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曼哈顿岛寸土寸金。而当初荷兰人从印第安酋长手里买下曼哈顿岛,只用了价值60荷兰盾的物品。
纽约位于哈德逊河口,是英国航海家亨利·哈德逊1610年发现的。可怜的哈德逊第2年被叛变的船员扔在小船上放逐,还有他十几岁的儿子和几个生病的船员,不知所终。有人认为哈德逊被叛变船员杀死扔到海里了。探险航行是生死之行。哥伦布第一次新大陆航行也面临船员叛变的险境。探险家与船员的矛盾是:探险家越是艰险越向前;船员则因前途凶险或出海时间太长了而急于返航。
1626年,荷兰西印度公司为了与印第安人做皮毛生意,在曼哈顿建立了定居点,起名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人口达到1500人。这一年英国与荷兰发生战争,英军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新约克”,汉语音译为纽约。之所以叫“新约克”,是因为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把新阿姆斯特丹封给了弟弟约克公爵,就是后来在光荣革命中被废黜的国王詹姆斯二世。
纽约的标志是自由女神像(图38-1),她也是美国的标志。1876年热情的法国人在美国独立100周年时赠送了这座雕像。法国人不仅传递了自由价值观的认同和友谊,还把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一并送来了。
自由女神像全称“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原型取自一个在反抗拿破仑三世复辟君主制的街垒战中牺牲的女战士。自由女神像的雕塑师巴特勒迪17岁时亲眼目睹了举着火炬冲锋的女战士牺牲的场景。巴特勒迪在他的作品中把王冠戴在了自由女神的头上,寓意着自由至高无上。
矗立在海岛上的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上基座总高93米,海上风荷载很大,技术上有一定难度。雕塑师巴特勒迪请法国最著名的工程师——埃菲尔铁塔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进行结构设计。自由女神像采用铆接钢铁结构骨架,表皮为铸铜,拆分成300多片。从自由女神像中,美国建筑界学到了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金属幕墙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技术。
纽约延续了荷兰人诚信贸易、有序贸易和快速贸易的传统,经济发展很快,19世纪早期取代费城成为美国第一大城市。经济繁荣使纽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建筑博览之城。在这里可以看到美国近代、现代和当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可以看到许多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作品和世界著名建筑。
纽约与美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采用方格网布置。狭长的曼哈顿岛南北方向有12条平行大道,东西方向有155条平行短街,只有一条大道斜交,就是著名的百老汇大街。纽约多数道路用数字命名,第几大道第几街,显得没文化,但对记忆、辨识和预估目的地距离非常方便。
图38-1 自由女神像
图38-2 纽约特列涅特教堂
纽约最出名的街道是又短又窄的华尔街。华尔街尽头是美国非常著名的特列涅特教堂(图38-2)。尖塔、尖拱窗洞和墙柱处的飞扶壁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哥特式教堂。这座建于1846年的教堂是复古运动浪漫主义风格在美国的代表作。教堂塔顶曾经是纽约最高点。
在百老汇大道与第5大道交汇处,有一座建于1902年的22层大厦,外形像一个熨斗,叫作熨斗大厦(图38-3)。熨斗大厦是美国最早的高层建筑之一,纽约居民一开始很不习惯,因为它太高了。许多人问,这么高的大厦不会倒吗?那时,行人经过大厦时会提心吊胆。
熨斗大厦结构为钢铁骨架,借鉴了自由女神像的结构技术,就建筑技术和材料而言,这是一座现代建筑,但表皮却用了繁杂的古典建筑符号。美国最早的高层建筑大都从古典建筑中提取了装饰元素。
卡斯·吉尔伯特设计的纽约西街90号大楼(图38-4)建于1906年,采用法式马莎屋顶,文艺复兴风格的拱形老虎窗、檐线和腰线,窗套装饰有些洛可可意思。这种“拼盘”做法是复古建筑的折中主义风格。
1913年建成的伍尔沃斯大厦高241米,在当时是惊天之举。那时候纽约绝大多数建筑只有五六层楼,有几栋高层建筑也不超过100米,伍尔沃斯大厦拔地而起高耸入云,非常震撼,兴奋的记者创造了新单词描述它——“Skyscraper”,翻译过来就是“摩天大楼”。
伍尔沃斯大厦采用铆接钢结构,石材外墙,用了哥特式符号,可归类为浪漫主义复古建筑(图38-5)。设计伍尔沃斯大厦的建筑师也是卡斯·吉尔伯特。
图38-3 纽约熨斗大厦
图38-4 纽约西街90号大楼
1930建成的克莱斯勒大厦(图38-6)属于“装饰艺术”,即“Art Deco”风格。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到30年代欧美兴起的一种设计风格,就是在接受现代建筑的结构和基本外貌的前提下,用装饰艺术的手段给现代建筑披上华丽的盛装。“Art Deco”反映了一种贵族意识,尽管采用现代技术、工艺和材料,但不甘心建筑“沦落”到无装饰的境地,想方设法要“穿戴”点什么,以显示高贵和与众不同。“装饰艺术”运动运用现代手段以怀旧的方式媚俗。但不得不承认,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高318米的克莱斯勒大厦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部,建筑师威廉·冯·阿伦把大厦顶部的尖塔设计得像汽车散热器,不锈钢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克莱斯勒大厦建成后成为纽约第一高楼,遗憾的是,仅仅40天后就被新建成的帝国大厦超过。既生克莱斯勒,何生帝国大厦?
