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10月1日中午11∶30—12∶00,梅渚镇下衣村里的“十番”队员们都兴奋地守在收音机旁,难耐激动心情。因为收音机里播放出来的动听雅乐“十番”,可是他们那一双双既会采茶又会插秧的糙手弹奏出来的,而且还上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频道。这是一档对祖国母亲65周岁特别献礼节目,故选择在国庆节当天播出。
听听不容易,想想更激动。一群新昌梅渚农民竟然会演奏古代宫廷雅乐,而且还可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让全中国的人们都能领略到我们新昌农民演绎的当代传奇,这真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令人自豪!但最感觉自豪的要数“十番”队的重组者——石菊林。
“十番”又名“圣莞十番”,因《论语》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而得名,属宫廷古曲,清代道光年间由庠生石益铭先生引进至黄坛村。据南朝石氏宗谱记载,石益铭先生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之一,年轻时常经商于苏杭一带。先生在苏杭偶遇一位沦落江湖的歌姬,歌姬善琴艺,精音律。而当时的黄坛,有一批已染恶习的沦落子弟。石益铭先生为挽救这批沦落子弟,并想使其走上正道,就想办法把他们组建成了一支“十番”队,请带回黄坛的苏杭歌姬为师,并尊为上宾,由她来调教这班黄坛良家子弟。“十番”古曲内涵深远,旨在修身养性,提高文化艺术领悟力和品德修养。古曲教育“十番”子弟做人要有章有节,循规蹈矩。“学圣贤、享欢乐”是学习弹奏“十番”的宗旨。
几经轮回,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圣莞十番”已传到第四代传人手中。当时的“十番”队由20来人组成,演技已达到一定水准,在新昌几支“十番”队伍中成为佼佼者。1953年和1957年曾两度参加县文艺会演。北京观摩团与“十番”人员拍照留念,并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通讯报道。1978年,因筑长诏水库,作为库区的黄坛村需移民,无奈“十番”人员就开始星散四乡,久而久之,古老“十番”濒临失传。
石益铭先生第五代孙石菊林义无反顾挑起了抢救“十番”的重任。2007年,石菊林组织尚健在的8位“十番”老艺人及10余位“十番”后裔,自掏腰包万元之余,添购乐器,无法购置的就动手制作。在老艺人带领下,坚持数月学练,终于在2007年5月5日,重新奏响“十番”古乐之声,这使8位老艺人激动万分。同年9月参加首届农民文化节,10月在“新泰杯”天姥山民俗文化展演中荣获二等奖。2009年“十番”被列入新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0月又被列入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www.xing528.com)
“十番”古曲能够获得重生,石菊林先生功不可没。“付出总有回报”,石菊林自然成了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十番”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初见石菊林,就觉得他就是一位举止儒雅、谈吐优雅的民间雅士,浑身上下透露着“十番”传人的高雅气息。石菊林告知笔者,他是1943年9月生人,出生地是大市聚镇黄坛村。因为长诏水库的建造,举家于1978年8月移民于梅诸镇下衣村。虽然故土已成水泽,风貌不再,但“十番”古曲却始终萦绕在石菊林心田,从未走远。2007年,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文化担当感”使石菊林开始寻找星散四乡的“十番”传人,重组“十番”队。精力、人力、物力,全方位无保留地付出,石菊林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动。“十番”曲调高雅清丽、悠扬悦耳,每个曲牌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前后呼应、层次分明。古曲常以时缓时快的节奏把人们带到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悠扬的乐声在空中飘荡,常让人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感。
当“十番”古曲每一次在梅渚镇下衣村响起,石菊林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幸福感,这悠扬悦耳的乐声是对他全力付出的最大回报。
这位拯救古曲“十番”的乡间雅士——石菊林先生值得我们尊敬。
(刊登于2014年11月4日《今日新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