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艺术视野中的极少主义解读

现代艺术视野中的极少主义解读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是建构在一种理性的、分析的、和高度工业标准化的思维逻辑基础上,追求室内空间的客观的真实意义,极少主义艺术家们的理论与实践及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评述与阐释所体现出的极少主义艺术的思想与理念,无疑使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底蕴,尤其是贾德所倡导的艺术要实现“客观存在”“非表现性”的原则和目标。

现代艺术视野中的极少主义解读

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绘画、雕塑艺术形式一直与人们居住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远在择穴而居的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对洞穴、岩壁、甚至墓室内的陪葬物品的雕刻与装饰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场景,美化居住环境。

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作为各门类艺术的综合体一直被认为是集各种视觉艺术为一体的集大成之作。在古典主义艺术发展时期,艺术与建筑几乎是并行在同一时空构架内的同构体系。那个时代是建筑与美术具有同一概念特征的最显著的时期。许多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与一身。这种情形到了十九世纪末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生成所依赖的材料与建造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一发展对建筑这一巨大的冲击。在此之后的泛技术论的年代,建筑物更多地被当作是卓越的工程技术的成就。尤其是科学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建筑也就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变成了适合于某种使用功能的机器。然而,视觉艺术,包括建筑和各种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在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依赖于独特的形式,对社会生活的发展给予形象化的表现。表现的形式和技术手段,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准则的。这种表现,往往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否则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变成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所以,艺术与科技的根本不同,在于其不能向人们提供认识自然规律的启示,其根本作用在于表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使生活饱满,从感性上体验自然和人生的韵味与诗意。[7]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同属于“上层建筑”,他们的发展有着同样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内涵。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看,它们对形式的追求与艺术表现的规律同属视觉审美的范畴。而且又同样受到艺术普遍规律的指导和制约,

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过去传统建筑的权威(它导致复古主义);第二,用功能的比拟来避开这种愿望(它主要影响到设计);第三,以理性为依据,依照对构造部件的挑选(它导致折中主义与理性主义)。但是,所有这三种宗旨全没有对想出新奇形式的灵感提供任何真正的来源。因此,认为新奇是新建筑本质的那些人,经常被引得向其他的艺术动脑筋了。柯林斯特意注解了这些其他的艺术,如绘画、雕塑、工业设计文学。这其中应该说绘画与雕塑对建筑艺术在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结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筑艺术中人们一直在探索文化内涵与非物质化的精神特性,西方当代的设计艺术已经意识到社会科学技术决定论所带来的某种人文思想的缺失。于是其设计思想的外延也在有意识地朝向更为艺术化的方向拓展。不只在建筑领域,整个视觉艺术领域内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的模糊与跨越,以使设计这个概念从以往的工业化与技术化朝向更具文化特性的综合体发展。(www.xing528.com)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是建构在一种理性的、分析的、和高度工业标准化的思维逻辑基础上,追求室内空间的客观的真实意义,极少主义艺术家们的理论与实践及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评述与阐释所体现出的极少主义艺术的思想与理念,无疑使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底蕴,尤其是贾德所倡导的艺术要实现“客观存在”“非表现性”的原则和目标。为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规划出设计思想的基础与框架

许多当代的极少主义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理念,都是从极少主义思想内涵吸取其中的思考方法。例如,赫佐格和德默隆的建筑作品在一定意义上是极少主义在建筑上最充分和最完整的设计实践与注解,这不仅在于他们以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来看待建筑界那些此起彼伏的所谓各种运动,而且在于他们从这些建筑现象中,学会了对于建筑本质的严肃而严密的思考,并最终从极少主义中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某种超之于物外的东西。

极少主义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来阐释他们的艺术理念,而室内设计师在实践探索中即吸取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思想,同时也完全摆脱了密斯作品中所残留的表现主义倾向,而真正成为一种自在和自为的单一秩序。也同时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建筑的空间、建筑的光影、建筑的表皮、建筑的意义等这些基本问题。[8]为室内设计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搭建起扩展的可能与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