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是纽约里程碑式的建筑,有建筑师比喻这两座建筑是“欢愉后的恋人”。我觉得这个比喻不对。恋人欢愉之后是疲倦的,而这两座高大建筑无论什么时候看上去都是英姿勃发。
1931年建成的帝国大厦原名是纽约州大厦,由于它显得太霸气太高高在上了,被起了别号——帝国大厦(图38-7)。
帝国大厦高381米,比克莱斯勒大厦高60多米。克莱斯勒大厦在纽约第一高楼的宝座上只坐了40天,而帝国大厦在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上坐了40年,这60米不白给。
图38-5 伍尔沃斯大厦
图38-6 克莱斯勒大厦
帝国大厦也属于装饰艺术风格,结构与自由女神像一样是铆接钢结构,外墙为石材幕墙。帝国大厦的结构非常结实,曾经有一架B25轰炸机在浓雾中撞上了帝国大厦,居然没有造成大的破坏。
帝国大厦是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到现场装配,施工速度非常快。102层大厦结构工期只用了410天,平均4天1层楼。这在当时是世界奇迹。
帝国大厦与自由女神像一样,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两者之间有着逻辑联系,自由女神是因,帝国大厦是果。自由导向繁荣。
图38-7 纽约帝国大厦
图38-8 纽约利华大厦
设计帝国大厦的建筑师也是洛克菲勒总部建筑群的总建筑师,他对美国乃至世界建筑贡献非常大,不知道为什么名气不大,一些近现代建筑史的书籍根本不介绍他。这可能与建筑史作者看重现代主义建筑的“选择性注意”有关,对装饰艺术风格作品和建筑师有意忽略。其实,胡德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建筑大师。
利华大厦(图38-8)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在1952年建成时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由利华大厦掀起的玻璃幕墙建筑浪潮席卷全世界,直到今天还没有退潮的迹象。
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建筑就是玻璃建筑。1851年英国博览会展览馆“水晶宫”就是花匠出身的帕克斯顿用铸铁和玻璃建造的。水晶宫是现代建筑的起点。不过,水晶宫是一座单层临时性建筑。
最先设计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的是密斯,他在1920年前后设计了两个玻璃幕墙大厦,还制作了模型,但没有被保守的德国业主采纳。
利华大厦由著名的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筑师是戈登·邦夏,利华大厦造型非常简单,就是两个长方形“玻璃盒”,主楼是立起来的玻璃盒,裙楼是躺着的玻璃盒。简单的玻璃盒却有着非凡的魅力。
我们在第31章介绍了戈登·邦夏设计的耶鲁大学珍本图书馆像精致的首饰盒。那是在利华大厦之后11年建成的。1988年,79岁的戈登·邦夏获得普利兹克奖,两年后去世。
1958年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厦是现代主义风格的里程碑。西格拉姆公司是一家酿酒企业,买下了曼哈顿核心地块建办公大楼。密斯的粉丝与好友菲利普·约翰逊与西格拉姆公司老板熟悉,推荐70岁的密斯担纲设计。(www.xing528.com)
密斯设计的156米高的西格拉姆大厦是一个长方形深色玻璃盒,没有任何装饰(图38-9)。密斯早在1928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少就是多”的原则。对于不想吃辣椒的人,一点点辣椒对他都是多余的;对于不想要装饰的人,再少的装饰也是多。当然,不要装饰不等于不要艺术。西格拉姆大厦被建筑界普遍认为是建筑艺术珍品。约翰逊说,密斯将普通建筑变成了诗歌。西格拉姆大厦的艺术魅力是靠恰到好处的比例、高贵的质感与色彩、对光的捕捉和利用、精细的设计、选材和加工来实现的。西格拉姆大厦深沉、高贵、优雅,似乎还有点冷漠。是的,高贵总是有距离感的。
密斯小时候当过雕刻工,对材料有着强烈的敏感性;他做过绘图员,对细节非常在意。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上帝存在于细节”。密斯用深色亚光铜条包裹玻璃幕墙金属框架,金属亚光与玻璃亮光形成轻度反差,看上去很舒服。密斯把窗帘设计得只有三种开启模式,要么放到底,要么拉到顶,要么放下一半。这样,从室外看,那么多房间无论怎样使用窗帘,都有韵律感,有诗意,犹如用3个音符谱写的音乐诗。
西格拉姆大厦所在地块地价非常贵,但密斯没有把场地用满,而是将建筑退后27米,留出地方建花园广场,大厦两侧也内收。如此,削弱了拥挤不堪的街道对建筑的压迫,使大厦显得更有风度,更优雅。
