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的自我囚禁。
“阿帕奇”是美国最富进攻性的主战直升机,也是北美最具进攻性和掠夺性的印第安族群的名称。生活在美国南部草原的基奥瓦阿帕奇人以采集-狩猎为生,间或从事农业,间或从事“抢劫业”。凶猛的抢劫使阿帕奇人威名远扬。
采集-狩猎者之间是没有抢劫的,因为没有东西可抢。采集-狩猎者没有财产,也不储备食物。但他们可能会抢人,抢女人做老婆;极个别部族,如第2章提到的努特卡人,会抢人做祭祀品。
农耕社会抢劫和反抢劫是常态。因为农耕者有财产,有粮食,还有土地和劳动力,都值得抢。流血或者说敢于流血所获得的财富远远多于流汗所得。阿帕奇人的邻居大都是农耕部族,所以阿帕奇人经常抢劫。
族群间的抢劫和反抢劫会引发战争。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的战争多了,规模大了,也残酷了。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曼说:“战争的频度、组织以及它屠杀生灵的烈度,大体上是伴随着定居点,而且是伴随着文明增长的。”[1]迈克尔·曼把战争和建筑扯在了一起。
大约6000年前美洲出现农业。农业使人类结束了几百万年的游荡生活定居了下来。虽然采集-狩猎者也有少数部族定居,但不是普遍现象,是极个别的特例。
15世纪末欧洲人来到美洲大陆时,美洲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只有北美北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北美高原地区、南美东部和南部地区,还是采集-狩猎者的地盘。
进入农业的地区中,中部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进入了文明状态,建立了国家。北美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加勒比海岛屿,南美安第斯山东部和南部地区,还处于文明前的氏族-部落形态。
农业革命使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单位面积收获的食物远多于采集-狩猎,人们有了定居的条件;照看土地和农作物,还有土地继承,也需要人们定居下来。如此,人们的居所从临时棚厦和帐篷变为固定的房屋——用泥砖、木材或石头建造的房屋。
定居使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说根本性的变化:
(1)定居使人类对居住地的依附性增加。
(2)定居使人类对超验力量的敬畏增加,导致宗教的发展和宗教仪式的强化。
(3)定居往往伴随着人口密度增加、社会共同体规模扩大和社会结构的改变,非血缘性质的凝聚社会共同体的力量——权力——开始出现。
(4)对居住地的依附性,对超验力量的崇拜和对权力的服从,使人类精神的自由浓度被稀释了。
定居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了未曾有过的约束。有得必有失。某种意义上讲,定居是人类的自我囚禁。
人类建筑史是从定居开始的。我们将在第4章讨论建筑与文明的关系。本章讨论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说还没有建立国家的美洲农耕氏族-部落的建筑。
农耕部落的家园有三个基本功能,也是人类建筑最基本的功能:居住、仓储和防卫。农耕部落建筑进一步的功能是政治功能和宗教功能,一些部落建有聚会场所和简单的祭祀设施。
北美东北地区印第安农耕部落易洛魁人是母系社会,他们的房屋长25~30米,用榆木和树皮建造。易洛魁长屋可以住20个家庭,多达百人。住在长屋里的家庭都有血缘关系,属于同一个氏族。一个大屋子里住那么多人,虽然是亲戚关系,毕竟是不同家庭,男女老少混杂一起,私密性如何解决?
