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合同管理:处理方式与原则

工程合同管理:处理方式与原则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解合同纠纷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当事人上级主管机关的调解;律师事务所调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人民法院调解。诉讼是运用司法程序解决争执,由人民法院受理并行使审判权,对合同双方的争执作出强制性判决。协商解决合同纠纷,符合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工程合同管理:处理方式与原则

1.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中双方当事人对权利和义务所发生的争执,或称争议。《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指出:“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通过和解、调解解决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以上规定,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四种。

(1)协商

合同纠纷的协商又称和解,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对所产生的合同纠纷,互相主动接触,充分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从而正确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法。

(2)调解

调解是指在第三者参加下,由第三者出面,认真查明事实,分清责任,通过说服调解,从而促使双方互相谅解,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条件下,达成解决合同纠纷协议的一种方法。

调解合同纠纷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当事人上级主管机关的调解;律师事务所调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人民法院调解。工程承包合同实行监理制度后,监理工程师也有权进行合同的调解。

(3)仲裁

亦称公断,是第三者就某一争议居中裁断的过程。合同的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合同发生争议经双方协商不成,调解又达不成协议时,根据当事人双方的协议或申请,由仲裁委员会对合同争执所进行的裁决。我国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争执若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则不再予以受理。仲裁程序通常如下。

①申请和受理仲裁。由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按双方的仲裁协议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书。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②成立仲裁庭。按规定仲裁庭可由3名或1名仲裁员组成。

③开庭和裁决。仲裁按仲裁规则进行。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仲裁庭可以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可以进行专门鉴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后,仍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也可以放弃、修改、变更仲裁要求。在仲裁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则调解协议与仲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裁决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它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www.xing528.com)

④执行。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诉讼

诉讼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双方之间发生的合同争议,作出有国家强制保证实现其合法权益,从而解决纠纷的审判活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未约定仲裁协议,则只能以诉讼作为解决争议的最终方式。

对于一般的合同争议,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也允许合同当事人在书面协议中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建设工程合同的纠纷一般都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专属管辖,由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诉讼是运用司法程序解决争执,由人民法院受理并行使审判权,对合同双方的争执作出强制性判决。

2.合同纠纷的处理原则

合同纠纷处理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四种方式,到底采用哪种方式,可由当事人自行选择,但在实践中,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以“弄清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适用条款”为前提并坚持以下原则。

(1)协商为主的原则

即合同纠纷发生以后,要立足于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协商解决合同纠纷,符合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合同纠纷给当事人双方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损失会更大。协商既可以减轻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的工作(任务),又可以减少当事人双方的经济损失。

(2)调解优先的原则

这主要指合同纠纷无法协商解决时,无论是仲裁机构还是人民法院,都应该先行调解,通过调解让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只有在调解不能解决双方的纠纷时,才采用仲裁或诉讼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