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洲地画墓穴:穿越石门,踏上土城

美洲地画墓穴:穿越石门,踏上土城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绝大多数动物不掩埋死去的同伴。纳斯卡地区南端有一座名叫卡华赤的古城,有宽阔的广场,雄伟的石级,还有几十座大约30米高的金字塔。图13-2 莫切城遗址纳斯卡大地画由线条构成。图13-3 纳斯卡蜂鸟地画大地画的制作很简单,就是凿去表面褐色岩层,但线条放线定位有一定难度。蒂亚瓦纳科统治或影响范围包括玻利维亚、秘鲁南部、阿根廷北部、智利北部等。整个美洲驯化的动物很少,主要集中在安第斯山地区。

美洲地画墓穴:穿越石门,踏上土城

奢华的坟墓是社会分层的产物。

美洲金字塔远没有中部美洲那么多,那么漂亮,那么精致。南美洲的统治者似乎更在意死后的安排。在安第斯山地区,有陪葬品令世界惊叹的王公陵墓;有把死去国王的宫殿原封不动用土掩埋直接作为墓台的;还有把死去国王做成木乃伊,让其依旧“生活”在王宫里,“生活”在活人世界里的。

绝大多数动物不掩埋死去的同伴。早期人类也没有坟墓。坟墓是定居的产物,或许是出于卫生防疫的考虑;或许是出于祖先崇拜;或许是出于生命结束后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的渴望。奢华的坟墓是社会分层的产物。

秘鲁北方距离首都利马680公里的西潘村出土了莫切王国时期的坟墓(图13-1)。墓里埋葬的是什么人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国王,有人认为是兼做武士和祭司的贵族。

西潘王墓的陪葬品有璀璨的金银珠宝,有印着精美图案的陶器,有精致的武器,有精美奢华的服饰和首饰,还有殉葬的成年人和儿童。

978-7-111-54964-2-Chapter13-1.jpg

图13-1 西潘王墓

殉葬是专制统治者极度自私、贪婪、野蛮和残暴的罪证,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过。最早的活人殉葬墓在苏美尔,大约4600年前;安阳殷商墓也有活人殉葬,大约是3500年前。中国15世纪明朝景泰帝死时还有宫女殉葬,自那以后才明文取消了活人殉葬。欧洲殉葬证据最少,只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发现过活人殉葬墓。

莫切王国是查文文明之后第一个重要的文明体。它代表着安第斯文明的第3阶段——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重要的文明体还有南方的纳斯卡地区。

莫切王国大约历时900年,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700年。与同时代中部美洲的特奥蒂瓦坎一样,莫切人是好战民族,莫切王国统治人口有几十万,在秘鲁北部沿海地区,影响范围有500公里。莫切王国是集权帝国。

从西潘王墓出土的陶罐图案可以得到一些莫切人的生活图景:农耕、狩猎、捕鱼战争宗教祭祀。出土文物还表明莫切人在贵金属冶炼、制陶业、艺术、手工艺品加工和纺织染色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莫切是沙漠地区,干旱缺雨,莫切人又好战,他们以人祭的方式求神赐予雨水和战争胜利。他们的仪式与中部美洲掏心献祭的方式有所不同,主持祭祀仪式的祭司本身就是武士,他们会割断牺牲者的喉咙,饮其血,再把牺牲者大卸八块。

莫切人的神庙有太阳神庙和月亮神庙,与中部美洲特奥蒂瓦坎一样。但他们的神庙建筑不是用石头建造的,而是用风干的黏土砖,据说太阳神庙用了1.43亿块砖。每块泥砖上都有标记,大概是不同人制作、进贡的泥砖的识别记号吧。

莫切王国的首都是莫切城(图13-2),大约有1万人。莫切是个等级严明的社会,这从城市布局可以看出来。王公贵族的住宅靠近神庙,平民的住宅在城市外圈。莫切由于干旱,需要建设灌溉工程,如水库、输水管线等,这些公共项目的组织强化了权力。

莫切文化延续了近千年,最终变成无人所知的荒漠。学者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主要原因。越来越炎热干旱的气候不再适于居住。

与莫切王国大约同时期的纳斯卡位于秘鲁南部,距离利马约400公里,也是尘土飞扬的荒原。纳斯卡的兴盛期在公元前100到公元500年间。纳斯卡地区南端有一座名叫卡华赤的古城,有宽阔的广场,雄伟的石级,还有几十座大约30米高的金字塔。纳斯卡最著名的建造物是大地画。

