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瑞馥与主持人在三汊河大桥
今秦淮河入江口
三汊河日落
这里是南京人熟悉的三汊河,为什么肯尼亚女孩夏瑞馥觉得在这里能感应到祖先的气息呢?这要从600年前大明王朝的一段海上传奇说起。
六朝时,秦淮河的入江口在今清凉山一带,而之后到了明代,随着长江的渐渐北移,秦淮河入江口的位置便渐渐移到了今天三汊河这一带。数百年来,秦淮河水在这里汇入长江,淮水拍打着江岸,撞击着江水,让曾经风大浪急的长江,在这里,变得柔和、温存了起来,日积月累,一块宝地被孕育了出来。
贺云翱说:“秦淮河入江的地方,它的泥沙会在这边沉淀,形成了非常好的河漫滩,江、洲、夹江这样的地貌条件。”
在1402年之前,这片江漫滩一直默默无闻,并没有为历史所关注。直到大明王朝的永乐皇帝登基之后不久,这里,竟一下子浓墨重彩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公元1402年,登基不久的永乐皇帝朱棣,决定派出一支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和睦万邦。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郑和下西洋。然而,摆在永乐皇帝和郑和面前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就是,庞大船队的船该从何而来呢?
郑和公园内的郑和雕像
宝船遗址公园内景色
南京郑和研究院院长赵志刚说:“下西洋是皇帝发布的圣旨,时间要求很紧,其他那些老的船厂建造数量赶不上形势要求。”
为此,朱棣下旨,为下西洋专门新建一个宝船厂,专门生产下西洋所用宝船。可是这个船厂应该建在哪里呢?朱棣召来了他最信任的郑和。曾在南京生活多年、对南京了如指掌的郑和立即向朱棣建言,宝船厂的建造无需去外地选址,就在南京,位于南京城西北的那片由秦淮河和长江冲击形成的江漫滩地,正是绝佳的造船之地。
贺云翱说:“因为当时的造船材料是从现在的江西、湖北、湖南,甚至于现在的重庆采集来的,因为那一带有高山深谷,非常好的原始的森林,能采集到巨木。砍下之后,顺着长江,就可以一直运到南京,很方便。”
赵志刚说:“从上游源源不断地运下来木材,就是把木头捆成排,然后从上游顺着水放下来,在这个地方集中堆放、管理。”
从长江上游而来的各种木料,沿江而下直至秦淮河口,在这里堆积如山。甚至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皇家木材市场—— 皇木厂,造船所需的各种木料,一应俱全。
江淮水运聚集木料,河网水道用以建船、试船,国都地位汇聚技术、人才,就这样,建造宝船厂的各种条件齐备,当皇帝一声令下,宝船厂立刻开工造船兴大业。一时间,招募工匠、征调水手、运送物资……这片沉寂了几百年的江漫滩地,变成了一片兴盛繁荣、人头攒动、热火朝天的生产中心。
这里是南京人熟知的宝船遗址公园,也就是当年的宝船厂所在地。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在这里建造。然而,当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想要去追寻当年宝船厂的繁华盛景、想要去一睹当年宝船的瑰丽风姿时,历史却给我们打下了一个大大的休止符与惊叹号。
宝船遗址公园
郑和下西洋的所有官方记载,竟然几乎一页未存。有人说,是因为后世皇帝认为下西洋劳民伤财,因此为防止后人再有此举而销毁,也有人说,是官员的派系之争导致其被一把火烧掉。然而无论是出于怎样的缘由,都无法阻止我们对于郑和下西洋这段壮举的好奇和向往。
经过考古发掘和一系列的研究,专家们终于还原出了当年宝船厂的大概样貌。宝船厂占地逾1000亩,在长江边自南向北依次分布着13条巨大作塘,在作塘周边设有七个大作坊和十三个小作坊,还设有官府衙门、工匠生活区、集市、仓库、宝库,建筑规模达到千余间。
赵志刚说:“当时这个地方的情景,就是号子声、搬运木材的轰隆声、监督工匠催他们加快速度的声音、训斥声、锤锯斧凿之声,响成一片,昼夜不息。”
宝船厂遗址内现存的三条作塘
宝船遗址公园内出土的“大舵杆”
宝船遗址公园内复原的郑和宝船模型(顶视图)
宝船遗址公园内复原的郑和宝船模型(侧视图)
南京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祁海宁说:“全世界,比如说一些那个时代的造船大国,英国、荷兰,也没有发现能够跟它相比的这么大规模的船厂。”
不仅如此,更让祁海宁和他的考古小组感到振奋的是,随着考古的深入,一件足以震撼世人的重要文物,在塘水和淤泥的掩映下,华丽地浮出水面。
祁海宁说:“随着我们工人一点一点把淤泥清掉,它一点点露出来。刚发现它的时候,浑身乌黑发亮,像丝绸一般光滑,保存的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当时一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是郑和下西洋最好的证明。”
