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雨季节
每年6~7月间,我国南方就进入了梅雨季节。在梅雨季节里,室外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差很小,相对湿度很高,湿球温度有时连续高达27~28℃,致使车间出现高温高湿现象,这不仅使人感到不舒服,而且也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在制品发生霉烂。因此,对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就要采取灵活的空气调节方法。
(1)梅雨季节空气调节的方法应以去湿为主。当室外空气相对湿度高、温度不高时,湿球温度也不高,空气含热量相应较小,含湿量也相应较低,这时可以将室外空气不经喷水处理而直接送入车间,俗称“打干风”,如图7-7所示的HB。但应注意,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湿球温度,而室外空气相对湿度高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时,应根据其含湿量确定是否打干风,只有在dH<dB时,才可以打干风。用调节通风量来控制车间的相对湿度。
图7-7梅雨季节的温湿度调节
(2)如果空调系统具有温度在7~8℃的冬灌深井水或冷冻水时,可考虑采用“低露点、小风量”的调节方法。室外空气被低温水处理,降低送风机器露点,同时减少通风量,将可收到降温去湿的效果,从而使车间能维持合乎要求的空气状态,但送风量一定要大于排风量。
(3)梅雨季节特别要注意门窗的管理,生产车间要保持正压,尤其是细纱车间和织造车间严禁负压,以防潮湿空气侵入车间。
(4)采用升温降湿的调节方法,必要时可以临时关掉通风机,使室内温度短期内适当升高,不超过32℃,此时湿球温度变化极小,但加大了干湿球温度差,从而使相对湿度降低。尤其是储棉间,凡原棉回潮率超过10.5%时,必须开动暖风机升温降湿。
(5)做好进入梅雨季节前的预防性空气调节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车间温湿度(尤其是湿度)在梅雨季节到来前,应控制得低一些,这样进入梅雨季节,使车间湿度逐渐升高,最后使其达到或接近梅雨季节的控制范围。(www.xing528.com)
梅雨季节不宜用深井水处理空气,因为如深井水温度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的温差不大时,空气被深井水处理时的状态变化为冷却加湿过程(H→K),由于两者温差较小,空气被水处理时其含热量降低很少,但送入车间的空气含湿量反而增加了。如图7-7所示,H为梅雨季节室外空气状态点,K为用深井水处理的机器露点,iH—iK较小,dB'>dB,φB'>φB。梅雨季节的主要任务是去湿,所以此时不宜使用深井水处理。很明显,如果要求车间保持与打干风时相同的温度,那么用深井水处理室外空气时,车间的相对湿度反而会比打干风时高。
(二)开冷车
在冬季的节假日期间,车间内停止生产,几乎没有什么发热量,而由于室内外温度差很大,热损失很大,使车间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升高。这样,当重新开车时(称为开冷车),由于温度低、湿度高,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在开冷车前后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休假前最后一个生产班,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应适当减少通风量。冬季严寒时期,甚至可以提前1h左右关掉通风机,从而使车间内积累起一定的热量,以补偿停车后建筑物的热损失。
(2)休假期间对平时缺热的车间,如清棉、络筒、整经、穿筘等,需用加热设备来维持12℃以上的值班温度,而对纺纱、织造等有余热的车间应保持16~18℃的值班温度。
(3)停车期间要有专人值班,注意关闭门窗,堵塞漏风,做好保暖工作,及时记录室内外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4)开冷车前,应做好预调节,最好测定一下半制品和成品回潮率的变化,并根据室内外气象情况,相应地做好加温加湿工作。一般来说,在开冷车时,车间相对湿度应低于正常生产时标准的2%~5%。在温度逐渐升高的同时,应逐渐提高相对湿度。
梅雨季节开冷车时,应以去湿为主,注意多打干风。夏季开冷车前,要注意冷源系统的维护检修,以保证低温水的正常供应,以免开车后车间温度迅速上升不能及时控制。在低温水正常供应的情况下,可使空调室送风系统适当提前投入运行。开冷车时不宜操之过急,冷车开出后,应详细记录开车情况和生产上的反映,以作下次开冷车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