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目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遵循创业过程一般规律、遵循学生个人创业意愿、遵循各学科间的差异性。
1.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涵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对其中任何一个的偏重,它的核心内涵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创业家”的教育,也不能狭隘地等同于解决就业问题的教育,这样只会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少数人的个别教育,或是使创新创业教育变得急功近利。而针对研究生培养阶段所创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除了要延续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创业心理品质为目标之外,还需要培养研究生管理自己学术生涯、职业生涯以及开拓自己事业的能力。
2.遵循创业过程一般规律
创业能否成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也有人认为创业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活动确实有着一般规律需要我们遵循,例如:创业过程一般需要经过机会识别—新创企业—企业成长—持续成长或退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分别对应着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风险应对与融资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因此,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着重对上述这四种能力进行培养,以形成创业者的创业综合能力。(www.xing528.com)
3.遵循学生个人创业意愿
在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时,对所有研究生实施创业精神培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加以区分,进一步实施针对性课程,例如:对有创业意向但还未开始创业的学生实施创业机会识别课程,旨在增加其创业意识,提高其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对着手或已经开展创业的学生,课程应涉及如何组建新企业,以及如何对公司进行管理,旨在帮助其顺利进入市场,提高其创业实战能力,提高其创业成功率。通过课程的分类使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既能普及基本理念,又能满足个体需求。
4.遵循各学科间的差异性
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是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理工类专业的研究生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重点应该是如何识别创新技术的市场价值以及利用创新技术开展创业的能力。而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创新创业课程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在市场环境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寻找创业机会并开展创业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