图38-9 西格拉姆大厦
西格拉姆大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世界各地纷纷效仿。但不是每个建筑师都有大师水平,绝大多数人学得不好,学得不像。有人抱怨道:全世界城市都变成了“单调、刻板的玻璃森林”。
密斯·范·德·罗是个传奇人物,只读了不到5年书,没有受过建筑学的系统教育,也没有像哈里逊那样成人后去补课。他却能在著名的包豪斯学校当校长,在美国一流大学任建筑学院院长,并成为世界顶级的建筑大师。
生于1886年的密斯从小在德国亚琛当石雕学徒和绘图员,后来在柏林贝伦斯建筑事务所画图,与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共过事。密斯靠实践经验、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家。
转型时代,非科班出身或许是一种优势。大多数科班出身的建筑师坚持已有的建筑理念,坚守成规,以学院派自居和自豪,对全新的概念不屑一顾或不愿接受。而非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没有陈旧知识和观念的束缚,对新事物的优越性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现代建筑之路是一群非建筑师开拓出来的。钢结构鼻祖埃菲尔没有文凭,第一栋现代建筑——水晶宫的设计者帕克斯顿是花匠出身。20世纪4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赖特、勒·柯布西耶和密斯都不是建筑科班出身。
现代建筑是一场革命,是对两千多年建筑传统的根本性挑战与背离,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没有任何学理支撑。但她的出现跟上了时代变化,符合时代特点,满足了时代的要求。
古典建筑主要为权力和宗教服务,注重形式,注重象征性。而现代社会要求建筑的实用性,形式不是目的,使用功能才是目的。
密斯作品的风格简单、简约、严谨,精确、精细、精致。但也有批评者认为,密斯代表着一种消极的影响,思想空虚。
但是,艺术是人类无法割舍的生活。几万年前山洞里的古人就创造艺术。建筑是最大最重要最久远的艺术实现体和载体,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密斯的国际主义风格表现手段贫乏,大多数人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做到“没有装饰,却有艺术”。
不管怎么说,连中学都没上的密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现代建筑理论、教育和工程实践中都有非凡的成就。不过,密斯如果生活在一个注重文凭和职称的社会,可能会永无出头之日。密斯52岁才到美国,虽然之前在欧洲已经有了成就和名气,但还是属于小打小闹的建筑师。到美国后,繁荣的经济,巨大的建筑市场和宽容自由的环境,给了他大展宏图的机会。
20世纪4位世界级建筑大师有3位来自欧洲,只有一位是美国本土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赖特比另外3位大师年龄大十五六岁,他的现代建筑理论是有机主义建筑理论,我们将在第43章专题介绍。这里我们看看他在纽约唯一的作品——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图38-10)。
赖特76岁时开始古根海姆博物馆方案设计,从1943年开始方案设计到1959年工程竣工,历时16年。工程竣工那一年,92岁高龄的赖特去世。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一座下头小(直径约30米),上头大(直径约38.5米)的螺旋形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实就是一个有外墙的螺旋坡道,展画挂在坡道外侧墙上,坡道里侧是上下打通的中庭,屋顶是玻璃天窗。整座建筑没有分层的概念,也没有房间,是“流动”的空间。赖特对自己创造了无分层流动空间很得意,引以为豪,但实际使用却非常不便。博物馆投资者古根海姆很不满意。一个主要问题是坡道坡度是3°(也有资料说是3%),而展品不能随坡道斜挂。墙是斜的,画作是水平的,看上去很不得劲。还有一个问题是坡道宽度限制了大幅画作观赏的距离和角度。
赖特对密斯等人的国际主义建筑嗤之以鼻,称之为没有人情味的“平胸脯”建筑。问题是,赖特的建筑有胸脯了,可看上去是笨拙沉闷的曲面,在结构逻辑上也说不通。
有人猛烈地批评赖特的这个作品,说它是一栋与纽约格格不入的建筑,也是在功能上不好用的建筑,还是一座丑陋的建筑。尽管如此,这座建筑还是吸引了不少人。
