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雅颂秦淮:六定情桃花扇,不息母亲河

南京雅颂秦淮:六定情桃花扇,不息母亲河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昆剧《1699桃花扇》那是崇祯十二年,李香刚满16岁,遇到了22岁的户部尚书之子侯方域,侯方域题诗宫扇赠李香,二人相恋。这是传奇剧本《桃花扇》,文学家孔尚任创作于清康熙年间。《首都计划》从清代到民国,整个南京充满变数与转折,夹杂着稳定与动荡,秦淮河见证着新时代的产生,也无时无刻不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内涵,作为南京城的母亲河,秦淮河的新面貌也正呼之欲出。

南京雅颂秦淮:六定情桃花扇,不息母亲河

昆剧《1699桃花扇》李香扮演者单雯说:“外地朋友说到秦淮河我就会说,我看着秦淮河,在这里生活,觉得这么有人文历史的一条河,我能够经常看到它,而且它对我的昆曲又很有帮助,因为这条河是很有文化的,我们的剧中也出现过。所以我觉得这条河与生俱来有一种韵味在里面。而我在这个河边长大,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韵味,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可能就会带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昆剧《1699桃花扇》

那是崇祯十二年(1639),李香刚满16岁,遇到了22岁的户部尚书之子侯方域,侯方域题诗宫扇赠李香,二人相恋。秦淮河上初见之后,两个人的命运便在动荡的年代中沉浮,上演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这是传奇剧本《桃花扇》,文学家孔尚任创作于清康熙年间。整个故事,似乎与这条河无法脱离关系。是这条河将寓居金陵的翩翩公子与流落秦淮的薄命女子命运捏合在一起,以此来串联一代王朝的兴亡。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完稿至今的三百多年里,这个故事一直长盛不衰,被改编成多个剧种,频频上演。

究竟是秦淮河塑造了这个故事,还是这个故事留给秦淮河以文化的时代的烙印?

在这条河边,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驻足、多少故事在这里上演。

江南贡院,这个中国封建科举最大的科考之地、曾经被赋予了神圣意义的殿堂里,演绎过一幕又一幕的人生悲喜剧,唐伯虎吴承恩郑板桥吴敬梓的身影都曾经在这里出现过。尽管千百年来,“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并无几人,然而许多人却以其他方式走进了历史,更多的人用书香、墨香与秦淮河的气息做了交换。

清代的南京文人群体,可谓名家辈出,顾炎武戴震袁枚……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都为这座城、这条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化印记。

秦淮河滋养了秦淮文化,成就了千年来所有的繁华与没落、成功与失败、梦想与幻灭。(www.xing528.com)

秦淮河沿岸

明代形成的秦淮河下游河道体系,在清代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康熙南巡北归也是从秦淮河出城入江,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多次提到主人公乘着小船利用秦淮河下游水网,游荡在南京城中。在吴敬梓的描述中,秦淮河畔可以看到“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

从明代末年开始,极具秦淮特色的河房开始兴起,建筑深入水中,下立木桩,上筑房屋,到了清代,城南秦淮河两岸遍布河房,成为一景,然而建筑侵占河道,导致河流不断变窄,使得秦淮河淤塞愈加严重,疏浚河道成了历任两江总督江宁布政使的重要工作之一。

夏维中说:“尽管历代的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秦淮河变窄变浅是一个趋势,所以历代政府也在不断地进行疏浚,但是有很多问题。”

到了民国,当时的政府希望能够“恢复昔日美丽之风景”,对秦淮河进行了改造整理。《首都计划》对秦淮河两岸的规划更是大进一步,划定沿河宽度,沿河开辟林荫大道,使之成为“以资消遣”的秦淮风光带。

《首都计划》

从清代到民国,整个南京充满变数与转折,夹杂着稳定与动荡,秦淮河见证着新时代的产生,也无时无刻不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内涵,作为南京城的母亲河,秦淮河的新面貌也正呼之欲出。

河房雪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