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路通网通,崇山峻岭变通途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路通网通,崇山峻岭变通途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9月,成立县公路建设指挥部,拉开修筑深山幸福路的序幕。2012年底,投资10亿元的陆渔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五峰最重要的对外出口通道大大提速,使五峰由此融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社会事业大进步,思想观念大变化,为五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筑路建设中,全县有185人献出宝贵生命,400多人伤残,纵横交织公路网,凝聚着五峰老区人民的汗水乃至鲜血。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路通网通,崇山峻岭变通途

伴随着新城崛起、老城改造、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五峰的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正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传统农业县的历史,开启“极点牵引、城乡一体、产城联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千好万好,不如交通运输网络好。县城迁建的联动效应最为持久的效应,是给五峰老区的交通运输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巨大变化。

70年以前五峰交通运输,主要依赖渔洋河水运和茶马古道,渔洋河水运是五峰唯一行船的河道,是五峰茶叶木材土特产外运销售,日常生活用品从外运进五峰的重要交通线。到1954年,成立五宜高级民船合作社,时有木帆船80余只,年货运量达1.2万吨。

1957年6月,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带队徒步由鄂西来五峰视察,就山区交通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争取用两年时间修通宜(宜都)—来(来凤)公路。同年9月,成立县公路建设指挥部,拉开修筑深山幸福路的序幕。1958年12月,五宜公路78公里全线贯通,五峰开进历史上首辆汽车

20世纪60—80年代,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抽调全县强壮劳力组成农民工筑路大军,相继转战五峰、鹤峰、长阳松滋等干线公路施工路段,靠绳索捆绑攀缘绝壁,靠钢钎大锤炸石开山,施工场面气壮山河,艰难险阻无可言状。至1984年,全县修通公路467.40公里。2012年底,投资10亿元的陆渔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五峰最重要的对外出口通道大大提速,使五峰由此融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社会事业大进步,思想观念大变化,为五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到2013年,全县干线公路和重要县级公路基本实现线路标准化,桥涵永久性,路面黑色化,道路林荫化,养护机械化,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余公里。形成东通宜都、枝江、沙市、武汉,西至鹤峰,北至长阳、巴东,东南至松滋,南至湖南石门的道路交通骨架,全县道路交通建设正在由滞后性向适应性转变。(www.xing528.com)

五峰交通5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五峰各族儿女挖穷根、战穷魔的奋斗史。在筑路建设中,全县有185人献出宝贵生命,400多人伤残,纵横交织公路网,凝聚着五峰老区人民的汗水乃至鲜血。

在完成城乡电网改造的基础上,2006年,宜昌至五峰110千伏输电线路——楼渔段工程建成,五峰形成110千伏双向循环电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力通道卡口问题。保证了城乡居民用电,助推五峰小水电工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五峰实现广播电视家家通,移动、联通、电信通信信号全覆盖,广电、移动、联通、电信宽带通达各乡镇和中心村。

2012年至2016年,五峰启动交通项目24个,总投资31.80亿元,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五峰历史上首条一级公路、首条国道、首条高速公路,每个乡镇建成3条以上出口路,成为宜昌市交通发展变化最大的县之一。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最具民俗风情的旅游大县”,2015年被表彰为“湖北省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县市”。路网、电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快速发展,国土整治、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五峰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一时间发生了裂变式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更加紧扣时代,五峰人正以崭新的风貌走出山门、拥抱世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