大地画分布在500平方公里范围内。主要是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图案。

978-7-111-54964-2-Chapter13-2.jpg

图13-2 莫切城遗址

纳斯卡大地画由线条构成。纳斯卡人将地面褐色岩层的表面刮去几厘米,露出浅黄色岩层,形成凹入的线条。线条从几十米到几百米长,宽度10到20厘米。

大地画是人造景观,它的奇怪之处在于平面尺寸太大了,如果不升入天空,没有人能看到它的面貌。一只46米长的细腰蜘蛛,一只大约300米长的蜂鸟(图13-3),一只108米长的卷尾猴,一只188米长的蜥蜴,一只122米长的兀鹫,一个巨大的蜡烛台在俯视着大地。看大地画必须在高空中。最初发现大地画的人是坐飞机时无意中发现的。

纳斯卡人在地上创作了一幅幅巨大的地画,自己也看不到,要不是2千年后人类发明了飞机,任何人都不会看到他们的作品全貌。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作画?是为了引起天神的注意?这些图案是他们的宗教图腾?

目前比较多的学者认为大地画是古纳斯卡人分配水源的标识,那些图案是不同家族或部落的族徽。在那些图案覆盖的地下,分布着大量地下水渠。纳斯卡是干旱地区,几乎没有降雨,农业灌溉靠地下水。大地画把地下水的分配标记定格了,避免部落间因抢水发生战争。从纳斯卡地区出土的陶器上可以看到与大地画一样或接近的动物图案。

有人说大地画是外星人留下的标记,很牵强附会。不过,美洲的玛雅文明和纳斯卡大地画都被说成是外星人的作品,至少说明其具有独特性和某种神奇性。

978-7-111-54964-2-Chapter13-3.jpg

图13-3 纳斯卡蜂鸟地画

大地画的制作很简单,就是凿去表面褐色岩层,但线条放线定位有一定难度。一些线条爬坡穿谷,绵延很长距离,仍要保持笔直;一些线条是曲线的,那时候没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更没有卫星定位,如何放线?研究人员在现场发现了1.8米大小的图案小样。表明纳斯卡人先在现场放小样,再根据小样按比例放大。对于直线,可能用3根木桩拉线;曲线则在圆心处立桩,拉绳旋转画出弧线。不管怎么样,2千年前的纳斯卡人具有了一定的几何知识。

高地文明蒂亚瓦纳科和瓦里王国代表了安第斯山文明的第4个阶段——中兴阶段;在公元600到1000年期间。

蒂亚瓦纳科位于现在玻利维亚境内的的喀喀湖附近,海拔4千多米,鼎盛时期约3~6万人。蒂亚瓦纳科统治或影响范围包括玻利维亚、秘鲁南部、阿根廷北部、智利北部等。

蒂亚瓦纳科人依靠农业、渔业和牧业为生。山区土地少,他们大量修建梯田;的的喀喀湖提供了水产品;他们还牧养大羊驼和羊驼。整个美洲驯化的动物很少,主要集中在安第斯山地区。

由于地处山区,蒂亚瓦纳科建筑大都是石材建筑,这些建筑不用灰浆砌筑,而是干砌,大都是在公元700年以前建造的。(www.xing528.com)

蒂亚瓦纳科最著名的古迹是太阳门,是宗教祭祀场所。太阳门用整块巨石雕成。宽3.84米,高2.73米,厚0.5米。夏至那天,太阳沿太阳门中心线升起。蒂亚瓦纳科人显然对太阳运动规律有着准确的观察。太阳门的雕刻细致精美(图13-4)。

蒂亚瓦纳科城在公元1200年被弃。降雨太少,环境日趋恶化应是主要原因。

瓦里王国与蒂亚瓦纳科同是安第斯山文明中兴阶段的代表。瓦里王国位于秘鲁南部高地,在利马和库斯科之间的阿亚库乔城附近。瓦里王国兴盛的时期为公元500~1000年。

瓦里城面积大约有10平方公里,是最早用石头建造的有城墙的城市。在瓦里出土墓葬中,有精美的金银首饰、珠宝、陶器等,还有人殉葬,包括儿童和少女。瓦里人在宗教祭祀仪式上也用儿童和少女做祭品。瓦里统治者死后尸体做成木乃伊。

