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材料形色质:建筑装饰设计中材料运用研究

材料形色质:建筑装饰设计中材料运用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块材还是板材大多是规则的矩形,如切割整齐的大理石,花岗岩,方解石;也可以是不规则形,如卵石、毛石、文化石等。通常木材的纹理走向与分布大致有指纹、斜纹、曲线、直曲交错几种。其最初是以一种结构材料的形式出现,经过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出色应用,混凝土逐渐从单纯的结构材料发展成为一种富有外在表现力的建筑材料。

材料形色质:建筑装饰设计中材料运用研究

每一种材料都有形状、质感、色彩三大外形特征,材料的不同特征都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运用在建筑外表皮中的材料,由于不同的特性,所以表现出建筑不同的艺术形象。在分析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中,为了了解每种材料的特性和表现方法,我们对每一种材料进行分析。

(一)石材

石材的形状:在建筑的建造中,石材所表现出的形状是板材及块材。块材一般用于砌筑,板材用于面层装饰。无论是块材还是板材大多是规则的矩形,如切割整齐的大理石,花岗岩,方解石;也可以是不规则形,如卵石、毛石、文化石等。石材的色彩:石材的色彩因为品种的差异而呈现多种的颜色,有黑(金)色、红色、绿色、白色、灰色、黄灰色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色系,总体来说,石材的颜色一般纯度较低,多表现出灰色的特质。石材的质感:材料的质感非常丰富,各种表面加工效果与石材本身的纹理结合形成了其总体的视觉质感。如大理石,表面光滑、细腻、纹理清晰且色彩较明快。如花岗岩,表面纹理不够清晰,纹理较大理石粗糙,色彩纯度较低。在特殊部位使用经烧毛、剁斧等方式处理后的时才会形成丰富的肌理表面。

(二)木材

木材的形状:木材在建筑的外部装饰中所表现出的形状是板材和圆木材状(包括整个的圆木或者圆木切半的形状)。古代,在东方木构建筑盛行的地区,木材常常用圆木或木杆件做骨架支撑结构,用板材做围护结构。而在欧洲的早期建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圆木堆砌作为承重和围护墙体的原型。现代建筑由于木材资源的缺乏和生态的考虑,已经很少运用整根的木材来做建筑的结构或外墙,更多的形式是以木板材的形式作为建筑外表皮的装饰。而且由于自然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即使是板材现在完全使用圆木也是不经济和不现实的。为此,各种人造合成板材如胶合板、纤维板、细木工板、薄木皮饰面板等纷纷出现,代替了原木板,节约了自然资源。这些人造板材在工厂制造时多采用了一些常用规格尺寸,实际设计施工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拼接和切割。

色彩:木材的色彩有甚于前的差别。这所谓的深与浅,一般泛指发红(褐)或发白。如红松色白微黄,芯材黄而微红;黄花松编采色淡黄,芯材黄色;白松色白;山木色白而香;柞木边材淡黄,芯材褐色;水曲柳淡黄色;枫木淡黄偏白;桦木白色带微黄等。质感:天然的不同树种的木材不仅具有不同的色彩,更为明显的是显示出不一样的质地和纹理。树种不同,其纹理的分布、走向、粗细等外观都有所不同。柏木纹理直顺、细腻;水曲柳纹理美观,走向多呈曲线,而且还具有纹理造型,构成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的封闭曲线图等。通常木材的纹理走向与分布大致有指纹、斜纹、曲线、直曲交错几种。如沙比利和花梨是交错纹理,而黑胡桃和樱桃木却都是直纹理,质地细腻。

(三)砖与面砖

砖与面砖的外形特征形状:砖与面砖的形状就是块状。色彩:黏土砖有青灰和暗红两色,水泥砖、页岩砖、灰砂砖等为灰色,成品的砌筑砖常常由于配料、烧结时间和冷却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一定的色差。面砖的颜色美观、多样,有陶土的自然色彩,比如砖红色、粉色、香槟色;也有比较前卫的彩色,比如珍珠灰、巧克力棕和乌木黑色。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新的创新的面砖色调产品日益增多,给建筑师更多的色彩选择。例如赖特认为:茶褐色或红棕色的砖墙是最好的土色。它们不是从草地上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很清楚地意识到脚下的地面,并向地面平缓伸展出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建设物更牢固地插入上地之中。清水砖墙的远观色彩呈现的是砖或面砖与砖缝砂浆色彩的混合作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不一定都采用普通的灰色的水泥砂浆,可以采用白水泥形成白色砖缝或者加入颜料形成彩色水泥砂浆灰缝,与砖的色彩相互配合,给建筑外表皮形成较为新颖的视觉效果。质感:普通黏土砖由于来自于大地,具有微妙的线条和颗粒等自然质感,通常表面粗糙,受光后明暗转折层次丰富,高光微弱,因而具有质朴的美。面砖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可有抛光、平整、略粗糙、粗糙的不同质感效果。砖与砖的模仿者—面砖的质感与现代技术产物如金属、玻璃的整齐平滑完全不同,表现出更强的贴近自然的属性。建筑师在建筑外表皮上常常利用砖与面砖的这一特性,追求建筑形象的朴素和恬静。其次,由于砖与面砖的表面没有明显的纹理,砌筑和贴面墙体的灰缝排列组合、色彩和凹凸,以及由面砖砌筑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光影变化,一起形成较强的砖墙肌理,因此,对于砖墙来说,其肌理的变化可以通过对于砌筑方式的变化来实现。(www.xing528.com)

