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决定将1977年与1978年研究生的招收工作合并进行,统称为1978年研究生,当年全国共录取研究生1.07万人,至2018年,全国共录取研究生85.8万人,增加80余倍。同时,为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硕士研究生从最初的纯学术型、补充师资的培养模式,历经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专业学位、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等改革与发展,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
1.依据二级学科,实行纯学术的培养模式
1978年,中国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但并未区分硕士、博士,而是统称为研究生,以学习年限为依据,划分为二年制、三年制和四年制研究生三种,其中前两者是中国硕士研究生的雏形。当时,国家各项事业处于恢复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实验的技能,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身体健康,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科学技术和马列主义理论研究人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高等学校教师,这一纯学术、单一的培养目标与当时恢复高考后国家缺乏此类人才相联系。这个时期的培养模式是以课程学习为主,但由于师资、生源等差异,所采取的指导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采取单一导师指导,由导师决定所学课程,比如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在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前已有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研究生期间只需学习英文和微分几何两门课,其余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有的采取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形式,如大连理工大学在1978年招收了9个专业共108个学生,工程力学研究所(当时学校力学专业分系和所,系招收本科生,所招收研究生)的工程力学专业34人,编成一个班,导师组由钱令希、唐立民、钟万勰三位教师领衔,统一上课,集体培养。同时这个时期也很注重研究生的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1978年,中国在研究生教育上确立了“重点突出、统筹兼顾、保证质量、力争多派”的国家公派留学生选派原则,制定了3000人的派遣计划,派出人员有进修生、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并签订中美互派留学生协议,确立了改革开放初期研究生国际教育以留学教育为主的思想,奠定了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础。
随着学位条例制度的确立,研究生培养开始走向规范,校际,学科间开始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培养过程逐步规范。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通过,将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划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等级,对培养对象、培养目标、课程要求、论文标准、导师资格及遴选制度给出了具体规定,为研究生培养的规范化提供了法理依据。同年,很多学校开始对改革开放时期入学的第一届研究生(在校的二年级研究生)提出完成学位论文的要求,如大连理工大学当时的工程力学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34人起初都不分研究方向,《学位条例》审核通过后,学校要求他们完成学位论文,并将他们安排到5个研究室(结构分析和优化、有限元理论和应用、弹塑性理论、流体力学和实验力学),由研究室的老师确定论文题目,安排指导教师。1981年《学位条例》正式实施后,大连理工大学对第一批的100名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公开答辩,成为中国实施学位制度后的首批硕士学位获得者。同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研究生人才培养制度的初建。这个时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对象,不仅面向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也面向在职人员。这个时期的招生培养方式是国内与国外攻读相结合。《实施办法》明确了硕士学位的考试课程和论文标准: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门外国语和三至四门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确立了科研与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并重的模式。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的具体标准和实施办法一直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拟定,延续至今。标准中规定了每个招收硕士生的学科、专业须在指导力量、研究工作和物质条件等方面具备条件,须由学术水平较高且在教学或研究工作中有成绩、目前仍从事科学研究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358个,拥有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3185个,当年硕士的招生录取数为9600人,硕士在校生为32200人,每个单位平均90人,每个专业平均10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讨论与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受到各单位的关注,并开始初期探索。1982年,教育部委托华东化工学院、复旦大学等邀请有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培养方案的集中研讨,会后下发了《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化工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三个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理论物理、固体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印发教育部、农牧渔业部部属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的通知》等文件。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学科目录设置得以确定,培养单位开始按二级学科培养方案尝试培养硕士研究生。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共设置了63个一级学科,638个二级学科,促进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规范化。但因各培养单位均处在研究生培养的探索时期,所以在硕士学位课程建设上出现了学位课程局限于具体的研究方向、学位课程制定不够合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培养单位开始加强交流。成立于1981年的“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文理科工作委员会的前身),曾举办多届学术研讨年会,交流探索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推动了研究生培养共识的形成及管理的规范化,各培养单位纷纷开始完善学位课程。1985年,西安交通大学提出按照二级学科建立硕士学位课程的构想,要求每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学校严格按照各专业的学位课程确定培养计划。
2.试点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联合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对于高层次工程领域人才需求的增长,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开始试点。1984年,西安交通大学邀请清华大学等11所高等工科院校,在西安召开培养工程类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研讨会。会上各校纷纷阐述本校对培养工程类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设想和方案,会后向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教育部转发了此建议,并同意在11所高等工科院校开展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试点工作。由此,中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突破了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同年,为提高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能力,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尝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正式联合培养研究生,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制订和实施培养计划、共同编写研究生教材、进行论文答辩与学位评定等,其中一年半的课程学习主要由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负责,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双方老师根据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与所在学校的实验条件,逐个讨论研究生的论文选题。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每个层次特别注重应用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标志着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传统学术型向学术型、应用型并重的模式转变。
随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人数日益增加,研究生培养模式又进行了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改革尝试。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在职人员被录取为委托培养研究生后,由招生单位的指导教师和有关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并符合硕士生指导教师条件的专家合作指导,开了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双导师联合培养的先河。