祁海宁所说的这件“宝贝”,可以说是一条大海船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舵杆。舵杆是一条海船用来控制方向的装置,通常由一根整木构成,安装在船的尾部,加上舵页后,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扇子,可以把控船的方向。
祁海宁说:“主要是它很大,11米左右。而且这个用材,经过我们鉴定,它的名字叫做格木。这种木材是优质的海船的木材,只有用这种木材造的舵杆,当年的那些水手们才敢去驾驶。这个舵杆本身是完整的,没有拼接的痕迹。根据我们的分析,它就是当年从南方千里迢迢运到南京来造船的。”
通过这根罕见的10.9米长的巨大舵杆,造船专家们经过计算、研究,再结合其它的线索,初步还原出了当年郑和下西洋所驾驶的宝船的样子。
赵志刚说:“这个舵杆所配的古船,长度一般在40几米到70米之间,宽度大约在11米到14米之间,排水量在2000吨到4000吨之间。”
排水量2000吨到4000吨,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比较,看一看在郑和下西洋几十年后所谓地理大发现时代出现的几支著名船队:
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船队,旗舰“圣玛利亚号”长度不到30米,排水量约233吨;1497年驶向东方印度的达伽马队最大船型排水量不过400吨;1519年西班牙麦哲伦环球航行旗舰“特立尼达号”的排水量仅为110吨。
与之相比,郑和宝船几千吨的排水量,简直就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根巨大舵杆所匹配的船只,还并非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最大的船型。(www.xing528.com)
《明史》记载,郑和宝船长44丈,宽18丈,按照现代的计算方式换算,相当于比一个足球场还大。
李约瑟在《世界科技史》一书中写道:“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船队都赶不上郑和船队的强大,甚至于把欧洲所有国家海上力量加在一起,也赶不上。”“郑和船队的力量和规模领先了世界400多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圣玛利亚号”、达伽马队最大船型、“特立尼达号”与郑和宝船大小对比示意图
宝船遗址公园墙上的《郑和航海图》(局部)
《郑和航海图》图名
赵志刚说:“郑和时代,他的船队,现在公认的是200多条船, 甚至于还要多。”
大宝船、运粮船、护航船、洗衣船,各类船只各司其职,28000人的船队,满载着丝绸瓷器、皇家珍宝,高扬着黄帆龙旗,浩浩荡荡,扬帆出海,是一种何等壮观的场面。或许,就连今天的航空母舰、联合舰队等等,都无法企及当时的一片盛景。
这是被雕刻在宝船遗址公园上的《郑和航海图》,而它更准确的名字,应该叫做《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这幅图被收录在了明代兵部档案《武备志》和《南枢志》当中。
祁海宁说:“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太仓,有的说是福建的长乐,但是真正的下西洋的起点应该是南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图反映的就是当年郑和率领宝船船队从南京出发,通过龙江关进入长江,然后一路向南向西,经过南亚、西亚的30多个国家。这个资料上写得很清楚,自宝船厂开船。”
庞大的船只在宝船厂建造好之后,是如何下水、如何开船的呢?对于这样一个谜题,专家们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在作塘与长江相接的地方设有船闸,宝船造好之后,打开船闸,开闸放水,宝船直接驶入长江,但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
祁海宁说:“还有另外的可能性,就是宝船是通过秦淮河道再转入长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直接跟长江接的话,那个水流太大,船闸控制起来很困难,而秦淮河河水比较平稳。很多人觉得秦淮河不可能,是因为现在秦淮河道变窄了,在当年,在明代的时候,秦淮河的主航道还是很宽的,完全能够运行这个宝船的体量。”
宝船究竟从秦淮河还是长江下水,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这要等待更多证据的发现。但无论怎样,我们可以肯定的是,600多年前,郑和率领着他的船队,带着皇家的天威与和睦万邦的使命,带着领先世界数百年的航海技术与产自中国的珍奇宝贝,带着中华灿烂的文明,自南京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
