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优势十八讲: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人类文明

中国文化优势十八讲: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人类文明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增强文化自信,不是躺在前人文化发展的“功劳簿”上自我陶醉、止步不前,而是以此为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明晰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指向,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当前,我国在文化建设上的根本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中国文化优势十八讲: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人类文明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躺在前人文化发展的“功劳簿”上自我陶醉、止步不前,而是以此为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明晰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指向,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

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新社会新国家,不但有新政治经济,而且要有新文化。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前,我国在文化建设上的根本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有坚定的战略定力、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稳健的步伐不断迈向新高度。

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增强文化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文明多样化的当今世界,任何文明的发展进步都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我们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摒弃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胸狭隘的民族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通过练好内功打牢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和独特魅力。同时,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着力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日报》(2017年6月20日)

★ 拓展阅读

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进步

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在远古时代,早期文明仅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缓慢前行。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出现,文明之间开始有了交流、比较和借鉴。当历史之船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后,文明的交流、比较、借鉴就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须。也只有在不断交流、比较、借鉴中,文明才被注入生机、赋予活力。

那么,文明如何进行交流互鉴?面对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既有交流又有冲突、既有合作又有对抗、既有包容又有排斥的现实,不同文明既要保持独立风格和特点,更要彼此学习和交流借鉴。我们不能因交流互鉴而忽略差异甚至冲突,更不能因差异甚至碰撞就放弃交流互鉴。当今时代,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主流,只要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就可以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谐”;就可以使不同文明并行不悖、多元共存,形成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合力。正因如此,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原则。

文明是多彩的,各种文明都具有独特价值。人类自步入文明时代始,不同的文化土壤就培育出五彩绚丽的文明之花。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意蕴,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其存在价值。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则从传统农业社会跃迁升华,引发了社会价值、文化思想、教育理念以至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催生了现代文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援引《左传》中“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这段话,说明酸、甜、苦、辣、咸并存,烹调才能五味俱全。文明也是如此。每一种文明都是历史长河中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积淀,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明是平等的,各种文明都值得尊重。文明存在差异,却无优劣之分;文明各有特色,却无高低之别。要实现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平等与尊重是关键。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交流互鉴不能以独尊或贬损某种文明为前提,必须去除自以为是、傲慢自大与闭目塞听。如果看不到其他文明的长处,不正视自己文明的不足,最终只会导致自身的封闭与孤立,甚至受到历史惩罚而被历史淘汰。只有放弃傲慢与偏见,以平等谦逊、虚怀若谷的心态对待各种文明,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才有可靠的保障。

文明是包容的,各种文明都应当兼收并蓄。文明是多元的,多元化的文明必然是包容的。文明只有在包容中才能交流互鉴,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丰富自身,也只有能够包容并交流互鉴的文明才具有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进而彰显强大生命力与活力。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从“丝绸之路”到“西学东渐”,正是在不断吸取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过程中使自身走向繁荣兴盛,由此铸就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与宽厚品格。要摈弃盲目崇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胸狭窄的民族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平等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文明;要扎根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土壤,广泛吸取各文明之精华,宽容面对文化差异,共促文明和谐繁荣。

历经5000多年历史变迁的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持。(www.xing528.com)

从历史看,中华文明是在交流互鉴中成长起来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从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到唐朝与异域通使交好;从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到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从佛教传入与儒道交融形成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到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方油画交汇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等等。这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中华文明要继续发展、保持繁荣,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文明交流。在交流互鉴中弘扬中华文明,既要将海外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来”,又要使中华文明精华“走出去”,实现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共同繁荣。

从当前看,中华文明需要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文明,必须在交流互鉴中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巩固与提升的有机结合。古人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蕴;又必须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创新中华文明的内涵要素和表现形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从未来看,中华文明通过交流互鉴将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中华文明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可通过举办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大型对外文化援助项目等多种渠道,将“以和为贵”“兼容并包”“仁者爱人”等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传播至全世界,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为人类实践提供思想镜鉴,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明将因交流互鉴而愈加枝繁叶茂、常青不衰;世界文明也将因交流互鉴而逐渐消除相互间的疑虑与隔阂,日益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文化自信

道德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践行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百行以德为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使人们形成端正的道德品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社会形成良性的运转秩序、良好的文明风尚。

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以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应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使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品质、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这些品质和取向在现实中活起来,活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中,活在每一个人心中,这样才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道德准则。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无论社会形态和利益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提倡和践行孝道始终没有变。当然,我们现在提倡孝,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父母在,不远游”“丁忧三年”等。孝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但孝的本质含义是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在今天尤其需要大讲特讲。

抓好道德建设载体。抓好载体是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找到并切实抓好道德建设载体。要深入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倡导人们明“仁、义、诚、敬、孝”五礼,知“懒、贪、奢、浮、愚”五耻,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组织实施“道德讲堂”活动,推动“道德讲堂”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寨、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汇入各行各业,融入大众生活。例如,贵州省把组织部门的远程教育系统充分利用起来,加挂“道德讲堂”的牌子,补充道德教育课件,在各乡镇、各村寨开展道德建设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要重点抓好“孔学堂”等这样的载体。贵州省的孔学堂建成开放以来,举办针对青少年的“开笔礼”“成人礼”活动,不少家长反映:参加礼仪活动后,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还要坚持“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与立法、执法结合起来,惩处各类失德行为。例如,一个人如果有逃票、逃税、不赡养老人等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将其列入个人诚信系统“黑名单”,让其在就业贷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受到限制。通过这种“软”“硬”兼施,协调行动、形成合力,促进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升。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转化为普通民众的自觉追求,使之成为凝聚、指导、规范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价值准则。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建设一支有道德涵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道德宣传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两支队伍。第一支是“德师”队伍。各行各业都有“师”,教书育人的是教师,问诊治病的是医师,企事业单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政工师,宗教界有牧师、法师等。在道德讲堂上从事道德讲习的人可以称作“德师”。“德师”深入乡村、社区、企业等,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等的讲习、传播,让干部群众接受道德的熏陶、洗礼。第二支是文艺工作者队伍,即以艺术的方式劝人知善、向善、行善,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论哪一支队伍,在宣传中都注意接地气:内容离老百姓近,多讲百姓身边人、身边事;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多一点“通俗唱法”、少一点“美声唱法”,多一点“牛肉粉面”、少一点“燕窝鱼翅”,做到寓教于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