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和续修的《杨氏家谱》
讲述人:杨春和
我家里收藏有清道光年间的家谱。家谱记载,始祖东溪公原居苏州阊门。明代末年,苏州的庆远公兄弟三人,长兄庆伯公留于苏州,其后人东溪公自苏州迁往白蒲东杨家园,即是白蒲杨氏的始迁祖,至今已繁衍20多代,本人属15世。
明清时期,白蒲杨氏共出庠生[14]11人,增生3人,廪生2人,贡生2人,副举人1人,举人2人。其中,第十世杨药坪,祖孙四代在学业上最为兴盛。杨药坪本人,邑增生,议叙八品衔,其事迹载入同治《如皋县志·义行传》。
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我父亲妥善保存家谱,并传至我保存至今。1999年,在福州和沈阳工作的两位叔父叮嘱我续谱,我在繁忙日常中艰辛地完成了任务,了却了父辈们的心愿,也给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家族传承史。我续修家谱至今已有二十年了,正准备第二次再续修。通过对我家家谱的研究,我也与家谱的收集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年前,我参加了江苏省杨氏宗谱研究会,大会推选我担任省杨氏宗谱研究会的顾问。近年来,我还收集了本地区十多部家谱,并正在催促、帮助白蒲的姜氏、沈氏、刘氏、顾氏续修宗谱。(www.xing528.com)
宋仁宗赐名“法宝寺”
讲述人:徐志刚
法宝寺最早建于唐朝太和四年(830),初名叫圣教寺。白蒲历史上叫蒲涛县,我们这儿就是海边。白蒲镇上以前有个上贞殿,也叫佑圣观,殿里有棵很大的白果树,据说是系过海船的。那时的白蒲,一边是江,一边是海,就像现在的启东一样,原来分界点在我们这儿,随着泥沙的堆积,向南扩张了。在蒲西还挖出过官船,复制件陈列在省展览馆。这个地方成陆很早的。建了庙以后,管理不善,失火烧掉了。
第二次建是宋朝至和元年(1054)。在重建奠基的时候,在地里挖出了白龟,献给了朝廷。当时,宋仁宗在位。他说,这是个宝贝,是个法宝,就把这个庙改名为“法宝寺”。这是寺名的由来,是皇帝赐名的,这个历史意义还是蛮大的。历史上几度兴衰,毁了再建,建了再毁,好几次呢。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儿也住了些兵,有国民党的,也有共产党的。稳定下来大概在1950年,作为白蒲中学(开始叫如东县中学)的校舍,只有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其他的房子都不在了。到了1998年,白蒲中学要扩建学生的食堂。原来是把法宝寺的大雄宝殿[15]作为学校的食堂,后来学生多了嫌小要扩大,想把大雄宝殿拆掉。镇上老百姓听说大雄宝殿要拆,就跟镇上领导说,要把庙保下来,镇上打报告到市里,批下来允许迁建。时任南通宗教局局长杨继华和狼山的老和尚圆朗来选的地方,他们出了不少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