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于室内空间感的调节
1.距离感
色彩的空间感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运用色彩的调节能够改变室内空间的面积或体积的视觉感,改善空间的不适尺度,调节空间比例。室内的色彩因明度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空间感,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产生前进、凸出的视觉效果使人联想到白云、花卉等,产生轻柔、飘浮等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后退的感觉,产生低凹、远离的视觉效果,使人联想到金属、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重等感觉。室内设计中常利用色彩的明度特点去改变空间的大小和高低。如在空间狭小的房间里,用可产生后退感的颜色,使墙面显得更遥远,增加居室的开阔感。如果在一个狭长的空间,如果顶棚采用强烈的暖色调,两边墙体采用明度高的冷色调,就可以弥补这种狭长感,适当把空间感拉宽。再如,室内空间过于空旷时,在设计时就应使用暖色调,不但可以使房间变得温馨平和,还可以提高居室主人的亲切感,增加良好的心情。
2.温度感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但因为它所产生的效应人们常把色彩其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热色如红、紫红、橙、黄至黄绿;冷色如青紫、青至青绿色;温色是混合色。比如寒冷地区可以降低明度,选择红、黄等颜色增加色温;温暖地区可以选择蓝绿、蓝、蓝紫等颜色使其降低色温。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的常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方案。视觉色彩还会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如见到红、橙、黄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红旗等物象,产生温暖、热烈等感觉;看见到蓝、紫、绿等色后,则马上联想到太空、森林、海洋、田野等物象,让人产生理性、宁静等感觉。
3.尺度感
色彩还可以表现出物体大小。利用浅黄色、乳白色、浅粉色等这些暖色会使物体显得大,而黑色、深蓝色、深灰色则会使物体在视觉上变小。物体的大小和整个室内空间的色彩处理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利用色彩来改变物体的尺度,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显得物体增大,冷色和暗色则具有收缩作用显得物体缩小。体积和空间感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明度和冷暖对比显现出来,协调室内各部分的尺度关系。(www.xing528.com)
颜色的这些特殊属性也可以改变室内空间本身的视觉尺度以及家具大小等。比如,室内空间里出现的房梁等支撑点过大时,就应该采用深色系列将其在视觉上缩小,从而抵消它们的粗重感,进行美化。在室内设计艺术中设计师们喜欢使用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来体现出物体的尺度感,合理使用这些色彩,就能使室内的各种物体比例和尺度协调有序。
(二)有利于人的心理感受的调节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色彩是一种刺激的信息,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不同。[5]如果高纯度的色相对比过多,会使人感到刺眼,产生烦躁的情绪;若色彩对比较少,会使人感到空虚,过于冷清。心理学家认为,色彩的美感能提供给人精神、心理方面的享受,直接诉诸人的情感体验。比如,看到蓝色时人们也许会联想到水和天空,可减缓心律、调节平衡,消除紧张情绪;米色、浅蓝浅灰有利于安静休息和睡眠;白色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心平气和,易消除疲劳。这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或记忆而产生的。因此,设计师不仅要根据使用者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设计出适合居住者的色彩,还要根据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搭配,达到视觉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以调整心理的平衡,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有利于人的性格特征的表达
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色彩感觉。色彩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一般来讲,性格开朗、热情的人,喜欢室内用暖色调;性格内向平静的人,喜欢室内用冷色调。喜欢浅色调的人多半直率开朗;喜欢暗色调、灰色调的人多半深沉含蓄。人们对色彩表现出的好恶,常因其生活经验、民族习惯、年龄、素养以及关于色彩引起的联想等形成。
现代人也喜欢根据自己对颜色的感觉来选择居室色调,给自己的房间选择一个能表现独特个性的颜色。比如,喜欢红色的人性格大多开朗活泼,他们在室内设计上的色彩要求比较注重外表修饰。天花板可以采用热烈的颜色,再配以明亮的吊灯,地面采用具有反光材质的地板,色与形互相辉映。但为避免过于夸张,可以在墙面或家具上采用一些中间色,如采用暗灰色与亮灰色来缓冲强烈的气息。又如,白色包含多种含义,它既可代表高尚、纯洁,又充满幻想。性格开朗、讲究洁净的人喜欢将他们的居室墙面刷成白色,并喜欢大的阳台和大大的透明玻璃窗,家具全部都采用原木色或柔和的浅色,让室内明亮、清澈。再如,喜欢黄颜色的人通常性情比较平和,因此经常会把他们的居家环境设计成休闲随意、自在简洁的色彩。还有紫色色调典雅优美,喜欢紫色的人比较感性,通常喜欢将自己的室内环境设计得浪漫清雅,如地毯用淡紫色,窗帘可选用整个颜色都是淡玫瑰色的柔软布料,沙发可以选深一些的紫色,在茶几上放一些绿色的盆栽能得到雅致优美的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