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政
白蒲镇有记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六类:旱灾,水灾,风灾,霜冻、雪灾、冰雹、雷击、地震,饥荒、病疫,作物虫鼠害。我来分别说说。
(一)旱灾
旱灾最早记载的年份。北宋两次:明道元年(1032),大旱,饥;二年(1033),复饥。南宋三次:绍兴六年(1136)五月,大旱;淳熙八年(1181),旱;十年(1183),旱。元朝一次:至正七年(1347),旱。
明朝旱灾年份。正统五年(1440),大旱,饥。成化六年秋至七年春(1470—1471),大旱,运河枯竭;成化二十年(1484),大旱,河竭,斗米易子女。弘治十六年(1503)秋,大旱;弘治十八年(1505),大旱。嘉靖十四年(1535),大旱;嘉靖十九年(1540),大旱;嘉靖二十年(1541)夏,旱,蝗;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一月,大旱;嘉靖三十八年(1559)夏秋,大旱。万历十六年(1588),大旱;次年,旱。天启五年(1625)六月,大旱。崇祯六年(1633)二月辛卯至五月丁未,大旱,河皆龟拆;崇祯十一年(1638),大旱,自春不雨至冬,水竭,民饥;崇祯十二年(1639),大旱;崇祯十三年(1640),大旱,蝗食草木,叶皆尽,民饥;崇祯十四年(1641),自春不雨至冬,溪河涸竭,蝗蝻复生。
清朝旱灾年份。顺治五年(1648)秋,旱;顺治六年(1649)七月,大旱;顺治十年(1653)大旱,饥。康熙十年(1671)六、七月,大旱;康熙十八年(1679),大旱;康熙三十八年(1699),大旱。雍正六年(1728),旱;雍正七年(1729),旱,蝗;雍正十一年(1733)夏,大旱。乾隆三年(1738)秋,大旱,河竭,民饥;乾隆九年(1744)夏,大旱;乾隆十一年(1746)夏,旱;乾隆五十年、五十一年(1785、1786),大旱,大饥。嘉庆十九年(1814)夏,大旱,河尽干涸。咸丰六年(1856)夏、秋,大旱。光绪六年(1880)秋、冬,大旱;光绪十四年(1888)秋,旱;光绪十八年(1892),旱,蝗;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旱。
1932年,大旱;1934年,夏季久晴酷热,酿成大旱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旱灾年份。1952年12月中旬,干旱加寒流袭击,麦苗受到严重损害。1953年,久旱不雨,寒流袭击。1956年秋,先旱后涝。1958年7月上旬到8月上旬,天气晴热无雨,夏旱严重。1959年,夏季大旱,连续四十多天无透雨。1964年7月,伏旱,连续二十多天无透雨。1966年7、8、9三个月,旱情严重。1969年晚秋和冬季,干旱。1971年,夏季高温炎热,异常干旱。1976年,全年雨量少,大旱。1978年4—5月,少雨,7—8月高温少雨,春、夏皆旱情严重。1980年4—5月,少雨,春旱。
(二)水灾
水灾有记载的年份。南宋淳熙三年(1176)夏,积雨伤禾,民饥;元大德二年(1298)七月,暴雨成灾,房屋倒塌,人畜漂没,农田被淹。
明朝水灾年份。正统十四年(1449),大水。嘉靖元年(1522)七月廿五日,风雨大至,江海暴溢;嘉靖十九年(1540)秋,大水伤稼;嘉靖二十年(1541)春,大水;嘉靖三十七年(1558),大水,害稼。隆庆元年(1567),大雨连春夏。万历二年(1574)七月十四日,风雨异常,江海泛滥,拔木发屋,溺死者不可胜计;万历十五年(1587),大水。
清朝水灾年份。顺治五年(1648),雨伤谷,民饥。康熙四十四年(1705),大水。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大水,岁大饥。乾隆二十年(1755),暴雨成灾。道光三年(1823)夏,大水;道光十四年(1834)秋,大水。同治十一年(1872)秋,水灾。光绪元年(1875),大水;光绪八年(1882),大水;光绪九年(1883)夏,大水;光绪十一年(1885),大水;光绪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897—1900),俱有水淹。宣统二年(1910)秋,水淹;宣统三年(1911)夏,大水。
