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75年宋军攻占金陵,南唐灭亡至今的一千多年里,一定无数次有人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与这个王朝发生关联,感受到这个王朝曾经的气息,而让所有当代人真真切切触摸到南唐那段历史的事件,发生在1950年。
1950年春天,江宁境内的牛首山至将军山一带,发生了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盗墓事件,被盗墓者掘开的古墓多达70座。
专家们对附近的古墓实地进行调查后,发现位于祖堂山南荒,被当地人称作“太子墩”的古墓有些不寻常。
如今已经九旬高龄的蒋赞初当时刚刚大学毕业,他被抽调参与了这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工作,见证了的许多重要文物和线索的浮出水面。
由于陵墓打开后日久风化,如今的墓穴里只能找到一点朱红色的装饰,而在陵墓刚刚打开的时候,这些彩画的颜色非常的鲜艳。
墓室两边的武士头戴盔,身披甲,手持长剑,脚踏祥云,铠甲上雕刻有精美的梅花。他们是为墓主人守护陵墓的镇殿大将军。
主室的中央有6块青石板,这里曾是墓主人停放棺木的地方。
如此精美的墓室,让人不禁遥想古墓刚刚建成时的壮丽情景,墓主人的显赫一望便知。不过由于发掘陵墓时,墓室内很明显曾经被盗,剩下的大部分是一些陶瓷制品,仅仅凭着这些,如何判断墓主人呢?就在发掘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考古人员有了重要发现。
蒋赞初说:“发现了一个石头的盒子,石函,里面空的,但是淤土里面,我们发现了玉片,这个玉片刻字填金。上面保大元年。”
南唐开国君主李昪之墓
李昪墓中发现的玉片
由此,墓主人的身份确信无疑,南唐开国君主,李昪。
在发掘李昪墓的时候,相隔不到100米处的另一个陵墓也被发现,后经证实,这是李昪的儿子,也就是南唐中主李璟的陵墓。
蒋赞初说:“李昪的是三个结构,前中是砖结构,后是石结构,他的是全是砖结构。后室是李昪的三个侧室,他的只有两个侧室。”
同是南唐统治者,这父子二人的陵墓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呢?
公元955年,后周侵入南唐,中主李璟不得不去帝称臣,因此李璟的陵墓——顺陵在规制上较李昪的钦陵省约,陵內不再出现龙形的装饰。(www.xing528.com)
二陵发掘后,就地保护,被称作南唐二陵。2010年,在陵区范围内又发现了一座神秘大墓。专家认为,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墓的可能性极大。在此墓东侧近30米处,还有一个大土墩,与南唐二陵在一条轴线上,有可能是后主李煜为自己预留下的。这大概也是李煜朝思暮想的魂归之处,然而李煜最终却魂归他乡,落花流水随风去。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江宁的祖堂山,这里风光秀丽,地势极佳,南唐时期叫做幽栖山,山上有座幽栖寺。李昪皇帝非常地喜欢这里,于是就把这里选为死后的墓葬之地。其实把陵墓和寺庙靠得很近也有祈福的意思,就是希望后代能够平安和富贵。
南唐二陵石碑
南唐二陵(组图)
他大概不会想到,南唐存国仅仅39年就遭灭国。这个以盛世大唐的名号装点仪威的王朝,终究如诗如画一般,成为历史的一个幻梦。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留下的文物并不多,南唐二陵在一千多年的岁月里,虽然多次被盗,但是墓中仍然出土了诸多的陶俑,为我们还原南唐时代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这尊男舞陶俑,出土于李昪墓中,形象十分生动有趣 ,有着特别的异域风情。这尊陶俑高46厘米,双眼圆睁,面露笑容。仔细看,会发觉他跳的舞蹈,对现代人来说仍然十分熟悉。
这种舞蹈名叫“腹舞”,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肚皮舞。源自古代西域地区的石国,也就是现在中亚的塔什干地区。 这尊男舞俑,和李昪墓中的动物骆驼俑和狮子俑一起,成为南唐时代对外交流的实物例证。
蒋赞初说:“联系现在来看,可能也是‘一带一路’带来的。”
隔着千余年的岁月,我们依然可以透过这些陶俑回看南唐,感受南唐国的臣民们那段短暂的安逸时光,设想雄踞于长江之左的南唐都城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甚至流行时尚。
南唐二陵发掘的女俑,高髻长袖,襦裙腰身高至束胸。可以想象,这大致就是一千多年以前,南唐女子流行的衣着装束。
南唐二陵出土的男舞陶俑
男舞陶俑面部特写
蒋赞初说:“女俑,一般都是发髻比较高,衣服比较瘦,穿了抹胸。”
这些柔美婀娜的服饰会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但根据史书记载,南唐时期,曾经流行一种被称为“天水碧”的颜色,色泽极淡,是当时盛行的以清雅为美的审美意识在服饰中的体现,南唐时期“清”“空”“淡”“雅”情趣,似乎是一个转折,成为闳丽瑰玮的唐代审美与清雅秀丽的宋代审美的转折。而在这个转折发生的中心,当年的金陵城,如今的南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多少人多少事受到了影响,又有多少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