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底,按照中央、省、地委部署贯彻“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后,全县农村面貌开始发生变化。但五峰“农业学大寨”大范围开展起来,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1974年9月,县委组织基层干部360人,远赴山西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次年11月,召开近3000人参加的全县四级干部会议,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全县学大寨运动再掀高潮。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加强对“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领导,在推广基层办点先进典型经验的同时,加紧改造后进社队。在全县学大寨时,重点教育干部和群众树立人定胜天和“愚公移山、改造五峰”的雄心壮志;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步伐,使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在10年间得到改善;粮食生产稳定增长。除1967年、1968年外,全县在农田基本建设如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上规模空前,县、区、公社、大队从上至下层层都有重点和样板工程。1970年以公社、大队为单位,普建坡改梯基建专班,常年施工,巡回改田,是年改田7443亩;1974年全县投资12万元,改田6007亩;1975年,全县组织机关干部、农村劳力开展大会战,炸岩取石,破冰刨土,“路端直、田成片、沟成网”,为机耕创造条件。1975年12月至1979年10月,全县抽调民兵2800人,按建制组成22个连、96个排,在湾潭“万亩平原”工地分段改河筑堤,投资102.40万元,投工167.40万个,筑起长2.39万米、高宽各3米的河垱,使湾潭河两岸新增农田1500亩。1976年12月,湾潭河排洪导洞打通,建成斜竖井3处222米,利用谭家窝坑消水排洪,解除湾潭集镇及治河两岸的渍涝水患。
十年间,全县年年组织劳力开展冬季农业“大会战”,以年均6000亩的规模打垱造田,增加旱涝保收农田5万余亩、植树造林39万多亩;建成新式茶园2万多亩,使茶叶总面积由1965年15215亩,增至1976年43355亩,茶叶总产量从652吨增至710吨;196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31马力,经过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土洋并举,1976年达到11515马力,增长近50倍。
渔洋关1960年代修建的幸福渠渡槽 (季卫民 摄)
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全县在抓住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种植其他作物,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发展以养猪为中心的畜牧业生产,基本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大抓养猪积肥,大办农家肥。引进良种,防治病虫害,开展科学试验,全县建立社、队农科组222个,健全四级农科网,聘请山东、河南等地技术员20余名,来县指导栽培技术。十年间,全县粮食年均产量比“文革”前十年年递增2.18%,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2.8%。(www.xing528.com)
1969年春,县革委会成立9人组成的飞播造林领导小组,由宜昌行署林业局提供技术指导,先后在五峰的中心坪、大花坪、赵家坪、木林口、狗头井、场棚、晒坪、狮子垴、天门垭、八斗台、八里荒、香党坪、独岭、天堰荒等地飞机播种造林,4年投资50余万元,飞播造林32万亩,有效面积28万亩,保存面积10.5万亩,占飞播总面积32.81%。从陕西、云南等地调进油松和云南松种子,北松南移,生长良好。贯彻《森林保护条例》,坚持“三为主、两结合、一允许”原则,即:国营、集体林权不容侵犯,以国营集体造林为主,允许社员房前屋后植树;以发展杉、松等用材林为主,结合发展桐、木、棕、茶、漆、竹、油茶、板栗等经济林木和木本粮油树种;以绿化荒山荒地为主,结合四旁植树造林。至1975年,全县绿化宜林荒山、荒地40万亩,封山育林150万亩,四旁植树200万株。十数年修建林区公路100余公里。
1971年—1974年,全县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形势得到好转。1975年后,在学大寨运动中,全县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虽然社员群众迸发出的干劲和改造自然的成绩客观存在,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把农民改善生活水平的家庭副业、自留地、农产品营销等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极大地挫伤了社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社队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在1957年—1978年的20多年中,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林业生产受“左”倾错误思想影响,否定农民与集体的山林权,森林资源毁坏严重,全县森林覆盖率仅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