1982年,博物馆扩建,格瓦斯米与西格尔事务所承担了扩建设计任务,格瓦斯米是著名的“纽约5人”之一。他和西格尔设计了一座规规矩矩的10层立方体与赖特的“螺旋体”对接,内部有机衔接,外部互相映衬。扩建部分自身优雅得体,也使赖特的老建筑显得更有魅力。
我们已经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见识过沙里宁的不凡设计,纽约肯尼迪机场环球航空公司的候机楼(图38-11)是比杜勒斯机场早一点的作品,建于1962年。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混凝土薄壳结构与玻璃幕墙结合。沙里宁用4片超大型曲面板组成了约100米宽的大鹏展翅造型屋顶,屋面板坐落在“Y”字形钢筋混凝土异形柱上。板块之间是玻璃天窗。主体建筑两侧,鸟翼下方,是流畅伸展的候机厅。整个建筑没有装饰,完全靠造型辐射艺术魅力。这座建筑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座有机功能主义建筑,是极其成功的典范,对方盒子国际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图38-10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格罗皮乌斯为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设计的办公大楼泛美大厦(图38-12)是一栋招致很多批评的建筑。这座建于1963年的59层大厦是折面型,横向线条,有几道较宽的横向玻璃带。批评者认为这座建筑冷漠、刻板、缺乏人情味。泛美大厦被评为纽约十大最丑建筑之一。
格罗皮乌斯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山鼻祖和领军人物,但他在美国的作品不大成功。
1984建成的电话电报大楼(现在是索尼大厦)在现代建筑史上影响非常大,是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引起了建筑界的激烈争论。
我们已经在第34章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约翰逊的设计清晰地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原则与基本特征。
电话电报大楼是一栋板式建筑,建筑立面采用沙利文的三段式,底部基座为罗马式拱券,拱券高36米;中部是整齐简洁的竖向线条;顶部用放大的巴洛克符号,在古希腊三角山花中开一个圆缺。整个建筑像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高脚立柜(图38-13)。
约翰逊本来是密斯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密斯到美国来也是他策动和帮助办理的。但是约翰逊是一个总在寻求变化的建筑师,不甘心国际主义风格的千篇一律。文丘里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启发了他,约翰逊打破了国际主义的“严格戒律”,以轻松谐谑的心情走向后现代主义。电报电话大厦是后现代主义的宣言:用历史的或流行的符号装饰建筑。约翰逊说:我们就是“热爱历史,喜欢象征”。
图38-11 肯尼迪机场候机楼
图38-12 纽约泛美大厦(现名保险公司大厦)
在第3大道53街,有一栋椭圆形高层写字楼——约翰逊与约翰·伯吉设计的“唇膏大厦”,建于1985年,是纽约为数不多的曲面建筑,很像女人用的唇膏(图38-14)。
唇膏大厦有动人的身段,在布满方盒子的纽约是一道风景。大厦32层,临街面三次向里收进,立面造型轻松活泼,窗户为带型窗,窗间墙用红色花岗岩,突出横向线条。
唇膏大厦是突破国际主义单调风格的一种尝试,与后现代主义“加点什么”的手法不一样,是在“改变点什么”。
曲面建筑总是会牺牲一些使用面积;造价也会提高;施工不那么便利。从19世纪高迪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尝试不规则曲面建筑以来,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纯粹为了形式而牺牲功能,显然是不经济的;但千篇一律的城市又确实让人疲倦和烦躁。
尽管刻意表现,约翰逊的电报电话大厦和唇膏大厦并不比密斯的西格拉姆大厦和贝聿铭的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甚至不如。由此可见,艺术感染力不是靠穿戴和改变姿势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种直达心灵的内在张力。
不管怎么说,变化总比不变化好。多元的世界需要丰富多彩的建筑。
图38-13 纽约电话电报大楼(现索尼大厦)
图38-14 纽约唇膏大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