瓦里王国建造了粮食仓库、道路和驿站系统,这些都被后来的印加帝国所继承。有学者认为瓦里王国可能实行某种供给制度,是印加帝国供给制经济的序曲。

历史学家认为,瓦里文明是将现今秘鲁境内多支古代部落统一起来的第一个统治政权。

西坎和奇穆王国代表安第斯山文明的第5阶段——中晚期阶段,在公元10~15世纪期间。

978-7-111-54964-2-Chapter13-4.jpg

图13-4 蒂亚瓦纳科太阳门

978-7-111-54964-2-Chapter13-5.jpg

978-7-111-54964-2-Chapter13-6.jpg

图13-5 瓦里的石头建筑

西坎位于秘鲁北部,是拉姆巴耶克王国首都。拉姆巴耶克王国统治着秘鲁北部和厄瓜多尔部分地区,公元900~1000年期间兴盛,后来被奇穆王国所灭。

西坎发现了神庙和陵墓,陵墓里出土了大量殉葬品,有陶器和陶制动物头,还有1百多具人的遗骸,许多是被斩首的,所有遗骨都有被砍的痕迹。其中还有30多位女性遗骨。专家认为这些殉葬者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人祭牺牲。有人认为这些人祭是在宗教祭祀仪式上自愿殉葬的,以求获得新生。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依据,也不符合逻辑。这些牺牲是被砍死或被斩首的。再有,一个社会如果存在着在宗教仪式上自愿死亡可以获得新生的理念,那抢先去死去寻求新生的应当是王公贵族。西坎神庙的遗址是土砖建筑(图13-6)。

奇穆王国是印加帝国之前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它的疆域沿着太平洋绵延约800公里。奇穆王国的首都昌昌城是一座土城。昌昌城遗址在秘鲁北部最大城市特鲁希略城西北4公里的海滨沙漠地带,距离利马以北600公里。

昌昌是太阳太阳的意思。昌昌古城占地面积30~40平方公里,核心城区面积为6.5平方公里。全盛时期人口接近10万。

昌昌城内有庙宇、宫殿、豪宅、普通住宅、广场、制作工场、粮仓等。城市功能齐全。广场既是聚会之处,也是贸易市场。

昌昌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土城遗址,完全用土坯砖建造。建筑物墙体是土坯砖,黏土里有贝壳、砂子等骨料,屋顶用黏土、藤条和草建造。结构上很结实。昌昌城被高大厚重的城墙环绕,城墙是精致的雕刻土坯(图13-7)。

978-7-111-54964-2-Chapter13-7.jpg

图13-6 西坎神庙遗址

古城内用土坯砖建造的房屋,最早建于9世纪,为中国唐朝时期,最晚建于15世纪。这些建筑经历了多次大地震和风雨侵蚀,有的建筑可能有1200多年的历史。居然没有倒塌,建筑质量非常可靠。我国一些地方农村至今也有土坯房,但需要年年表面涂泥维护。昌昌金字塔也是由土砖砌成的,在风雨侵蚀下看上去像一个小山丘。

奇穆王国位于干燥的沙漠地区,农业依靠灌溉工程。奇穆人不仅在建筑方面有优势,在水利工程方面也很出色。他们修建石头堤坝的水库并用大型石板覆盖水渠。奇穆王国还在统治区内修建了道路网,后来印加帝国贯通全国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是从奇穆开始的。奇穆人为了增加土地面积,把沙土地表面的砂层挖去,露出好的土层,形成凹地。

修建水利工程、修筑道路等公共工程需要组织大量的劳动力。奇穆人建立了被称作“米塔”制的劳役制度,就是每个人轮流出兵役或劳役,服役期间土地由别的农户帮助耕种。后来印加帝国继续了这种制度。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人对土著人的劳役剥削沿袭了米塔制度。

奇穆王国是等级严格的社会。这从建筑可以看出来,虽然都是泥土建筑,有的建筑体量大,举架高,墙面有精美的浮雕

昌昌城出土的一处国王陵墓中发现有殉葬的年轻妇女。奇穆王国的国王死了,就埋在他住的宫殿里,把宫殿封闭成墓台。奇穆国的王位继承者不能继承先王的财产,先王的财产由其他兄弟继承。这样就促使每个新任国王必须发动扩张战争掠夺财富

奇穆王国1465被印加帝国征服,16世纪西班牙人到来时,昌昌城还有人居住,但后来大多死于传染病

本章我们跨越了1600年,介绍了安第斯山文明的3个阶段和6个有代表性的古城。

978-7-111-54964-2-Chapter13-8.jpg

图13-7 昌昌城的土坯砖城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