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全长138.2千米,流域面积为3043.45平方千米,它发源于滇东北高原的鱼味后山,自南向北,流经寻甸县、东川市和会泽县境,而后注入金沙江。小江河谷于著名的小江深大断裂带上发育,这里有着错综复杂的老构造和运动强烈的新构造,又属强地震区,且有较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促使形成泥石流的有利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而成为我国泥石流发育最为容易的地区。
根据成因类型分类,这属于暴雨泥石流区。仅在东川市附近不足90千米长的小江两岸,就有107处灾害性的沟谷型泥石流,此外,还有成群密布、难以计数的小规模坡面型泥石流。一到雨季,条条泥石流由于受到暴雨的激发,就会破山而出,倾入小江,严重危害到当地的城镇、村寨、矿山、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和江道整治工程等。泥石流灾害已成为阻碍小江流域经济建设、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患。而且,大量由泥石流冲出来的泥沙石块,由于小江的输送作用到达金沙江,在两江汇合处形成了巨大的险滩,把金沙江水朝着对岸逼近,严重地妨碍了金沙江航道的开发利用。
小江流域可以根据泥石流的发育状况、活动特点及其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将其划分为一个非泥石流活动区和四个泥石流活动区。
(1)高原湖盆平坝非泥石流活动区
高原湖盆平坝为小江河流区,小江东支大白河功山以上河段及小江西支块河甸沙以上河段都包含其内。这里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高原、平坝、湖盆、浅谷相互交错组合,区内山丘连绵,海拔达2000~3000米,平坝、湖盆星罗棋布,地面起伏和缓,林木繁茂、草灌丛生、农田草场毗连,坡面侵蚀与沟谷侵蚀作用轻微,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协调的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属非泥石流活动区。
(2)中山峡谷泥石流弱活动区
功山至拖沓沟段的小江,沿着滇东北高原下切,然后,高原解体,表现为山地峡谷地貌,区内海拔2500~3000米。小江上游西支甸沙以下的河段也是这种类型。该区有较好的地面植被,但多为次生林和草灌丛。山体和沟谷均有少量的小型坡面泥石流发育,而在地形高差较大、人烟密集的地段,则已出现较大型的沟谷泥石流,这是人类活动对山地地表的破坏造成的影响。与小江中下游河段相比,这里的泥石流沟稀少,泥石流的暴发频率低,造成的危害较轻,主要是淤埋农田,使部分村寨的安全受到威胁,属泥石流的弱活动区。
(3)高山宽谷泥石流极强活动区
小江上游东支大白河段的拖沓沟至小海河,位处小江深大断裂东西分支夹持的中间块体上的河谷宽展,地应力集中,线性构造密集,所以,有着破碎的山体,大型崩塌滑坡分布广泛。此河段由于地表风化剥蚀强烈,以及人类活动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如陡坡垦殖、筑路切坎坡、过度砍伐和放牧、引水工程渗漏等,使得滑坡崩塌频频发生,比比皆是,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所以,坡面侵蚀和沟谷下切非常活跃,形成了成群密布的泥石流沟。在这个河段内,由于泥石流暴发频繁,屡屡毁坏当地的公路、铁路运输和农田水利设施等,使之成为小江流域泥石流最活跃、最难整治的地段。小江因此有众多的大型沟谷泥石流的倾入,迫使其主流左右游移,在群扇之间摆荡,形成宽坦游荡性的河床。两岸泥石流活动对河谷形态变化以及河床的纵横向变化起着主要的作用。最近几十年间,泥石流曾多次堵塞此段小江河道,造成江水断流,使这里成为小江河床淤积上涨速度最快的河段之一。(www.xing528.com)
小江上游的寻甸县金源区,也是一个泥石流活动极强的区域,此处泥石流的形成发育过程同样受小江断裂带的控制。几条大型沟谷泥石流一旦破山而出,就会冲入河内,使得大片河滩堆积起累累巨石,变成一个乱石滩。为了远离泥石流的危害,附近村寨纷纷把家搬向别处,一部分人安身于山脚泥石流堆积扇两侧,还有一部分人则迁徙到山上,另谋生路。但是,还是有个别村寨仍处在泥石流活动波及范围之内。泥石流堆积区的泥石流沟床如果高于村寨住宅,就会很危险。为了保证这些村寨的安全,还需要专门的调查研究,找出一个稳妥可靠地防护方案,以减少或避免泥石流的危害。
(4)高山宽谷盆地泥石流强活动区
这一段位于小海河至蒋家沟之间,地处小江中游几条长大支流,如块河、乌龙河、小清河、黄水箐等的入汇处,有着宽谷盆地与两侧高山夹持结构的地形地貌,是新村(东川市)盆地所在地。该段两岸泥石流沟分布比较稀疏,大部分分布于右岸,以牯牛岭为原点,几条大型沟谷泥石流呈放射状流向小江。特别是东川市后山的深沟、小海河、石羊沟、尼拉姑沟、田坝干沟等几条泥石流沟,就穿越了东川市区,以居高临下的险恶之势,潜伏着巨大的隐患。东川市北部的大桥河是著名的大型灾害性泥石流沟,经过综合治理,现在差不多已经可以将泥石流灾害控制住。其他临近东川矿区的地域,如黄水箐、菜园沟、赖石窝沟等,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各种条件,如果不加强制止力度,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开矿弃渣、陡坡开垦和其他人为的有害活动,则有可能发生人为(矿山)泥石流,政府应当予以重视。
蒋家沟的泥石流驰名于国内外,在历史长河中,曾八次堵断小江,酿成巨灾。此地的泥石流暴发频繁、规模巨大、危害严重,不仅直接危害蒋家沟流域内及其下游堵江段,而且波及上下十几千米,成为小江流域众多泥石流沟中最难整治的一条灾害性泥石流沟。
(5)高山深谷泥石流极强活动区
蒋家沟以下到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处于小江下游,此段适应金沙江的下切,河谷呈深槽形下切,没有连续的、明显的阶地,河床与两侧山地高差悬殊,形成高山深谷地貌。
由于受到小江断裂活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此处岩体破碎,崩塌频繁,滑坡遍布。两岸泥石流沟源头区,岩体崩塌时会产生轰鸣的响声,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固体物质。与蒋家沟以上河段相比,这里基岩裸露,山体光秃,沟壑交错,山坡破碎,坡面侵蚀和沟谷侵蚀都非常强烈,谷坡与沟缘的崩塌错落现象随处可见,是较典型的干热河谷区。在汇入小江的30多条泥石流沟中,成灾严重、规模巨大的有尖山沟、达朵沟、豆腐沟、太平村沟、幸福村沟、大坪子沟和牛坪子沟等。小江主流线被巨大的堆积扇逼向一岸,下游左岸泥石流沟群紧紧并列,堆积扇首尾相连成片,延续区域达5000米。这里由泥石流作用而形成的沙石化现象非常明显,河床淤积严重,农田屡遭毁坏。由于河谷区气候恶劣,洪水和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村寨都迁移到山脚至山腰部位,大部分河滩地处于荒芜状态,目前,正在逐步开发利用。
除此之外,我国最活跃最发育的泥石流分布地带还有:西藏波斗藏布江的波密—林芝一带,流经甘肃武都境内的白龙江两岸,流经四川的泸沽至西昌间的安宁河谷,长沙江中下游及小江河谷,云南大盈江中游河谷。它们都是受江河或支流强烈切割的高原和高山区的河谷地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