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秦淮河水系,生活在南京的人可以脱口而出的除了“内秦淮”和“外秦淮”,还有“秦淮新河”。这段将近20公里长的河道,是整个秦淮河水系中形成时间最晚的一条,两岸同样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和文化景观,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新年轮。
由于宁镇山脉的阻挡,长江与秦淮河水系“人”字形交汇,常相顶托,容易形成内涝,危及南京的城市安全。
城河相依
1969年南京遭遇特大洪水,长江水和秦淮河水上下夹击,不仅造成秦淮河下游河口一带城市内涝,也让上中游地区水库溃堤、圩田被淹、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损失。
上世纪70年代,南京市政府决定开凿一条秦淮新河入江,以减轻洪水压力。这就是今天的秦淮河新河。
王凯说:“1969年,秦淮河流域大的洪水,水利部门要治理秦淮河,洪水从外秦淮河已经不能满足,决定开挖秦淮新河。从现在的东山大桥直接向西,从板桥这个地方入江,开了一条秦淮新河。”
秦淮新河通水典礼大会
秦淮新河小龙湾桥
在物质条件匮乏、工程技术有限的年代,秦淮新河开挖土方工程基本为人力承担,期间周边地区均来人支援,投入民工总数达12万人,是当代南京投入人力最多、施工时间最久、开挖河段最长、对秦淮河水系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水利工程。
在1991年的华东水灾中,在南京,沿秦淮河未破一个万亩以上的大圩,新河功不可没。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扩张,新河流域的范围由原来的郊区变得高楼林立,成为了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环境也不断得到优化,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不过,近年来,秦淮河在汛期因受长江高潮位顶托,下泄受阻,流域内洪涝灾害频发。南京为了建设更安全城市,让市民更加安居乐业,将秦淮东河方案提上议事日程。
王凯说:“秦淮河的洪水问题,从历史到现在,可以说还没有完全解决。你稍微解决了一点,历史发展了,城市变化了,下垫面又有了变化了。包括河道里面的一些建筑、桥梁,像高铁桥,都影响秦淮河。所以秦淮河的洪水问题现在还没有根本解决,不过我们南京正在进行一个新的工程,就是秦淮东河。”
规划建设的秦淮东河位于南京主城东部地区,通过利用现有运粮河、中心河、九乡河和七乡河,在中部丘陵岗地新开河与上下游河道连通,分泄秦淮河水进入长江。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南京主城和仙林、东山副城防洪压力,并形成环绕南京主城的清水廊道。(www.xing528.com)
对城市来说,河道不仅是行洪通道,还是城市血脉、发展要冲,秦淮东河工程的建设,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最核心的内秦淮河的水环境也得到了整治。坐着画舫,亲近河水,切身感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已经成为中外游客来南京不可错过的独特体验。
至于南京本地市民,近年来感受最深的还有秦淮河水质的优化和沿河环境的提升。
北起竺桥、经逸仙桥到东水关的内秦淮河东段和桃叶渡到止马村附近的内秦淮河中段,沿河景观都充分体现了秦淮历史人文特色,沿河边既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也能感受到一条河穿越南京千年历史的美妙。
秦淮河三汊河入江口
秦淮河鱼嘴湿地公园入江口
内秦淮河东段是五代十国南唐的护城河,从逸仙桥至东水关,连接夫子庙段,全长2.2公里,也是内秦淮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里不仅现岸绿景美,更融入了南唐的诗词、绘画、雕塑等艺术元素,展现了南唐的历史兴衰和深厚的南唐文化。
此外,起于南唐的外秦淮河也在今天大放光彩。随着外秦淮河夜景照明线的完工,“水光潋滟秦淮柳,桨声灯影画中游”,船行景换,美不胜收,“夜秦淮”已经成为南京一张熠熠生辉的“夜名片”。
日夜流淌的秦淮河,光彩夺目的秦淮河,逶迤绕城,滋养着这个城市,凸显了南京城特有的内涵和底蕴。
王鲁湘说:“南京这个城市具有两种品格,一种品格是一个伟大城市的伟大胸襟,和长江、扬子江的性格,包括形象气质是相吻合的。和秦淮河的这种关系则产生了我们南京的许多历史故事,产生了这座城市的另外一种形象、另外一种气质。”
在中国自然地理的庞大水系中,仅仅百里的秦淮河只能算是其中的一条毛细血管,但是作为秦淮文化的标志与符号,它却是举足轻重的。
城市与河流相互依托、相互守望,亘古不变,魂牵梦萦,演绎出美丽与繁华、文明与哲思。千载时光流逝,但流水不断,无形的文化跨越时空留存下来。秦淮水滋养了一个城市千年的繁华,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千古风雅地,再描繁绘图,如今的这条河、这座城,依然相互滋养、密不可分,传统与现在、历史与未来交替上演,一幅更加炫目和灿烂的时代画卷,正在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