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秦淮“二源”合流处,天印山高四遥望

一秦淮“二源”合流处,天印山高四遥望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屈曲秦淮济万家”,一水秦淮,蜿蜒曲折,横贯南京腹地。两源在江宁方山脚下合二为一,流入南京城内。由于四周并无高山,独立于秦淮平原之上的方山显得格外瞩目。上半截向东南飞去30多华里,落一大湖之中,因山通体赤色,后人曰“赤山”,也就是今天句容境内的赤山。方山远观外形四四方方,就像一枚玉印从天而降,所以古名“天印山”。在这当中,几乎每一景都与秦淮河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秦淮“二源”合流处,天印山高四遥望

“屈曲秦淮济万家”,一水秦淮,蜿蜒曲折,横贯南京腹地。它如同一根项链,串起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这些珍珠,是发生在秦淮河两岸的精彩故事,也是贯穿在秦淮河沿线的绝美风景,这风景是自然的馈赠,是历史的遗存,风景如画,岁月成诗。如果没有秦淮河,金陵四十八景恐将黯然无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秦淮河的南京,是不可想象的。

屈曲秦淮济万家

方山

赤山

方山定林寺

方山门头

秦淮两源,北源出自句容市宝华山,南源出自溧水庐山。两源在江宁方山脚下合二为一,流入南京城内。由于四周并无高山,独立于秦淮平原之上的方山显得格外瞩目。关于方山,流传最广的传说和秦始皇有关。

有一天,秦始皇东巡经过此地时,只见前方金光闪闪、紫气蒸腾,便急忙询问身边的大臣。善于望气的随行大臣徐市禀告说:“此山独居宝地,金光紫雾环绕,王者之气直冲斗牛,久后必出贵人天子。只有凿石垄、断山根、鞭方山以碎天印,才能泄王气,永保大秦千秋功业。”秦始皇听后大惊,立马石跪山,抽出神鞭,对准方山,使劲拦腰猛抽了一鞭。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惊天动地,飞沙走石。只见方山齐腰断裂。上半截向东南飞去30多华里,落一大湖之中,因山通体赤色,后人曰“赤山”,也就是今天句容境内的赤山。赤山脚下的赤山湖也是秦淮河上游唯一的天然湖泊。

水利部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凯说:“据说,赤山山脚的面积和方山山顶的面积是一样大的。秦始皇的神鞭在收回来的时候,带了两撮土块回来。大的这一块就形成了土山,小的这一块就形成了竹山。土山直到东晋的时候,因为谢安在那建东山别墅而改称‘东山’,所以今天的江宁人,有的称它土山,有的称它东山,位置就在江宁区政府后面。”

其实,根据地质学的研究,方山山顶成为如今的平顶,不过是一千多万年自然风化的结果。方山远观外形四四方方,就像一枚玉印从天而降,所以古名“天印山”。

六朝以后,这里变成了文人雅士向往之地。明代大诗人许谷所作的《登方山绝顶》对方山的美景就做了很好的概括:“天印山高四遥望,振衣同上兴飘萧。深岩芨草秋仍茂,绝顶清池旱不消。”从明代开始,作为方山胜景的代名词,“天印樵歌”就成了著名的景点

“樵歌”,为打柴人的歌声。在过去,人们到方山郊游时,常能听到打柴人的歌声。天印山美景加上山涧中樵夫婉转美妙的歌声,因此被文人冠以雅名。(www.xing528.com)

文化学者王鲁湘说:“你看它什么东西都带着一股文气。这个文气是谁赋予?就是这些人。所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整个江南这个意向的创造者,就是这些慧业文人。”

这是现存南京历史上最早的彩色风景画卷,是一幅描绘了“金陵八景”的诗画长卷。“天印樵歌”也静静地排列其中。

郭存仁《金陵八景图》

万历二十八年(1600),南京人郭存仁作《金陵八景图》,可能最初是一件八开册页,不知何时被改装成手卷,这也开创了后来将多个金陵胜景并置于一个手卷上的形式。

郭存仁传世的作品很少,《金陵八景图》几乎是他仅存的作品。毎一幅画上都题了诗,或楷书,或隶书,或篆书,用多种形式呈现出八大胜景,分别是“钟阜祥云”“石城瑞雪”“凤台秋月”“龙江夜雨”“白鹭晴波”“乌衣夕照”“秦淮渔笛”“天印樵歌”。在这当中,几乎每一景都与秦淮河有着密切的关联。

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庞鸥说:“其实这个八景中间涵盖了大概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自然景观,第二种类型可能就是人文景观,第三种可能就是居住环境景观。秦淮肯定是最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一个景致了,那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在秦淮这儿,是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也有一年四季的变化和一天朝朝暮暮的变化,都可以出现在秦淮。”

与郭存仁所绘八景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是如今藏于江苏省美术馆的黄克晦版本的《金陵八景图》。

黄克晦 《金陵八景图》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兴来说:“他是福建惠安人,应该说他在青年时期就喜欢游历全国的名山大川,明中期大概游历到了南京。对南京的名山大川、对南京的人文遗迹非常感兴趣,他本身又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书法家,从诗作里面就翻到了关于金陵的诗词,结合他到南京(对)这种自然景观的观察以后,他找到了灵感,所以他在他这个诗词的金陵八景里面,就把它画成了卷本的金陵八景。”

黄克晦生活明朝嘉靖年间,郭存仁生活于于明朝万历年间,生存年代相隔了几十年,二人又为何如此默契,不约而同选取了同样的八景进行描绘呢?要揭开其中的秘密,还要顺着历史的长河再向前追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