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峰自治县革命老区工交建设发展

五峰自治县革命老区工交建设发展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峰工业交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1975年上半年全面“整顿”以后,工农业生产大有起色,企业发展到62家,年总产值69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4.7%。工业设备从无到有,50年代仅有橡胶修补业、粮油加工等机械设备总值3.8万元。冶金工业、机械制造业、建材业及食品加工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排除干扰,发展山区交通事业。至1981年底,“二汽”“解放”牌客车增至10辆,年客运量27.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76.2万人次。

五峰自治县革命老区工交建设发展

五峰工业交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1965年全县企业34家,其中全民12家、集体22家,年总产值277万元,仅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3%。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县委、县政府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大抓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到1970年底,全县企业48家,年总产值32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三五”时期全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1%。1975年上半年全面“整顿”以后,工农业生产大有起色,企业发展到62家,年总产值69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4.7%。“四五”期间,年均增速16.5%。工业设备从无到有,50年代仅有橡胶修补业、粮油加工等机械设备总值3.8万元。60年代新增发电、印刷、服装等专用设备,投资32.9万元。到70年代即新增蒸汽机工业锅炉环保、矿业钻机水泥及水泥制品、造纸、纺织等专用设备,投资715万元,至1978年,固定资产原值达1182万元。197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在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10%。职工队伍初具规模,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1969年至1978年,全县水电建设发展加快,1974年、1975年,先后建成渔洋关黄龙洞电站和城关柳桥电站,乡村水电站49个,装机66台、655万千瓦。冶金工业、机械制造业、建材业及食品加工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排除干扰,发展山区交通事业。1966年10月五鹤公路竣工通车,工程完成土石方169.13万立方米,用工234.47万个,总投资273.79万元。1968年底,小河至白溢17公里路段完工。1974年,县城至采花至傅家堰路段通车。1975年,动工修建采花至牛庄段33.07公里公路。客货运量显著增加,至1978年,县货车队拥有货车37辆、103吨位,货运量由1958年的1.2万吨增至2.11万吨,货运周转量由54.2万吨/公里增至223.7万吨/公里。至1981年底,“二汽”“解放”牌客车增至10辆,年客运量27.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76.2万人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