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甘肃人口发展的历史,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突出特征:
一是人口发展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问题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凡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必定是人口增长的时期;反之,社会动乱、经济萧条的时期,人口必然下降。甘肃作为一个传统的多民族聚集区,民族问题始终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凡是民族问题处置得当的时期,必定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时期,也是人口增长的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必然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人口损减。
二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贯穿各个历史时期。据《甘肃通志稿·民族五·移徙》记载,从上古到1933 年期间,甘肃人口大迁移就有200 多次。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在甘肃移民屯田。西汉统辖河西地区后,面对河西地区地旷人稀的局面,采取的第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便是移民实边,由于大规模的中原移民,促成了甘肃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发展高峰。魏晋时期,中原战乱不断,甘肃相对稳定,“中州避乱来者,日月相继”。此后,为了巩固西北边疆,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都曾在甘肃实行了移民屯田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从天津、上海、河南等地大批移民。这些移民是甘肃人口阶段性增长的重要原因。(www.xing528.com)
三是战乱是造成古代人口减少的重要因素。甘肃历史上人口的急剧减少,多缘于战乱。东汉汉羌战争(107—169),造成甘肃人口大量减损,到建宁二年(169),全省12 个郡国、81 城,只有58.44 万人,比西汉元始二年(2)的139.95 万人减少近60%。隋末唐初之乱(604—640)后,至隋末大业十二年(616),甘肃有47.95 万户,247.89 万人,隋末之乱后到有记载的唐代贞观十四年(640),甘肃只有23.60 万户,98.70 万人,下降51%和60%。唐代“安史之乱”和吐蕃占据时期(755—857),甘肃户数和人口数从天宝十三年(754)的61.92 万户和324.34 万人下降至大中十一年(857)的15.53 万户和62.14 万人,分别下降75%和81%。金末元初之乱和蒙军占据时期(1205—1259),甘肃的户数和人口数从开禧元年(1205)的45.14万户和226.30 万人下降至元代中统四年(1263)的5.25 万户和42.50 万人,分别下降88%和81%。清朝同治时期(1862—1873),陕甘两省爆发回民反清斗争,到同治十二年(1873)战乱结束时,甘肃全省仅有308.70 万人,与同治元年(1862)的1231.82 万人相比,减少923.12 万人。清代光绪河湟之乱(1895—1896)后,全省人口从光绪二十年(1894)的469.49 万人下降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381.28 万人,净减88 万余人,形成甘肃近代历史人口发展的第二个大低谷。
四是人口分布差异大。从古代开始,甘肃人口的基本分布是由东向西逐渐稀疏,东部人口密度较高,中部居中,西部较少。但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河西出现过人口密度较高的情况。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清代等历史时期,东西交通畅达,商业繁荣,造就了河西人口的繁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