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设计以欧洲建筑设计为中心,而它的源头是古代埃及和西亚建筑,金字塔、方尖碑、神庙建筑和神庙中的柱式结构的都在日后的建筑中保留和继承下来。西方建筑大多是以石头作为原料,因此被称为“石头写成的历史”。西方建筑中,多采用石材来作为装饰材料。这也使得很多西方建筑比较高,显得非常庄重。无论是教堂、城堡、修道院等,都具有非常自由的外形,不受限制,通过华美达装饰和色彩体现出西方文化。
(一)古埃及
古埃及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巨石。巨大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用230 万块重2.5吨的巨石砌成,它屹立在尼罗河畔,静静地看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八十多座屹立在尼罗河畔沙漠中的金字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见图1-1)。
图1-1 埃及金字塔
公元前4 世纪的时候,埃及人就已用光滑的大块花岗石板铺地面。首先,采石工艺要先进,磨光大理石也是了不起的工艺。在金字塔内没有经过风化的石块,石块之间砌筑得严丝合缝,在今天仍然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其次,巨大石块的切割、搬运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在那时,古代埃及人还没有制造出铁器,也没有发明车子。在中王国时期,青铜工具还不多,却用整块石材制作了几十米高的方尖碑,细长的比例约为1:10,时至今日这样巨大的石块的加工、制作、搬运和竖立都是难以想象的事。
(二)西亚
苏美尔—阿卡德文化与古埃及文化一样古老,这些古代曾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尼亚的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崇拜天体和山岳,他们曾经建造了规模巨大的山岳台和天体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而成的多层高台。由于美索不达米亚人用的建筑材料为土坯和砖,因此,保存下来已属不易。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自然材料的使用,使他们发明了琉璃,以防止土坯群建筑遭暴雨冲刷和侵蚀。琉璃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中国广泛的采用,但在公元前三千年由两河流域的人在生产砖的过程中最早发明,这应当说是两河流域人在建筑上最突出的贡献。公元前6 世纪前半叶建起来的新巴比伦城,重要的建筑物已大量使用琉璃砖贴面。如保存至今的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用蓝绿色的琉璃砖与白色或金色的浮雕作装饰,精美异常。
波斯帝国时期在帕赛波里斯的宫殿,建于公元前600——公元前450 年,其中有一座百柱厅,大厅内有11.3 米高的石柱100 根,另一座大厅有三十六根高18.6 米的石柱。其柱径与高度比为1:12,这比起埃及神殿,甚至埃及方尖碑的比例都要细长。其梁柿都是木质的,这在建造大殿时,工程量要小,而且更省力。这两座大殿结构之轻,空间之宽敞,在古代世界建筑中首屈一指。
(三)希腊(www.xing528.com)
欧洲—欧罗巴洲,是以希腊神话中胖尼基的美人欧罗巴而命名的。古城迈锡尼的遗址,位于伯罗奔尼撒东北角。迈锡尼的建筑粗犷雄伟,有极强的防御性像堡垒。而米诺斯的建筑侧重华丽,毫不设防。包括壁画、浮雕和雕塑,是一种“女性化”的艺术作品。进入了荷马时代后,希腊出现了许多城邦制的小国,雅典便是其中的代表。雅典卫城渗透着艺术的光辉,使人类理想中的纪念性圣殿。
帕提侬神庙是古希腊时期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建筑,立在高高的台基上。它也是雅典卫城中最豪华的建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当年的帕提侬神庙为铜门镀金,山墙顶上的装饰是用金字做成,陇间板、山花和圣堂墙垣的外檐壁上布满了菲底亚斯主持制作的雕刻。而建筑被涂上了漂亮的色彩:以红色和蓝色为主,兼以金箔点缀。为了修建这一神庙,雅典城的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备料活动,仅在山中开采神庙用的大理石就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帕提侬神庙代表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比例匀称,风格刚劲,庄严和谐。(如图1-2)
图1-2 帕提侬神庙
古代希腊时期,石制的梁柱作为基本构件成为当时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也影响了日后的建筑发展。从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到后来通过爱奥尼亚衍变而成的体型更加纤细修长,柱头更加轻巧华丽的科林斯柱式,不仅通过大理石和石灰石材料与造型表达比例、尺度、节奏和韵律之美,追求数字化的准确比例。
(四)罗马
罗马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对于建筑来说,拱券和混凝土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成就。出色的拱券结构技术使罗马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
拱券结构的发展又是因为罗马人大量应用了天然混凝土。罗马人用活性火山灰,加上石灰和其他骨料,合称为“土敏土”。它凝结力强,坚固,不透水,起初只是用来填充石砌的基础、台基和墙垣砌体里的空隙,后来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1世纪中叶,天然混凝土在拱券结构中几乎完全排斥了石块,从墙角到拱顶全用混凝土。罗马人在建筑中进行现场的浇注,喜欢用可拆卸的模板,其施工工艺几乎与现代人没什么区别。混凝土的原料开采和运输都比石材廉价方便,而用碎石作骨料可减轻结构的重量,这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由于拱券与混凝土的结合而舍弃了柱子从而为空间设计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公元2-3 世纪,混凝土的拱券和弯顶的跨度就很可观了,最突出的代表便是罗马万神庙。罗马时期,混凝土的发明成为装饰材料发展的重要标志,此外拱券结构也成为当时建筑构造上的创新。罗马各地建造了许多拱桥和长达数千米的输水道。罗马万神庙拱顶直径达四十三米。卡瑞卡拉大浴室厅堂鱼贯,充分显示了罗马工匠发券和筑拱的材料技术运用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