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车和水硾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车和水硾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小将镇小将村村民石文豪介绍,我们新昌一带的水车一般由扶手架、踏脚轮、引水筒、羊角蹄、带动轮等部件组成。羊角蹄上有许多个连接点,连接处有一块打水板,是把水引进筒内并使水上升到出口的主要部件。而带动轮分上、下两个,是内外旋转时带动羊角蹄上、下循环的枢纽。除水车外,还有水硾。不论是水车,还是水硾,都在远去的农耕时代对人们的生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车和水硾

水车和水硾是从前田野和乡村最常见的一道风景,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泵、抽水机等电力设备的不断出现,它们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并逐渐走出世人的视野,淹没在厚厚的岁月尘埃中,成为人们远去的记忆。只有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可能还对其留有依稀的印象

水车,古时候叫翻车,也叫龙骨车,据清代麟庆著的《河工器具图说》记载,水车本身用木板作槽,长两丈,宽四寸到七寸不等,高约一尺,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与槽的宽窄一样,两端比槽板各短一尺,用以安置大小轮轴。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用龙骨叶一节一节地用销子连续起来,因它的样子很像龙的骨架,故名“龙骨车”。水车是我国劳动人民于东汉末年发明的。最初完全依靠人力灌水。这种人力水车的上部大轴两端,各安四根拐木,作为脚踏之用。把它放在岸上的木架之间,人扶着木架,用脚踩动拐木,就带动下边的龙骨叶沿木槽往上移动把水提上岸来。而后,龙骨板叶绕过上大轴,又在行道板上边往下移动,绕过下边的轴,重新刮水,这样循环往复,水便从低处源源不断地被提上岸来,流入田间。人力水车使用起来很方便,但因为人力有限,汲水不够多。到了南宋初年,人们对人力水车又进行了一番革新,即在水车上端的横轴上装一个竖齿轮,旁边立一根大立轴,立轴的中部装上一个大的卧齿轮,让卧齿轮和竖齿轮的齿相衔接。立轴上装一根大横杆,让牲畜拉着横杆转动,经过两个齿轮的传动,带动水车转动,把水提上来。

据小将镇小将村村民石文豪介绍,我们新昌一带的水车一般由扶手架、踏脚轮、引水筒、羊角蹄、带动轮等部件组成。扶手架是人在车水时支持身体让踩踏木轮时可用力的木架,由4根水车架脚连接2根扶手栏杆组成。踏脚轮由一根六面体木料,每面交叉穿插装上棕榈树段做踏脚,不论2人或3人一起车水,踩踏力点交叉均匀,恰好使踏脚轮转动自如。而引水筒则长3.5米以上,口为正方形,四周由木板围成。羊角蹄上有许多个连接点,连接处有一块打水板,是把水引进筒内并使水上升到出口的主要部件。而带动轮分上、下两个,是内外旋转时带动羊角蹄上、下循环的枢纽。上轮装在踏脚轮轴中间,下轮放置在水中,原理和其他地方的水车都差不多。

水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之一,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除水车外,还有水硾。水硾的存在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沿用至20世纪70年代。水硾房一般建在离村子不远的溪边,离上游溪水1.5米左右的地方。它是利用水的冲击力迫使轮子在运动中带动其他部件工作的简易手工木质工具。20世纪20年代以前,村民一直用水硾舂米、磨粉等。水硾一般建在磨坊里,拥有磨坊的人家必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在古代农村,水硾和水车一样,也是农民十分实用的生活用具。水硾由盘心杆、木叶轮、硾杆榔头、捣臼、水板等部件组成。另有不少水硾在舂米的同时带动石磨,只需另外装置水轮、燥轮木侬各一部件即可,也有的水硾只有石磨,没有榔头捣臼的。(www.xing528.com)

不论是水车,还是水硾,都在远去的农耕时代对人们的生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如今它们已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但是,它们始终是历史大轮前行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被世人惦记。

(刊登于2013年12月24日《今日新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