易洛魁人居住区内还有粮仓,居住区用树木栅栏围起来(图3-1)。
易洛魁人的长屋表明农耕社会共同体比采集-狩猎社会更大更紧密的特点,也表明了社会结构的平等性。大家都住在一个屋檐下,没有社会分层,没有居高临下的权力和说一不二的首领。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详细考察了易洛魁社会,写出了著名的《古代社会》一书。摩尔根笔下的易洛魁社会是一种原始民主社会,氏族领导人酋长和酋帅是由氏族成员选举产生的。
农业社会单位面积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大大增加了,社会共同体有条件扩大。农业生产方式也需要社会共同体扩大。大的社会共同体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能力,比散居的游团可以组织更强大的军事力量,适应日益增多的战争需要;大的社会共同体也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如垦荒、共享农业信息等。宗教的发展也促成社会共同体的扩大。
社会共同体的扩大以怎样的原则聚合?土地等不动产由谁继承?什么人可以在婚后继续留在村子里?什么人要迁出?氏族制度的建立是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外婚制的原则下,社会共同体由单方面亲属聚合,只选择父系或母系亲属,是合情合理又合算的选择。农业社会的命根子是土地,而土地是祖先留下来的,所以农业社会盛行祖先崇拜。谁是祖先?父系或母系的单一性追溯,使祖先清晰明确。氏族社会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与土地的关系。
除了易洛魁人外,北美东北部农耕部族休伦人、德拉瓦人和波瓦坦人都是氏族社会,都居住在长屋或大空间房屋里,也都有木栅栏围护着居住区。
生活在南美洲巴西的图皮人和分布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的瓜拉尼人都是农耕部族,他们也居住在长屋里。图皮人生活在热带雨林,他们的茅草屋长达1百米,宽十几米,屋内悬挂着吊床,一个茅草屋能住1百多人。瓜拉尼人的大屋子也能住几十人。普图马约人住在圆形大草棚里(图3-2)。
美国东南部的农耕部族如切洛基人、克里克人、奇克索人和塞米诺尔人不是住在长屋里,而是住在小木屋里。这些部族的特点是半农耕半采集-狩猎,属于向农耕社会过渡中,社会共同体规模比较小。
建筑的类型或形式主要受使用功能和环境的影响,也受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制约,还有居住者的风俗与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图3-1 易洛魁长屋
图3-2 南美洲普图马约人的圆形大草棚
美国大草原和平原地区、西南部地区的农耕部族大都住在用泥土建造的房子里,因为那里没有足够的树木。而阿根廷迪亚吉塔人住在山区,他们的房子是石头建造的,因为山里石头多。美国中部草原和平原的希达察人、曼丹人、夏延人、波尼人还有西南部的纳瓦霍人,房子都是木结构圆顶的土房子。那里木头少,石头也少,只好用少量木材和泥建造房子。在山区,农耕部落则用石头建造房子。在水边则用芦苇建造房子。还有用树皮建房子的(图3-3)。
生活在加勒比海岛屿、北美洲南端加勒比海岸的佛罗里达和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地,房子是建在木桩上的,既防潮又可防止毒蛇和鳄鱼。
同样是用泥建造房子,有些部族喜欢建圆形房子(图3-4),有些部族喜欢建长方形的房子。圆形房子是帐篷传统的继续,长方形房子是A字形茅草屋的发展。
阿根廷和智利南部的马普切人喜欢聊天,他们的卧室和灶坑是分隔开的。灶坑间相当于厨房、餐厅和起居室。
农耕社会的家园大都有防护设施。木材丰富的地区用木栅栏将居住区围起来;用石头建房的阿根廷迪亚吉塔人则在山口建造堡垒;美国西南部的祖尼人的防护措施很特别,他们的泥房子没有门,墙上只有很小的窗户。房屋出入口是在房顶留一个洞。祖尼人还不会使用梯子,男女老少都爬木杆上下房顶。祖尼人的房子进出极为不便,但对抢劫者而言困难很大。
人类进入农耕时代,获取食物的能力提高了,人身安全度却降低了。采集-狩猎者的敌人是猛兽,农耕者的敌人是人类。
普韦布洛是美国西南部著名的农业定居部族,是好几个印第安部族的统称,普韦布洛是西班牙语“建筑”的意思,表明这些部族是定居的印第安人。(www.xing528.com)
普韦布洛人在美国西南部有多处遗址,其中科罗拉多州的弗德台地最为著名,是建在悬崖上的村落。这样的村落建造起来很麻烦,但安全性高。
普韦布洛人熟练地用圆形和矩形等几何形状组合他们的建筑,社区不仅有居室,还有举行仪式的公共场所(图3-5)。
图3-3 普利茅斯印第安人树皮房
图3-4 智利古印第安人圆顶土房
