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生创业教育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主要问题归结为:高校追求卓越学术教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倾向仍较严重,研究生创业绩效并未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评估的标准之一;研究生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尚未明确,创业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尤其是创业意愿较高,但缺乏资金支撑、社会资源、营销渠道和管理经验;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性与多样性不足,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比较薄弱;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创业人才的协同机制尚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此外,研究生创业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更为灵活的“创业特区”需要探索建立。因此,应从建立自主创新创业示范区,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打造多样服务平台及丰富协同创新路径四方面,建构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服务体系。
1.开辟特区,筹建各具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创业示范区
第一,地方政府应充分借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功经验、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以高校聚集城市为中心,着力建设区域自主创新创业示范区,重点打造“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城+大学科技园”的“区城园”联动管理模式,力求形成传统性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研究生创业教育与高校科研攻关、行业企业核心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面融合。
第二,实行滚动开发模式,区域自主创新创业示范区的近郊区县,应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定位吸聚高校研究生创业资源,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促进研究生创业项目就地转化。
第三,探索促进高校研究生创业保障政策的先行先试,地方政府应从研究生创业准备、创业初期、创业后期三个阶段入手,加紧制定省级自主创业创新示范区的税收减免、融资信贷、土地出让、人才引进、风险规避等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尤其设立地方政府风险投资基金和种子资金,对高校研究生重大科技创业项目的研发、试验、推广、生产等各个环节给予资助,并根据科技创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给予相应的政府补贴。
第四,强调科学发展的研究生创业文化和环保模式,注重创业教育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运用不同的企业标准、安全标准、生态标准,进行创业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良性互动。
2.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培养机制改革
第一,创新研究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健全研究生创业指导体系。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研究生创业教育机制,深化校地、校企合作,鼓励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办学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研究生创业教育专业体系,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实验、实习、实训和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互联网+”的创新理念,举办各类研究生创业大赛。
第二,完善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显创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完善研究生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开展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指导和教育培训。根据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形势及特定创业领域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扩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科学制订创业教育培养方案。深化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建设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课程、案例教学课程、实践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等一系列研究生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做到专业知识与职业资格的统一;通过探索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式、模拟式、与行业企业互动式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强化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对接,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经理人担任创业导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统一。同时,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增加符合区域实情的实践性案例和不同行业的创业方案。
第三,开展高校研究生创业成果处置和收益权管理、人事权管理改革。制定高校研究生创业支持细则,鼓励研究生积极从事发明创造,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大幅提高创业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用于科研团队奖励的比例。完善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学业管理制度,建立个性化培养的创业教学管理制度,试行休学创新创业,允许和鼓励研究生在一定时限内离校创业,保留其身份和学籍,创业所得归个人所有,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与创业绩效相关联的学业考核评价办法。
3.打造载体,构建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多样服务平台(www.xing528.com)
第一,整合政府、社会、高校多方创业资源,厘定创业扶持计划,建立省级创业孵化基地。选择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一批专业化的省级创业基地和创业成果转移示范中心,逐步构建集创业项目启动、创意孵化、科技研发和产品检验检测等为一体的研究生创业服务综合平台。
第二,培育壮大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机构从业人员,多渠道促进高校研究生创业成果转移转化。
第三,选择有实力、影响大的全国性技术交易(转移)机构作为支撑,建设研究生创业成果网上交易(转移)平台,定期和不定期发布各类企业技术需求,开展高校研究生创业成果交易和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并逐渐打造成区域性的创业特色品牌。
第四,深度实施高校研究生创业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研究生创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重点建立科技发明价值评估、专利设计申报、专利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创业成果转化服务机制,建立研究生创业知识产权法院和仲裁机构,搭建一站式、全天候的研究生创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公益性网络平台,促使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都能在政府指定网站进行信息发布、竞价交易。
4.深度合作,丰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协同创新行动路径
第一,建立产学研联合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成立由高校研究生院、创业企业家和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共同组成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咨询委员会,围绕区域研究生创业教育的重大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需求进行思考和谋划,定期就国际研究生创业教育发展态势及区域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学科专业布局、协同育人机制和绩效动态评估等问题进行研讨,形成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建议或解决方案。
第二,建立持续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研究和评估机制。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多方力量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研究,建立区域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持续追踪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重点任务及其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生创业教育战略的绩效及其影响,针对性地提出战略调整和变革建议。
第三,构建研究生创业教育实践载体。推动高校成立研究生创业教育联盟,制定联盟章程,明确联盟性质、目标、任务和责任,重点探索建立联盟高校之间的创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资源共享机制以及产教融合办学机制。
第四,打造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重点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政府政策保障体系、社会督导、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专题研究,系统研究欧美国家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案例库、数据库和资料库建设。依托企业专业研究机构,遴选具有宏观视野、前瞻眼光和丰富想象力的企业优秀项目主管,赋予其对研究生创业项目的遴选与决策的自主权,征集、遴选、组织和实施高风险但高价值和高收益的研究生创业项目。
第五,创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范式。运用大数据科学,突破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三种经典科研范式的局限,将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工程领域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课程、实践等研究生创业教育各领域海量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深度分析和可视化展现,并从数据中发现新知识、新突破和新规律。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经济学、超级计算、环境科学等研究产生的海量数据,部署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大数据研究计划和平台筹建,进而引起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与科研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并使知识创造和创业应用更加紧密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