夏瑞馥在《郑和航海图》上找到了她的家乡,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她从小生活的那个村子在这张图上看不到,它叫做“帕泰村”,在这个村子里,竟然有着很多中国元素。
夏瑞馥说:“我们家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惯,比如说客人来了我们会倒茶,而不倒水、饮料之类的。但是一般的当地人如果你去他们家他们会给你倒这些东西。不过我们也希望保存这个中国的风俗,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原来,当年郑和船队到达肯尼亚附近,船队里的一只木船在岛屿附近触礁,几十名中国水手爬上岸,活了下来。但由于那时交通落后,他们无法再返回故土,于是留在了岛上,与当地的黑人女子共同生活,繁衍生子。夏瑞馥便是他们的后代。在她的家里,至今还珍藏着一件重要的“宝贝”。
夏瑞馥说:“现在还有一个中国的瓷碗,是很久以前的,就是很多年一代一代地传过来,现在还在家。我的外婆,就是我妈妈的妈妈,以前也给我们讲这个故事,说这个瓷碗,还有以前有更多类似的瓷碗,都是以前中国人到我们家乡带过来的。”
三条作塘与秦淮河
《郑和航海图》上的蒙巴萨
十年前的帕泰村
夏瑞馥讲述与中国的关系
英国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教授Julian Henderson
《南都繁绘图》(局部)
《南都繁绘图》里标注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
十年前,家境贫困的夏瑞馥写了一封长信寄给中国大使馆,希望能够有机会到中国来读书。幸运的是,当时的南京教育部门在了解到她的身世之后,非常慷慨地为她留出了一个公费留学的名额。就这样,南京的大门真的向夏瑞馥打开了,接下来的十年里,她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生活、学习,研习中医。
“南京现在等于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我19岁就过来南京。我觉得以后我也不会忘记南京,不会忘记中国。我一样也要到别的地方帮助别人。”夏瑞馥说。
从夏瑞馥的故事里,人们能够感受到,郑和七下西洋,带去的是中华和睦万邦的理想,带回的是四方诸国的向往膜拜,沟通的是中华与亚洲、欧洲甚至非洲各国的物质世界与精神思域,开辟的是史无前例的海上丝绸之路。
英国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教授Julian Henderson说:“蒙古人统治之后,在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就没有太多的贸易了。但是,更多的贸易通过海上进行了。换句话说,东西方仍然连接着。从很早期的时代,就有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体系。”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加上明王朝雄厚的国力,让南京成为了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城市。这幅被称作是“南京《清明上河图》”的《南都繁会图》,生动描绘了秦淮河两岸的盛况,商铺林立,不胜繁华。如果我们仔细留意,把视点聚焦、再聚焦,就会发现在商铺的牌面上,竟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东西两洋货物俱全”。“东西两洋”“货物俱全”,仔细琢磨,颇有意思。或许,这里就是那个时代的“进口超市”;或许,如果那个时候有代购,这里便是一个能够买到全世界名牌货物的超级代购店。
贺云翱说:“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商品,不管是亚洲的、太平洋的还是印度洋的,在南京都能买到。可见当时它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赵志刚说:“永乐时期,外国的国王、使臣到南京来访问312次,这个次数是非常高的。”
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宫本一夫说:“我们日本也通过中国跟西亚有关系。特别是明朝末期到清朝早期的时候,欧洲人也到东南亚,然后过来,我们日本也通过中国跟欧亚大陆产生了贸易关系。”
秦淮河入江口处水闸
早在600年前,秦淮河,便因其一国都城母亲河之地位、因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壮举出发地之气魄,而使得这座城与这里的人,拥有了皇城根下心怀日月的胸襟以及阅遍世界后的广阔视野与格局。而当经济繁荣与政治繁荣叠加在一起,则会迸发出一种更为高级的境界。在历史的长河中,秦淮河终于进一步升格为一个文化的符号,连接起南京与遥远的欧美世界,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