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河谷古泥石流产生的环境条件和现代泥石流产生的环境条件是相似的。地质构造这个控制小江河谷岩性特点、外营力强度和地貌结构的主导因素,同样是控制古今泥石流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小江谷地沿小江深大断裂带展布,该断裂带长达300多千米,呈南北方向,东西两支,东支沿老蒋家沟、绿茂塘、新村向南延伸。西支为主断裂带,沿小清河向西南方向伸展。自晋宁运动以来,小江深大断裂长期处于活动状态。由于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断层和褶皱比比皆是。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强烈,岩层破碎,坡面风化剥蚀和沟谷侵蚀过程快速。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加剧了老构造单元的发展和次一级构造单元的形成,使地表物质更加破碎。该地区的板页岩,有的形成粒径3~5厘米及7~10厘米的碎屑岩块,有的已被风化,变成粉状颗粒,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主要来源。由于气候湿热、干热交替,粉粒经化学风化进一步形成次生矿物,构成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黏粒,该黏粒是组成泥石流浆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流域内的白云岩、灰岩和玄武岩,在构造变动的影响下,节理和裂隙发育,多形成直径50~100厘米以上的大石块,成为本区泥石流巨大漂砾的主要来源。小江是强烈的地震活动区,近200多年来,小江流域六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曾发生过7次,小地震几乎每年都发生,地震进一步降低了岩层抗滑强度,破坏了山体稳定,导致崩塌、滑坡层出不穷,从而加速了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的积累过程。(www.xing528.com)
总体来说,上述构造和岩性特征可视为泥石流形成的内在因素,为古泥石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而除了这些内在因素,还需要有外部条件的配合,泥石流才能形成。第四纪初期的早更新世,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降雨丰沛,由周围山地形成的溪流,汇集到当时的新村盆地,巨厚的河流相沙砾层和湖沼相的黏土和草煤沉积层也由此形成,稳定的沉积环境也可反映出来。中更新世时期,气候逐渐发生变化,降雨强度也逐渐增大,溪流迅速发展,流水的侵蚀和挟带能力加强,沉积在第四纪初期的早更新世沉积物上厚约40米的砾石层,从堆积特征分析,这是本区最早出现的泥石流堆积痕迹,类似于稀性泥石流向黏性泥石流过渡的性质。如当时大桥河上游区的清水沟和浑水沟两岸已有岩崩、滑坡产生,这些松散物质,在暴雨激发下转变为泥石流,但当时的沟床条件有限,泥石流流程很短,多在主沟下游沟槽内停积下来。在泥石流停息期间,由于清水冲蚀和构造抬升作用,泥石流堆积物被切开,并黏附于沟床两侧的基岩上,高出现代沟床50米左右,由于形成的时代久远,现已成为坚固的“泥砾”,很多人称此为“冰川泥砾”。晚更新世时期,气候相对稳定,转为正常性的河流冲积作用,沉积物主要为河流相沙砾层或粉砂及亚黏土层。只在局部地区夹有泥石流和洪积相沉积。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得干热少雨,汇入新村盆地的沟道,水流慢慢干涸,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了雨量增大、暴雨骤发的气候条件,致使湖盆周围以及小江两岸的一些较大的沟谷,在暴雨激发下出现了泥石流活动的第二个高潮,在小江谷地一带和各条沟谷的下游形成了巨厚的洪水沉积物和泥石流堆积物,规模壮观的泥石流堆积扇出现在小江两岸,向人们显示了古泥石流的活动规模和特点。据实地调查,规模壮观的泥石流堆积扇出现在小江两岸,在尖山沟、大桥河、蒋家沟等下游沟段,普遍分布有一层厚度多在70~80米,有的甚至达100米以上的泥沙石块和漂砾的“泥砾”层,这些“泥砾”层和“漂砾”,与现代黏性泥石流的形态特征和堆积结构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