硕士研究生教育从恢复到发展的这10余年,初步缓解了中国高端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此后,高端人才培养的领域也逐步进行了调整与优化,以更加符合这一时期国家建设的需要。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文,提出要加强和改革高等文科教育,并提出要改革农科类研究生教育。1989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人才紧缺的状况已得到缓解,而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高级专门人才数量不足,要面向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培养工程类型的工学硕士研究生,这是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变革。按照新的培养类型,各工科院校从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方法、教学要求、论文标准等方面重新设定,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虽然没有在制度上进行突破,但意义重大,加快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步伐,对于后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个时期,国家鼓励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与高等学校密切配合,提供科研课题、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研究生联合培养,这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起源。理工类高校按照文件精神,以培养校所学术科研力量及工程应用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构建了中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初期的规章制度。之后,“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正式启动,虽主要是面向经济领域,但也在提高研究生科教水平方面起到了助推作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与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密切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研究生初步探索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和制度,提高了研究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开设专业学位,加快在职人员的培养(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起步,标志着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从传统单一学术型向学术型、应用型的多元化模式转变。1989年,国务院学位办发文提出设立培养中国式MBA研究小组,试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专业学位的确立。1992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的委托,工商管理硕士协作组召开了研讨小组会议,会议制定中国培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参考性培养方案——《工商管理硕士生培养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黄达等学位委员提出的“按专业授予专业学位证书”的建议,按专业学位本身而不是学科门类授予学位,这是《学位条例》中学位授予方式的重要变革,突破了在原有的学科类型下加括号标注人才培养规格的方式。
此外1990年中国颁发了新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学科目录的指导下,部分高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优化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拓宽了二级学科内涵。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后续微调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可按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关的二级学科进行拓宽,要体现二级学科本身的特征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奠定了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培养的基础。部分培养单位开始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1997—2008年,面向在职人员的专业学位培养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8年专业学位类别19个,各专业学位授权点1481个,专业学位教育、招生规模由1997年的9395人增加到2008年的151869人,大多数以非全日制的方式进行培养,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合作,引入“订单式”培养,聘请在职人员所在单位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作为校外导师。
4.构建研究生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逐步加大了创新能力的培养。1999年,国家发布《2000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明确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200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明确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鼓励并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2005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正式实施,相关的项目开始启动,包括研究生暑期学校、创新中心等。研究生暑期学校主要是利用暑期邀请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开展讲座论坛、前沿报告等,部分院校还增加了实验室参观、项目设计等活动,旨在推动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实验室资源、某一学科领域的中外专家资源的共享,以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该项目前期采取国家审批的方式,每个项目资助约30万元,10年之后转变为自行举办模式,日渐成为研究生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成为弥补研究生日常培养过程中创新性、开放性不足的重要平台。2003—2012年,中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已举办近200校次,举办院校有60多所,参加学员2万多人,学校受益面不断扩大,学科领域不断拓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后共举办了10余届宇航科学与技术(后演变为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至今仍在持续,在国内外同学科领域获得了广泛赞誉。研究生创新中心则是集中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为研究生的创新活动与科研实验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2003—2007年,依托高校已有的教学科研平台,中国共批准建设了59个以开放、共享和自主创新为特点的创新基地。重庆大学的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了多个跨学科的实验室,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创新与管理。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创新中心以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方式,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河海大学得到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支持和经费投入,在武汉和郑州两地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实现了基地的联合举办与共建共管。
5.实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全面提高质量
“十一五”末期,随着中国各行各业的均衡发展,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新的热点。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指出,要调整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比例,改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的局面,为各行各业培养一线专业人才。大力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改革方向。2009年3月,130位出席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的代表向教育部建议,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结构,随后教育部发文确定了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战略方向,明确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强调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自此,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联合培养成为新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纷纷出台,强调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后,教育部、中国科协下发文件,选择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中国科技馆等7家科技场馆,联合开展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的试点工作,科普硕士挂靠于教育硕士、新闻传播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形成了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联合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均开展了改革与探索。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按二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来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满足不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也不利于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建。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颁布,各高校尝试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随后《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鼓励培养单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制定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积极探索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的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清华大学将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与硕士、博士的各自定位相结合进行了改革,确立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并存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提升研究生的核心能力。针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集团化培养模式,将专业相近的专业学位统筹设置在管理学院、公共事务学院、软件学院、纳米学院、人文学院5个学院,加快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分类培养中,创造性地增设分类选型阶段,以科学学位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根据就业取向和课题方向,可自由选择学术研究型或应用研究型培养模式。2014年《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出台,提出要改变只重科研而忽视课程建设的倾向,将课程质量作为评价学科发展质量和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强调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科研与课程学习并重的模式。2015年《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出台,强调案例教学、交流合作平台等。
“十三五”期间,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仍在继续。2016年教育部发文规定,从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加以区分。201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勾勒出中国2020年以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强调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预计到202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在校研究生总数的60%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