北美有多处农耕定居文化遗址[2],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圣路易斯市附近的卡霍基亚遗址,它代表了密西西比农业文化的最高成就。
卡霍基亚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1150年,估计有1.5万~3万人,占地约15平方公里。建筑群有100个大型土丘,其中20个巨大土丘。最大的土丘高30多米,用土方量约1500万立方米,是美国最大的土木结构建筑(图3-6、图3-7)。在土丘的顶部,还建有15米高的木结构庙宇。
卡霍基亚建造房子用了50万根树木,木栅栏围墙用了两万根,围墙还布置了几十个瞭望塔。
定居产生了建筑业。采集-狩猎者随便搭个简易棚厦就可以了。定居的人们有愿望也有条件建造舒适耐久的房子。更重要的是,为了与神建立好关系,还要建造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卡霍基亚土丘就是宗教性的建筑表达。在美国中部,有许多地区建有土丘。堆积土丘表达了一种向上的渴望。尽可能接近天穹,接近神,是普遍性的宗教渴望。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万神庙、罗马风时期的教堂塔楼、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拜占庭和文艺复兴建筑的大穹顶,都表达了同样的渴望。
卡霍基亚的建筑表明社会已经出现了分层,统治者住在大房子里,大房子残留的垃圾中的动物骨头都是好部位的骨头。
卡霍基亚的墓葬进一步证明了社会的不平等。酋长的墓极尽奢华,墓葬有许多珠宝和箭镞,还有50个年轻女性殉葬。这些殉葬的女性不是本族人,或许是俘虏,或许是异族的进贡品。卡霍基亚还有普通人的坟墓和被处死者的集体墓葬。
图3-5 弗德台地普韦布洛人房屋
动物不埋葬死去的同伴。人类埋葬死者,还有殉葬品。这是相信死亡之后生命还会以某种方式继续。至少是一种愿望吧。
图3-6 卡霍基亚最大的土丘
图3-7 卡霍基亚复原图
卡霍基亚是个统治中心,统治着方圆几百公里的地区。它也是个贸易中心。卡霍基亚是北美洲距离国家形态最为接近的社会共同体,但它没有发展成为国家或帝国,而是迅速衰败,并被遗弃了。有学者说是由于大兴土木过度砍伐破坏了环境,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资源所致;有学者认为是由于统治者的高压导致社会分崩离析。
卡霍基亚的社会形态属于酋邦,“由祭司和统治者组成的精英集团统治。精英集团的政治和经济权力以及社会地位很有可能是继承来的。甚至社会职位等官职也代代相传。酋长们把持着长途贸易,并且扮演着世人与祖先和诸神之间调解人的角色”。[3]
位于北美东南部的纳齐兹印第安人分成了不同的等级,酋长是太阳族,是伟大的太阳,他的亲属是贵族阶层,还有一些其他贵族。平民被称作“臭人”。纳齐兹人把俘虏当作奴隶。纳齐兹酋长和贵族阶层垄断权力,掌握生死大权,部落成员要向他们缴纳贡赋,要伺候他们,酋长死后还有活人殉葬。纳齐兹的部落除了其尚存血缘纽带外,与专制国家没有多少区别。
总体上讲,除了个别酋邦外,印第安人的氏族-部落社会大多数是平等的民主社会,部落首领的权力很小,他们在战争到来时组织军事事务,身先士卒,但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权力不在酋长手上,而是由部落大会决定。
血缘社会的社会成员有亲属关系,强大的权威包括刑罚制度无从形成或没有必要形成。只有在战争来临和涉及部落生存的大事时,权力才表现出力量。
有的氏族-部落,酋长、巫师、巫医和作战勇敢的人享有特权,就是可以多娶老婆。普通人是一夫一妻制,精英是一夫多妻制。人类的不平等是从性开始的,紧接着是房子。老婆多了,占用的房子面积自然也大了。
[1]《社会权力的来源》第61页,(英)迈克尔·曼,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美国文明前文化遗址:
霍霍坎文化——亚利桑那州斯内克墩,有农耕聚落遗址,几百英里的灌溉工程,还有水坝,闸门。
莫戈隆文化——新墨西哥地区,有农耕聚落遗址,有灌溉工程。
阿纳萨齐文化——新墨西哥州查科峡谷(波尼托村落遗址)和亚利桑那州弗德台地。科罗多拉州弗德台地。悬崖宫殿。
路易斯安那州穷点Poverty Point,土结构建筑。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大土丘,其中一个八角形土丘,6层台阶。400~600间房屋。另一个圆丘,长度700英尺,高度70英尺。圆丘土方量合计100万立方码。
阿登纳文化——俄亥俄州的奇利科西〔Chillicothe〕。
霍普维尔传统——俄亥俄州土墩城。四方形、圆形和锥体形土丘,空中看,一些是蛇形。俄亥俄州,洛克斯特格罗夫。蛇形山纪念馆。
亚拉巴马州的芒德维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