(四)混凝土

混凝土的外形特征形状: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子、石子等骨料和水构成,经过浇筑、养护、固化后形成坚硬的固体。其最初是以一种结构材料的形式出现,经过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出色应用,混凝土逐渐从单纯的结构材料发展成为一种富有外在表现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建筑外表皮上应用时,其形状表现为整体性和可塑性,像岩石雕塑般的可以随建筑师自身的表达需要塑造形状。但在视觉平面效果来看,它具有平整光滑的表面视觉特征。色彩:普通混凝土的颜色为灰色,通过在混凝土中加颜料添加剂,根据颜料色彩的不同而形成黄、绿、橙、紫等各色混凝土。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和粗细骨料)的选择决定了混凝土的表面纹理。质感:光滑的模板可使混凝土形成光滑的表面,粗糙的模板会让混凝土形成粗糙的表面,水的冲刷可使混凝土表面骨料外露,外力作用可使混凝土表面有凹凸感。

(五)金属

金属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具有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特征,金属(除了汞)在常温下都是固态。金属的外形特征形状:金属用作建筑外表皮,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作为表皮结构的金属杆件,杆件和杆件之间形成的金属节点体现了力的平衡,表达了建筑表皮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另一种是作饰面的金属板,形状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在工厂预定也可以直接选择成品,材质较薄,容易弯曲,因此对各种形状的幕墙表面适应性强。如弗兰克·欧文。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闪闪发光的锌金属板结合内部复杂的龙骨系统,整体包裹出了形状极不规则的建筑体量,形成了特殊质感的美丽外墙。色彩:金属在大类上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通常指以铁为基本元素的金属及其合金,及表现的颜色是黑色和类黑色。有色金属通常指除了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如金银铜分别显示为金色、白色和紫红色。为了金属使用耐久,常常要在金属表面做防腐措施,同时也赋予金属更多的颜色表现。如金属板材中不锈钢的涂层技术和铝板幕墙的氟碳烤漆技术可以制造所有的颜色:红、橙、绿、蓝、靛、紫、黑、白、金黄、银粉。质感:金属一般具有迷人的光泽,具有较强的反射效果,金属表面的反射形象变幻莫测,抽象而动感;金属的光泽又给人以高贵的气质,给人以华丽的感受。拉丝的金属和亚光的金属表面给人以柔和、神秘之感;锈红色的氧化金属面板给人以古朴怀旧之感。正如史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马库尔住宅,其中的会议厅就选用了那锈红色的氧化金属面板,因此从巨大的混合体中区别开来。

(六)玻璃

它是无定型非结晶体的均质同向性材料,因此,玻璃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独特性能,即可为一种透明材料。玻璃的外形特征形状:玻璃常用的是块材、板材以及作为玻璃幕墙时的建筑装饰材料。玻璃砖是以块材的形式出现,可以砌筑成墙体、隔断等。板材用作门窗部分,附着于外墙。而玻璃幕墙是用于建筑外表皮的装饰,形成较强烈的重复感和整体感。色彩:有色玻璃在我们的设计中应用广泛,有茶、蓝、灰、绿等颜色。玻璃的金属感色彩有灰色、青铜色、茶色、金色棕色、古铜色等,金属色玻璃虽然失去了透明性但呈现出了镜面反射的效果。质感:玻璃本身是光滑而细腻的,致密的结构使得玻璃显得坚硬而冷漠,透明的特质又显示着它清澈、明快,富有现代的一面。在普通平板透明玻璃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玻璃艺术加工技术,例如背涂颜色、窑烧、蚀刻、熔铸、金叶等手法。切刮、抛光、弯曲或涂漆等可以为玻璃增加闪闪发光的波段;喷砂可以引入光线,起遮挡的作用,把那原来清亮的特性变成了柔情似水,调和了光线;窑烧则增加了表面的纹理和立体感,把那原来可以让光线透过的特性改变,加工后的玻璃能够把光线及颜色保留在玻璃内,令本来是透明无色平面显示出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和肌理。用作建筑外表皮上的玻璃常常表现为透明的、半透明的、镜面反射三种质感。透明的玻璃毫不掩饰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而且使得室内外相互融合,建筑可以向外部展示其内部空间,人们也可以从内部空间看到外部的环境,解除了建筑物界面的封闭感,以透明玻璃为建筑的外界面让建筑本身变得非常有趣而富有视觉魅力。如杭州西湖景区内的一家餐厅,这个餐厅周围是茂密的树林和幽静的林间小道,透明的玻璃不仅有利于观景,而且也使建筑在外部观看时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引人入胜。

半透明的玻璃可以是有色玻璃,玻璃砖、磨砂玻璃、花纹玻璃等。它作为一种半透明材料,其明度介于实墙和透明玻璃之间,它的半透明性为空间提供充足而柔和的光线,也让室内空间显得明朗而不闭塞。更重要的是它能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对话。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如薄纱般的玻璃表面,散射开来,给整个建筑罩上一层朦胧的光晕,室内的空间、家具陈设若隐若现,透射出神秘的色彩。磨砂玻璃和花纹玻璃的凸凹也使建筑在立面上有了细微而丰富的细节,这些小可视的细节不仅让光线以弥散的方式混合赋予建筑表皮以柔和、明亮的质感,也给人以心理上细致优美的感受。镜面反射玻璃表面可以映射周围的景致,扩大建筑之间的空间。反射玻璃最终发展成连续的表皮,围裹整幢建筑物,使其成为一座独立的带有光滑质感的雕塑品。反射玻璃,它常常反射周围景物的颜色,表面光感十分丰富。如香港的中银大厦,它如镜的光滑幕墙包裹,建筑本身似乎不存在,而成为周围景观的反映。但同时反射玻璃降低了建筑物从室外观看的通透性,如我们只能从玻璃上看到环境的投影,室内却一无所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