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提时代正逢物质极为贫乏的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谓单调,记得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村里才会请戏班来唱几天大戏。那几天可是全村男女老少最开心的日子,早早地端了四尺凳在戏台前放好,欢天喜地等待戏班子的到来。
小时候看戏,在意的不是演员在戏台上演绎的剧情是否曲折离奇,也不在意演员的演技是否娴熟到位,而是特别在意众角色戴的头盔是否好看,穿的戏服颜色是否鲜艳、款式是否新颖。戏散场后,还会跟着一大群小伙伴涌进后台,看演员们卸妆,然后呆呆地看着衣架上挂着的各种戏曲服装鞋帽,久久不忍离去,像是在欣赏一件件难得一见的艺术品。私底下还会和小伙伴们使劲讨论小姐头上的珠花怎么漂亮,衣服如何好看,小丫鬟穿的绣花鞋也很不错……
传统戏曲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反映各个朝代的生活,表现的人物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三教九流各式人物。不同朝代和不同地位的人,他们的服饰各不相同。剧目里的不同角色就逼得戏曲艺人在戏装的穿戴上制定出一套规矩。
戏装的样式,是表现角色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以头盔来说,大体可分冠、帽、盔、巾四类。帝王戴王冠,文官戴纱帽,武将戴盔头,穷书生戴方巾。同是冠帽,翅子的样式又分向上、平直、向下三种。向上的叫朝天翅,为帝王和高级臣僚所戴;一般文官的纱帽为平直翅;向下的翅子都为非官员所戴。同样戴一顶纱帽,插上金花的是状元,加上套翅的便是驸马。戏衣分蟒(包括官衣)、靠、披、褶等。一般规律是帝王和文官穿蟒袍,武将穿靠衣,平民百姓多穿褶衣。制作者要根据人物所代表的身份、性别、年龄的不同精心制作。传统的戏曲盔头,总计有三百多种。其制作工艺的流程为:先在麻粉纸上打样,然后雕刻、扎边、涮胶、沥粉、油漆、贴锡箔、上颜料、串珠,最后组装成戏曲头盔。
戏曲头盔随中国戏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县羽林街道董余村张澎源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跟家住嵊州黄泽镇的舅舅学戏曲头盔制作技艺,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这在羽林街道乃至新昌也是少有的。张澎源制作戏曲头盔经验丰富,技术精娴,态度严谨。张澎源制作的戏曲头盔有简有繁,但均穿戴舒适,色彩亮丽。他注意研究行头在舞台灯光下的效果,不断精益求精,故而其独家行当经久不衰。一些地方的名剧团、名演员均慕名而来定制订购,业务不断。他们如今又在网上做起了戏曲头盔、服装生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说生意还不错呢。(www.xing528.com)
据张澎源介绍,爷爷张华照从小喜欢演戏,懂得戏曲盔头制作的一些原理,并传授女婿吕伯汀(张澎源的娘舅,嵊州黄泽人,现已为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20世纪70年代后期吕伯汀开始自学做戏曲头盔,张澎源16岁开始,就跟吕伯汀学做戏曲头盔。出师后就自立门户,开始加工销售,直到现在。
戏曲头盔制作是一项技艺含量很高的复杂劳动,存在着制作原料特殊、要求高、工艺烦琐等实际因素。许多手工艺人大都不愿终年从事该项工作,因制作工艺的特殊性,一些年轻人更不愿去学习和传承,致使戏曲头盔的制作技艺濒临失传。因此,此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如不加以妥善保护和扶植,恐怕又要逐渐被岁月洪流给淹没了。
(刊登于2014年7月8日《今日新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