民国时期水灾年份。1921年夏,内涝成灾。1923年,梅雨过量,造成大水灾。1931年,梅雨过量,造成大水灾。1949年6月28日,山洪暴发,台风侵袭,造成水灾,白蒲人民政府拨粮拨款救济灾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灾年份。1951年7月15—16日,连日大雨。1952年8月底,连降大雨20天,庄稼被淹。1954年,出现历年未遇大水灾,7月5日至6日连续暴雨,7月9日又下大雨,内河水涝,北空场平地积水能撑船,房屋倒塌数百间。1956年9月,暴雨。1960年4—8月,雨水偏多。1964年1—5月,积雨成涝。1969年7月,出现特大梅雨,造成雨涝。1970年7月中旬,连降大雨,农田受淹,8月底至9月底,连续阴雨35天,雨涝,农作物受损。1974年6—7月,降雨特多,造成严重涝灾。1975年,连降三次大暴雨,致使耕地受淹,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五次连阴雨。1977年4—5月,严重春涝。1979年6—7月,降水多,雨大,造成严重涝灾。1980年6—7月,多雨,涝灾。1986年6月下旬,暴雨。
(三)风灾
风灾有记载的年份。元朝两次:皇庆二年(1313)八月,大风;泰定三年(1326),大风。明朝两次:正德十年(1515)四月,风雨大作,沙石蔽空,坏居民;崇祯六年(1633)正月壬寅至丁未,大风。清朝一次:乾隆十三年(1748),暴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风灾次数比较多。1956年秋,台风过境。1959年8月30日—9月1日,台风影响本地,带来暴雨。1960年8月2—4日,遭七号台风袭击,降特大暴雨,积水成涝,内河水漫上岸。1961年8月25—27日,受台风影响;同年10月4—5日,台风再一次影响白蒲地区,带来暴雨。1962年7月23—26日,遭台风影响;同年9月6—7日,再次遭台风影响,降暴雨和特大暴雨,秋涝成灾。1965年8月20—22日,台风袭击,普降暴雨。1968年9月3—6日,受台风倒槽影响,4日降暴雨。1969年6月25日下午,勇敢乡遭龙卷风袭击,镇区边缘亦受影响。1972年8月17—20日,台风影响本地。1977年9月10日,8号强台风在长江口登陆,造成风涝灾害。1984年7月31日—8月4日,遭台风袭击。1990年8月31日—9月1日,遭台风袭击,并伴暴雨造成灾害。
(四)霜冻、雪灾、冰雹、雷击、地震
明朝有这些年份。景泰五年(1454)五月,大雪,竹木多冻死;七月,复大雪,冰厚三尺,草木萎死。弘治十八年(1505)九月,如皋地震。嘉靖元年(1522)七月廿五日,雷震。隆庆二年(1568)正月,雷,地震。万历八年(1580)冬,地震有声;万历廿一年(1593),雨黑,地震;万历四十三年(1615),地震。天启元年(1621)二月,雨雹;天启三年(1623)十二月,甚寒,丁未酉时,地震,有声如雷;天启六年(1626)六月,乙亥丑时,地震,动数次。崇祯元年(1628)二月,壬寅未时,雨雹;二月,戊辰未时,雨雹。崇祯六年(1633)正月,丁未酉时,雨雹,戊申卯时,雨雹,己未未时,雨雹。(www.xing528.com)
清朝有这些年份。顺治九年(1652)二月,雨雹;顺治十五年(1658)八月二十三日,地震。康熙七年(1668)六月,地震。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地震;雍正九年、十年(1731、1732)冬,地震;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雨雹。乾隆九年(1744)春,雨雹;乾隆十三年(1748)夏,雨雹;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地震;乾隆二十年(1755)冬,大雪,大饥荒;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月,大雨冰,麦尽损,赤地数十里,木叶尽脱。嘉庆十二年(1807)七月,大雨雹。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大雪盈尺,三月大雨雹。咸丰三年(1853)四月、五月,地数震。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雨雹;五月,地震有声。同治十三年(1874)秋,雷震白蒲文峰阁。光绪十八年(1892)冬,大雪,严寒,冻萎树木无算。宣统元年(1909)十一月十八日,大雷电。
