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时节,杨柳风拂遍山野。经过一冬的沉睡,茵茵绿草破土而出,展现无限生机,这些惹人怜爱,养人眼球的绿色精灵,不仅给人带来春的信息,新的希望,还有许多可以供人食用,且味道极为鲜美。在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过去,春天一到,饿了一冬的穷人就不再挨饿了,遍地的野菜能帮助他们延续生存,这就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温饱已经不再是问题,但每当春风送暖的时候,人们趁空闲出外踏青之际,很喜欢结伴去山野采些自己心仪的野菜,如马兰头、野菊花、荠菜、艾青等,采回来后,做成各色美食,招呼亲朋好友品尝。在这些美食中,青团或者青饺就在其中,很受人们的青睐。
在我县巧英乡一带,青团作为清明节祭祖的重要食品而广为流传。据说,青团的特点是能存放三四天依旧不破、不裂、不变色、不变质。刚出笼的青团或青饺葱绿如碧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纯天然且绿色环保。在物质生活相当富足的当今,青团或青饺依然是人们喜爱的健康小吃。
在我们新昌,乡村里的人习惯做青团,城区的人们一般喜欢做青饺,但这只是成品的形状不一样,味道和做法却是大同小异,相差不大,一般都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是先将从山野采来的艾青洗净,放进沸水里煮半熟,然后捞出、捣烂。第二步是把捣烂的艾青与自产的糯米粉一起揉拌,揉成碧绿色的团子皮。第三步是制作当馅的食料,如果做甜馅,那就把赤豆用慢火焖一晚上,再捞出去壳并脱掉水制成豆沙浆,然后将已经弄细腻的豆沙浆用猪油加糖翻炒,制成豆沙馅(也有用枣泥、玫瑰、芝麻等其他馅料的);如果做咸陷,那就把豆腐干、鲜笋、瘦肉、咸菜等切碎,加盐、猪油、酱油、老酒等佐料拌匀,制成咸馅料。第四步就是将准备好的甜馅料或咸馅料用青团子皮包起来,要么包成团状,要么包成饺子状,就成了青团或者青饺。第五步也就是最后一步,就是蒸,将做好的团子或饺子放进用粽叶垫底的蒸笼内蒸熟,出笼时用毛刷把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或饺子的表面。这样美味可口的青团或青饺就完工了。(www.xing528.com)
制作青团也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她从悠远的远古走来,还将伴随人们继续走下去,她给我们美味的同时,也承载了一种文化,一种记载着历史的食文化,供人们忆古谈今。
(刊登于2013年10月29日《今日新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