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苍翠挺拔、虚心坚实的竹子自古就是文人雅士们的最爱,他们常以与竹相依的屋舍为雅居,称以竹明志的人为优雅脱俗人。
不过说到竹子,倒也未必只有令人免俗的功能,其用处多得不胜枚举。譬如:竹笋是美味无比的食材;竹子因其坚实而富有弹性、韧性,劈裂性能好等特点,很适宜劈篾编织各类实用竹器具,包括篮、盘、瓶、罐、箱、盒、席、帘、扇等,还可以制成各类竹编工艺品,如屏风、壁挂等。被绍兴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新昌竹编”就是一个用竹子编织经典的例子。
新昌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竹类资源极为丰富,老百姓利用竹子的历史也很是悠久。新昌竹编在殷商时代就已问世,唐宋时期,新昌的竹编艺人就通过自己的慧眼和巧手,吸取其他工艺特长,创作了一系列精巧雅致、美观实用的竹编工艺品。如日常家用的篮、盘、瓶、罐、盒、箱、帘、扇……以及寺院供奉的神佛仪仗、民间庙会和传统祭祀用品等,应用十分广泛。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竹编工艺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进一步紧密结合。据清代康熙年间有关文献记载:“笙竹软可作细篾器。”当时的竹编工艺,主要生产门帘、果盒、托篮等产品,其中书箱、香篮广泛流行于绍兴、诸暨、嵊州、新昌一带。清末民初时期,竹编也很兴盛。可惜到民国中后期,国家处于战乱状态,到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新昌竹编也曾一度萧条。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昌竹编就如枯木逢春,又开始蓬勃发展,作品频获大奖。
新昌竹编素以造型优美、编织精巧、实用与欣赏兼备而驰名中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模拟造型、竹篾漂染、花筋、蓝胎漆四大工艺特征。
竹编行业在历史上是以作坊形式存在的,其工艺在父子相承、师徒相授的传统学艺方式中已经历了几千年,它代代相传又代代发展,新昌竹编也是如此。1951年9月,13位民间竹编匠人组成了新昌县城关镇竹业生产自救小组,从此新昌竹编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逐步发展。1958年新昌县城关镇竹业生产自救小组改名为新昌县工艺竹编厂,1997年转制,成立浙江省新昌县佳艺实业有限公司。60多年来,公司广大竹编艺人继承传统技艺,不仅创制了各种篮、盘、瓶、罐、盒、箱等实用性较强的竹编工艺品,还创作了观赏和艺术并举的竹编动物、人物、仿古建筑等大型、高档艺术精品。《老寿星》《孔雀开屏》分别获原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的优秀创作设计一、二等奖,《老寿星》同时获“希望杯”奖;竹编精品《天坛》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中国浙江省工艺品展览会,被当地媒体和各界人士誉为“东方珍宝”“世上精品”,作品收藏于美国洛杉矶。20世纪80—90年代,新昌竹编与嵊州、东阳齐名,列全国同行之首。(www.xing528.com)
在新昌竹编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竹编艺人。佳艺公司竹编艺人杨建善师傅传吕梅芳、屠根芹、刘伯忠;许尚传师傅传刘维、俞中康、俞伟星、俞林凤、俞月凤;潘金华师傅传舒欢荣;杨海千师傅传赵学初、俞青燕、郑敏华、陈焕苗、赵卓春、陈新奎;刘国才师傅传陈炎祥。其中代表性竹编艺人有刘国才、王炎法、陈炎祥等,新昌竹编就是这样以代代相传的方式延续着它的传奇。一根根竹篾、一根根竹丝经过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手,就被编织成各种既美观又实用的生活用品,甚至还能够编织出形态各异、出神入化的各种艺术品。
人们创造了艺术,艺术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新昌竹编工艺就是一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给人以美的想象和启迪的民间工艺,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结晶。
(刊登于2013年5月28日《今日新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