民国时期有一次。1921年2月3日,积雪厚达8.7厘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这些年份。1953年5月6日下午6时起,陡降冰雹近1小时,雹大如拳,6月2日下午5时,遭冰雹、大风袭击。1958年1月,强寒流袭击,温度降至-11.2℃,农作物遭冻害。1964年4月,雷、大风、冰雹,发生房屋倒塌现象。1969年2月5—6日,强寒潮袭击,6日气温降至-12.1℃,并伴有大雪。1974年,该年发生冰雹六次。1975年9月,地震,波及本地,普遍有震感。1976年,冬寒时间久。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地震,波及本镇,6月8日晨又震。1986年6月下旬,原勇敢乡遭雷击,造成灾害。1988年5月3—4日,暴雨、大风,降冰雹。1991年7月14日,白蒲地区遭冰雹袭击。1998年3月20日,普降大雪,积雪达18—20厘米,农作物受损。2008年1月,大雪成灾,白蒲地区积雪20厘米以上。
(五)饥荒、病疫
南宋有三次。淳熙六年(1179)冬,大饥,民食草木;嘉定元年(1208),大饥;德祐二年(1276),大饥,人相食。
元朝有一次。至元十八年(1281),饥。
明朝有这些年份。成化十七年(1481),大饥荒,人相食。弘治十七年(1504),大饥,死者相藉。嘉靖二年(1523),大饥,民相食,死者以万计;嘉靖三十三年(1554),疫;嘉靖三十九年(1560),大饥,民食草木。万历十六年(1588),民饥,人相食;万历四十三年(1615),大饥。崇祯十二年(1639),疫;崇祯十四年(1641),大饥,大疫,死者不可胜瘗;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大疫。
清朝有这些年份。顺治十年(1653),疫,死者甚众。康熙二年(1663),先旱后涝,岁大饥,百姓掘鼠食;康熙五十年(1711),大饥;乾隆五十年(1785)夏,大疫。光绪十四年(1888)秋,大疫;光绪二十八年(1902),大疫,染者多毙。
民国时期有一次。1934年,霍乱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这些年份。1941年,天花流行。1946年夏,霍乱流行。1957年,感冒流行。1960年,疟疾流行。1961年春,发生浮肿病,消瘦病,妇女子宫下垂,并有多人死亡。1962年,浮肿、消瘦、小儿营养不良病甚多。1965年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1967年,传染性肝炎流行。1969年,乙型脑炎流行。1986年,甲型肺炎流行。
(六)作物虫鼠害
南宋有五次,分别是绍兴二十六年(1156)秋,蝗。淳熙三年(1176)七月,大蝗,日捕数十车,群飞绝江;淳熙五年(1178)
八月,黑鼠食米,即岁大饥;淳熙十年(1183),旱,蝗害稼。淳祐六年(1246),飞蝗蔽天。
元朝有一次。大德九年(1305)六月,蝗。
明朝有这些年份。景泰七年(1456),旱,蝗。弘治十八年(1505),蝗,饥。嘉靖十四年、十九年(1535、1540),蝗。隆庆四年(1570),虫食禾。万历四十一年(1613),飞蝗害稼;万历四十四年(1616)九月,蝗。崇祯十二年(1639),飞蝗蔽天,民大饥。
清朝有这些年份。康熙十八年(1679),飞蝗蔽天;康熙三十八年(1699),蝗。乾隆九年(1744)秋,蝗;乾隆二十四年(1759)夏,旱,蝗。咸丰六年(1856)夏秋,飞蝗蔽日,岁大歉。光绪二年、三年(1876、1877),蝗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三次。1950年,端午节后,久旱不雨,土虫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1953年6月中旬,虫害。1956年秋,遭虫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