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泵类推进器振动噪声控制机理与进水流道轴面轮廓曲线改进

泵类推进器振动噪声控制机理与进水流道轴面轮廓曲线改进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仔细观察如图3.19所示的某试验用进水流道,其背部区域标示为5次样条曲线而并没有采用圆弧。图3.25某试验用平进口式进水流道型线从上述两种试验用进水流道背部区域均采用多次样条曲线可以看出,分析比较多次样条曲线作为轴面曲线中进流型线的优势是有必要的,将压力系数沿上壁面的变化规律作为分析变量来定量讨论也是合理的。

泵类推进器振动噪声控制机理与进水流道轴面轮廓曲线改进

前文已经完成进水流道的参数化设计,尽管还没有从性能分析与检验的角度对所设计的流道做出性能评价,但并不妨碍进一步优化设计的探索。分析轴面曲线图,从流道改变流动方向的基本功能来看,背部圆弧段、唇部和弯管段必不可少,而且直接决定流道的性能指标。从式(3.24)可知,弯管上壁面半径仅由唇部半径和流道倾角决定,而唇部半径与出口直径的比值多为一常量,流道倾角又是关键性控制参数,因此唇部和弯管段的可优化设计余地很小。那么,背部圆弧段在完成水流高效吸入的过程中是否对应进口能量损失最小?该圆弧曲率控制是否能够适应较宽的航速范围?有没有其他曲线规律能够替代圆弧段,比如多次样条曲线,又该如何来实现参数化控制?

仔细观察如图3.19所示的某试验用进水流道,其背部区域标示为5次样条曲线而并没有采用圆弧。此外,另一试验用进水流道在优化分析过程中明确比较了背部区域采用圆弧和多次样条曲线对流道性能的影响,如图3.25所示,该流道倾角同样为22.5°,且唇部半径与出口直径的比值为4.3%,较前文所述3.5%略大。该设计采用多次样条替代传统的圆弧曲线是因为多次样条上点的压力增加沿曲率变化更加平缓,压力梯度较圆弧段更小。

(www.xing528.com)

图3.25 某试验用平进口式进水流道型线

从上述两种试验用进水流道背部区域均采用多次样条曲线可以看出,分析比较多次样条曲线作为轴面曲线中进流型线的优势是有必要的,将压力系数沿上壁面的变化规律作为分析变量来定量讨论也是合理的。存在的问题是,当阶次不同时,多次样条曲线型线变化较大,与流道具体几何值存在较强的适应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若无法实现参数化控制,则不利于后续进行流动性能评估。有专家建议采用三阶贝塞尔曲线来替代圆弧,且在以点A6和A9为两端点的情况下通过两个形状参数来控制曲线规律。尽管该方式可以实现背部型线参数化控制,但形状参数仍然与轴面曲线中的具体几何值相关,还属于单一设计,难以推广应用,仅适合于完成方案设计后进行小的优化设计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