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经过20世纪的“现代性”阐释之后,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克服古今之间的差异,以当代的“流行化”方式阐释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取得相当实绩和进展,但问题和挑战仍然不少。一是千人一面、重复单调,一窝蜂追逐同一题材主题,如不少传统诗词类节目形式相似,表现方式雷同,影响传播效果和公众接受。二是表现失当,对传统的发掘流于表面化和肤浅化,有时还出现“戏说”、过度阐释等情况,一些未必与当下时代契合的趣味时有出现。三是创新不足,缺乏更有效展示传统知识和价值的新手段、新方式,简单直接搬用传统知识,节目本身缺乏吸引力。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手段,让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入地“流行化”,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高度尊重。在活化和通俗化的过程中避免“戏说”和过度发挥,避免对传统价值的通俗化变为庸俗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更接近其本质,开掘凸显其内在的真正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有许多有魅力、有活力的故事,真正把传统的内涵发掘好、把传统的精神把握好,本身就是吸引力所在。
二是在综艺模式上推陈出新。充分研究电视和网络等新兴媒体规律和观众接受习惯,在汲取近年创新经验基础上大胆开拓。传播力是真正影响力的保障,影响力是真正接受度的前提。让传统“流行”起来,一定要让媒介特点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影像和声音的丰富立体达到事半功倍的展现,通过让人耳目一新的设置、让人充满美的享受的环节使观众得到陶冶。
三是在“融媒体”传播上下功夫。利用多种媒体互动互渗,在传统电视媒体之外,通过多样传播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更丰富的吸引力。比如最近流行的“短视频”,是与电视综艺节目有差异的新“节目”,对于电视传播具有丰富支撑作用。利用好这些新的传播方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流行化”有重要意义。
如何让当代人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可以为当代中国人深入理解的表达,尤其让当代年轻人更好地了解传统,需要持续付出艰苦努力的工作。让博大精深和生动活泼对接,让深厚沉雄和感性活跃对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可释性”进行深入探讨,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从综艺节目到“短视频”,这些可贵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传承提供有益经验,为未来继续前行提供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2019年2月1日)
★ 拓展阅读
兼顾“明体”与“达用”
关于人文与科技的关系问题,我国学者有自己的思考。钱钟书认为,人文与科技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科学的认知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文则相对稳定,人们对善恶美丑的认知在长时段内变化不大。因此,自然科学类的经典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往往只有科学史料的意义,数百年来少有人问津;而人文科学类的经典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则对当今社会仍有影响。钱钟书用“明体”与“达用”这两个中国哲学的范畴来概括人文与科技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www.xing528.com)
“明体”与“达用”,二者缺一不可。人文与科技虽然在研究对象方面有所差别,但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交融共存、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明体”方能“达用”:没有对人类社会的深刻体察和对人文的深入把握,科学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反而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很多风险和危机。另一方面,“明体”还须“达用”: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对这些新问题的思考和观照、对这些新挑战的应对与化解,正是人文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兼顾“明体”与“达用”,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改变着人文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方式与形态。就拿文学来说,网络文学已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花千骨》《琅琊榜》这些有较大影响的影视作品就来自网络文学的改编。当今的很多文学创作和想象,也深受科技影响。例如,科幻小说《三体》,就运用许多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和结论。同时,人文科学研究也吸收众多高新科技成果。例如,基因研究对人类上古史作出的分析,极大改变了原有历史研究格局,其研究成果已成为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新资源。同时应看到,虽然科技“致用”的功能十分强大,但它离不开人文之“体”的引导。没有人文科学的支撑,科技发展成果就难以得到普及,也难以受到必要的伦理和价值制约。就此而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可谓大势所趋。真可谓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代表的不仅是科技文化,而且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技术是强盛之基。但科技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其不当运用也在不断使人类自食苦果: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生态、人口、资源问题突出,以及由此带来道德危机、价值失范和心理疾病增多等。我们既不能沉湎于已有的人文传统,无视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也不能像西方那样片面倚重科技,而忽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一方面,公众的科学意识还有待提升,科普工作仍是一项紧迫任务;另一方面,如何从人文科学与文化的角度认识科技、运用科技,规范科技发展,同样是一项紧迫任务。
文化自信
“三性”彰显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对中国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应着眼继承性、人民性、实践性,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
继承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精神命脉、重要源泉、坚实根基、突出优势来说明其地位和作用,并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彰显的救亡图存、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开放包容等思想和精神,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脉;而没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可能断流干涸。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精神升华,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走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全面传承和全景展现。
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落实到文化领域,为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中国文化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文化着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其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价值指向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实中,中国文化面向人民群众,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应看到,中国文化将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人民群众不仅直接参与文化建设,创造出大量先进文化成果,而且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还为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源头活水。
实践性。文化的基础在于社会实践,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中国文化发展伴随着民族自强和国家发展进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都与中国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发展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丰厚土壤;中国文化发展繁荣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精神支撑。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思想和精神,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实践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