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记:国家级越剧赋予的荣耀

新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记:国家级越剧赋予的荣耀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浙江的越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而新昌作为越剧的发源地之一,人才辈出,越剧历史悠久。获奖后,经绍兴专署批准,剧团改为集体性质的新昌县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实验剧团更名为新昌县越剧团,成为县属艺术团体。1961年11月,新昌恢复县制,原新昌越剧团奉调宁波,成为宁波专区越剧团。

新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记:国家级越剧赋予的荣耀

越剧是最江南的,有江南的暖,有江南的灵,雨丝风片,小桥流水,一开腔都能拧出氤氲的水汽来。明月清风夜,清悠婉丽的曲调绕过粉墙黛瓦,依依诺诺地盘覆在戏台上空,经久不散……那场景、那意蕴催生着许多江南游子梦萦魂牵的思乡情

上海、浙江的越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而新昌作为越剧的发源地之一,人才辈出,越剧历史悠久。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新昌有众多民间艺人,用“落地唱书调”在城乡走村串户,传唱故事趣闻。此“唱书调”后逐渐发展成“呤嘎调”,后形成男子“的笃班”,这就是越剧的雏形。的笃班演员大多是各地的风车匠、棕棚匠和村里的农民,当时全县共有20余个“的笃班”,足迹遍布全县各地。民国十年(1921),梁家井村艺人潘洪涛开始招收女学徒,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曾受其启蒙。民国十七年(1928),城关旧东门陈洪明创办了第一个女科班,女科班师成后,成长为一批文武兼备的新秀,开始在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民国二十九年(1940)左右,全县越剧女班发展到60余个。这些女子越剧科班,既演文戏,也演武戏,在县内827座戏台上频频演出,盛况空前。

民国十九年(1930),女子越剧团开始搭班进入绍兴杭州,随后就登上十里洋场的上海戏曲舞台,与嵊州同行紧密合作,开始在上海滩走红。当年活跃在上海舞台的新昌越剧名伶有有“越剧皇后”之誉的旦角王杏花,尹派小生艺术创始人、被越剧观众投票选举为“越剧皇帝”的尹桂芳等。

新昌越剧艺人大多出身于贫苦人家,即使在战火纷飞的苦难年代,依旧能让越剧事业发扬光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昌的越剧事业因得到政府的扶持而突飞猛进,当年在苏、浙、沪一带流行“哪里有越剧团,哪里就有新昌人”的说法,正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新昌越剧界的盛况,一大批优秀演员沿着先辈们开凿出来的艺术道路,在各大中城市的越剧团担当顶梁柱,为我们新昌人争光。

1949年12月,新昌县文化馆组织返乡艺人成立县剧团,在城隍庙开办戏馆,当时剧团阵容相当整齐。1950年春,省内外各地竞相组织基本越剧团,派员来新昌招聘演奏员,剧团里的各名角被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的剧团聘走,故新昌县的基本越剧团解体。(www.xing528.com)

1951年3月,县人民文化馆正馆长吕家正和副馆长王以强根据新昌优势,以民间女子越剧戏班“天新舞台”为基础,再度建立“姐妹班”性质的新昌县群力越剧团。剧团以一出新剧《皇帝与妓女》参加绍兴地区首届戏曲大会演并获奖。获奖后,经绍兴专署批准,剧团改为集体性质的新昌县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实验剧团更名为新昌县越剧团,成为县属艺术团体。1958年10月,新昌与嵊州(当时称嵊县)合并,原新昌越剧团改称嵊县越剧一团。1961年11月,新昌恢复县制,原新昌越剧团奉调宁波,成为宁波专区越剧团。故新昌县政府重新以原来新昌籍青年演员为基础,充实戏校部分学员,成立了一个全团平均年龄为17周岁的“新昌县越剧团”,剧团改编和排演出《谢瑶环》《王昭君》《杨乃武小白菜》等剧目26个,出县至宁波、绍兴、杭州、台州等地巡回演出,广受好评,并荣获“五好剧团”的称号。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越剧遭厄运,剧团被撤,留下的少数人与调腔剧团合并,组成“新昌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直到1978年,新昌越剧才拨开乌云,重见青天,新昌县越剧团得以恢复,并迎来了发扬光大的大好发展时机,当时的新昌越剧团也被杭州、上海等地的领导和戏剧界同仁共誉为“团风好、路子正,既出人、又出戏的来自越剧故乡的好剧团”。

(刊登于2013年9月17日《今日新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