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流域源头的侵蚀沟演变,类似于一般的山区小流域的作用过程,它们主要是由降雨径流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侵蚀冲沟的发育。其侵蚀沟的发育可由细沟、纹沟、冲沟和切沟组成。
下面主要论述由流水和泥石流切割作用下形成的沟谷变化,泥石流的下蚀作用主要通过流域的中上部位的沟谷变化来体现。在泥石流暴发频繁、活动强烈的流域内,虽然流水作用也参与了侵蚀沟槽的形成过程,但泥石流的侵蚀速度与规模远远赶不上泥石流的侵蚀作用。因此,在典型的经常发生泥石流流域内,侵蚀沟槽可以视为由泥石流的下蚀作用形成的。
泥石流的沟道冲淤幅度大、速度快,是一般多沙性河流无法比拟的。泥石流沟道变化,主要受控于泥石流冲淤过程,而泥石流冲淤作用又受到泥石流性质、沟谷地形、泥石流的动力作用、泥石流大小以及局部地形的影响。所以研究泥石流沟道的演化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以长期的测量资料为基础,才能分析出它的基本变化规律。下面重点列举几个典型泥石流沟谷的变化,来分析它的年际变化、年内变化和一次泥石流过程的变化。
(1)泥石流沟谷的多年变化
泥石流沟谷的年际变化,既有自己独特的周期性活动规律影响因素,又有相互依托和影响的内在联系。对这些规律和关系的认识,由于观测资料受到数量和时间限制,因此,很难得出一个正确的认识。现在就以我国观测最早的西藏古乡沟和云南东川蒋家沟为例,来分析它们的沟谷的年际变化。
西藏古乡沟,由东向西共有6条支沟,侵蚀基准绝大部分为古冰碛台地,除主沟长达2.9千米外,其余长度均在1000米左右,是一条发育不久的年青泥石流沟道。根据历史勘测资料,以主沟谷为代表,分析其沟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如下:1950~1973年,属于古乡沟早期,侵蚀十分强烈, 1973~1994年,属于后期侵蚀逐渐减弱,目前沟床已下切到坚硬的基岩,沟谷的发展受到很好的控制。
蒋家沟是一个典型黏性泥石流流域,由于沟道位于不同的地貌部位和海拔高度,因此有明显的侵蚀区、过渡区和堆积区,无论在哪个区,都是有冲有淤的。从长时间来看,侵蚀区主要以冲为主,总趋势是沟床下切;过渡区冲淤基本平衡;堆积区主要以淤为主,总趋势是沟床淤高。蒋家沟沟长11千米,多照沟和门前沟是该流域的两大支流,它们汇口处正好是蒋家沟冲淤变化的分界处,在该汇合口上下,泥石流冲於基本平衡。1957~1973年这段时期,距沟口9000米的沟道下切了44米,年平均下切2.7米。
(2)泥石流沟谷的年际变化
泥石流沟谷受到每次泥石流的影响,称为泥石流沟谷的年际变化。由于蒋家沟每年暴发泥石流平均数在15次左右,是一个天然实验场地,我们可以在此测量它的年际变化。根据泥石流研究人员在蒋家沟多年观测研究发现,一次泥石流可刷深河床2~3米,有时高度达5米以上。从前面了解到,泥石流这种冲淤幅度很大的情况受到许多因素的控制,目前很难找到各种因素影响冲淤变化的定量指标。
泥石流一年中会有时冲时淤的幅度变化,是因为受到泥石流性质的影响,但每次泥石流黏稠的程度,即容重大小变化、沟谷顺畅情况,以及下游沟通的淤积情况,都是影响该断面处沟谷变化大小的原因。(www.xing528.com)
(3)一次泥石流过程中的沟谷冲淤变化
我们通过超声波泥位计测到了一次泥石流过程中的沟谷冲淤变化。在一次泥石流过程中,基本上是冲刷形成的有前期洪水、稀性泥石流、后期稀性泥石流和洪水对沟谷。黏性连续流是冲刷的,黏性阵流是淤积的。
黏性泥石流的阵流过程是以沟谷淤积为主的过程。
通过1985~1986年9次完整的黏性阵流观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阵流都是淤积的,因此称之为黏附层。
在初期阶段,黏性泥石流阵流在沟床上的黏附加厚速度很快,其黏附过程为急剧上升曲线,接下来有一小段缓慢上升的过程。在相对时间为40%~50%的位置,黏附层达到最大厚度,并保持着这个位置,直到黏性阵流结束。
据初步分析,在黏附加厚淤积阶段,泥石流体性质和沟床纵坡影响着每阵之间的黏附层厚度。
连续黏性泥石流是以沟谷的强烈侵蚀为主的过程。
连续黏性泥石流和黏性阵流的容重差不多,为2.1~2.25吨/立方米。但是黏性阵流和黏性连续流对沟床的作用确会产生两种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黏性阵流的流速远远小于黏性连续流。一般来说,黏性阵流的流速在6~8米/秒之间,而黏性连续流的流速则高达8米/秒以上,高流速必然对松散河床产生强烈的冲刷。阵流龙头高陡,流速快,对河床冲刷侵蚀作用强,而龙头后泥深和流速逐渐变小,最后减小到临界流速,其尾部的薄层泥石流体发生整体停积。因此,黏性阵流一般保持头冲尾淤,而黏性连续流始终保持高流速运动,一直对河床保持侵蚀作用,直到坚硬床面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