂 北魏末期河阴之变后,尔朱荣控制北魏政权,加紧对各地起义军的镇压,北魏上层矛盾也更加激化。与此同时,关陇形势发生巨变,宇文泰势力随之兴起。永熙三年(534)七月,孝武帝逃出洛阳,前往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进入洛阳,立元善见为帝,随后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不愿受制于宇文泰,孝武帝逃到长安后,在永熙三年(534)冬被宇文泰毒死。宇文泰又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北魏王朝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魏。东魏由高欢控制,西魏由宇文泰控制。东魏占据着今陕、山两省交界处的黄河以东土地。西魏占据着黄河以西、河套以南关陇土地。
宇文泰关陇集团的形成 北魏末年的河陇地区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割据势力。永熙三年(534)二月,宇文泰率军击败侯莫陈悦,基本控制了关陇地区,分派李弼镇守原州(治今宁夏固原),拔也恶蚝镇守南秦州(治仇池),可朱浑元镇守襄武(今陇西东南),赵贵镇守上邽,寇洛镇守安定(今泾川县北五里),张献镇守固道(今陕西凤县东北),自己担任关西大行台兼尚书仆射,坐镇陇上。宇文泰势力的崛起,主要依靠了跟随贺拔岳来到陇上的武装力量,他们本是六镇之一的武川镇军人。从民族成分看,有鲜卑人、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成分复杂。在收编了费也头以及灵、夏、泾各州以及陇右的氐羌武装后,更加复杂,与宇文泰结成密切的依属关系。
由于长期活跃在陇上,宇文泰集团已经出现了关陇化的倾向。这支军队的核心由武川镇军官、关陇世族和关东世族三大势力构成,史称“六镇关陇胡汉集团”,简称为关陇集团。在这个集团中,府兵八柱国的权位最重。柱国全称是柱国大将军,他们由开国元勋和世族高门担任,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其中,宇文泰名列柱国之首,地位超然。元氏则是挂名,实际上是六柱国。六柱国,各督2个大将军,所以有12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2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1军,共24 军,从而形成府兵系统。西魏关陇集团在西魏以及北周、隋的军事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www.xing528.com)
(二)宇文泰平定河陇
平定河西割据势力 大统十一年(545)底,西魏以元荣为瓜州刺史,但元荣很快去世。元荣的女婿邓彦杀死元康(元荣之子),自任刺史,拥兵自重,不听朝命,对外联合吐谷浑,强化割据。宇文泰无法以武力解决,派遣给事黄门侍郎申徽为河西大使,前往瓜州,相机处理。申徽假意结好邓彦,在敦煌县令令狐整的帮助下,将其逮捕,迅速瓦解了瓜州割据势力。大统十二年(546)二月,宇文泰又任命史宁为凉州刺史,取代宇文仲和,宇文仲和拒绝被取代,引发叛乱,波及整个河西走廊。瓜州、晋昌郡(治冥安县,即今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分别有张保、吕兴举兵配合宇文仲和。宇文泰被迫派遣独孤信等率兵平定了凉州叛乱。宇文泰任命申徽为瓜州刺史,令狐整为寿昌郡(治龙勒,即今敦煌市西南破城子)太守。河西走廊局势彻底稳定下来。
消灭阴平、武兴小政权 西魏时,今陇南地区存在仇池杨氏后裔建立的阴平国政权。阴平国在北魏后期辖有数万户,又有梁朝支持,不时发兵侵扰北魏。但整体上与北魏关系尚好。西魏大统初年,杨法琛与南梁关系稳定。大统十六年(550)杨法琛与梁朝的武陵王萧纪交恶,遭到进攻,遂投降西魏。后杨法琛因随西魏大将军尉迟迥伐蜀有功,得以重返阴平,可是内部斗争不断。西魏“乃分其部落,更置州郡以处之”,阴平国灭亡。
西魏初年,仇池杨氏后裔建立的武兴国在南齐的支持下持续威胁关陇。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后,杨绍先逃回武兴,称武兴王。复国后,他依然对西魏和萧梁都称藩讨好。西魏大统元年(535),杨绍先死,子杨智慧袭位。当年,萧梁收复汉中。杨智慧派使者朝见梁武帝萧衍,后带领四千民户归附梁朝。萧梁设东益州予以安置。大统十一年(545),西魏置武兴为东益州,以杨绍先之子杨辟邪为刺史。西魏废帝元年(552),杨辟邪复叛。第二年,宇文泰派兵讨伐杨辟邪,武兴国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