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1.整合课程,加大实用性
学校应结合学生的现状,调整或整合各个专业的课程,本着“实用性”原则,降低原有课程的理论深度,减弱课程的学科体系性,以现在可用、毕业够用、将来能用为出发点,构建起涵盖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具有前瞻性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够学以致用的专业课程,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因材施教,量材育人
学校不以分数划分学生的学习层级,而按个人的学习能力、兴趣取向、就业倾向,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本着“因材施教,量材育人”的原则,在公平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注重专业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虽然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会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但是学生在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下仅靠简单的专业介绍,是不可能建立起专业意识,明白专业特点,清楚自己将要学习的课程与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另外,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容易将入学初期或课程绪论中强调过的专业及课程教育的具体内容遗忘。为了保证学生时时刻刻明白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将来能够起到的作用,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地抓住每一个可利用的时机,反复强化专业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清晰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目标。
4.补充、增加教学内容的兴趣点,使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师在授课时,应安排一些既符合学生特点,又和课程相关的、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感性知识作为引入,增加教学内容的兴趣点;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知识、生活常识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纽带,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手段太过于平面化,方法单一,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而现在的中职学生本身存在很多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效果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平面化、单一化的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动画演示、模拟仿真、现场教学等手段,使知识点更加立体生动。例如在讲解“轮系”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先提出问题:汽车是如何实现速度之间的变换的,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汽车变速过程中轮系运动变化的动画,这样一来学生对“轮系”的工作变换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领学生到车间打开车床的主轴箱,让学生观察车床在变换转速时轮系的工作过程,进一步加深对轮系工作过程的理解,在学生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再讲解轮系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点。这样一来,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5.科学安排教学时间与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时间尽可能控制在15~30分钟。其余的时间,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既要具有生活性、直观性、仿真性和可操作性,又要安排较大范围的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或实际的环境中学习,从而相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学习困难的学生,努力发现他们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适当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6.引入互助、竞争机制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组织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用任务来驱动,通过竞赛来评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搭建起学生互助和竞争的机制。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又可以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利用团队的力量带动其共同进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7.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应着手改变现有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建立一种能够全面描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因素,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完成、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行为的改变、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情况等列入考核评价范围,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够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考核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8.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认知
职业认知是就业的前置环节,是学生弄清职业学习目标与方向的必然途径,也是他们搞好职业学习的前提。
职业认知的主要任务包括:①本专业面向的岗位;②这些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③这些主要工作任务的具体细节。
举办工作过程知识竞赛活动,能有效缓解学生的职业认知问题。实践表明,这个活动在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学习目标和方向方面很有价值,深受师生欢迎。学校可以在学生中大规模举办工作过程知识竞赛活动,在整个学校举办一场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认知与扫盲活动。近20所职业院校的实践证明,在学生中举办工作过程知识竞赛活动对破解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的困局效果显著。
2016年,广西12所院校开展了此项活动,覆盖学生众多,在参赛学生中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深受参赛学生欢迎。
9.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想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转变为真正的主人,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自然就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是学生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确实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建立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导与主体关系,以便学生更容易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的认知过程。对于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身心发展水平。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换句话说,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教师教育的好坏决定的。因此,积极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更是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关键。中职教育在这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学生来自农村,自信心不强,但自尊心特强,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学生厌学情绪很严重,要想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还得想点办法。因此,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服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教学开始前,教师应该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自己所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预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可能出现的层次差距,以便在备课时做好准备。一方面,帮助学生补上基础知识的缺陷;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1)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属于实践性的教育。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一体化教学紧紧抓住了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习车间,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当中,这样不仅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大有裨益,同时对学生的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直接感受老师讲的理论知识,从实验中学会提高。中职教育说到底,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方面的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操作工即可。以学习化学为例,首先要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和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需反复多次,严格认真训练方能奏效。优化必修课中的实验教学,重视开设选修实验,加强课外活动实验,布置课外实验与制作等做法让学生多做多练。其次要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某学校开设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关的探索性实验和验证实验,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等等,差不多每门课都有实验,实验内容丰富多彩,充满“阳光七色”,可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
(2)积极倡导开发本校教材
大部分中职学校目前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这就存在教材内容和校情、区域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基于这个问题,应该鼓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现状进行本校教材的开发。本校教材的开发应结合学校当前的教学条件,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任务驱动型的项目化教学为依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内容的难易程度,保证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在照顾全体学生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3)巧妙利用多媒体
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况,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恰好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变成动态的,静态的图片可以转换成动画,可以像流水般呈现一幅幅变幻的图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为教学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测定硫酸含量的实验中,滴加甲基红—溴甲酚绿作为指示剂,用碱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氢氧化钠滴定时,颜色由酒红变蓝,紫变为灰绿,颜色变化是多么的绚丽,多么的神奇,图像又是多么的生动,同时还有配音,很多学生聚精会神地看、认认真真地听,积极性大大提高,兴趣也瞬间高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集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接受感官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这样既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一些教学软件中,练习题的答案被设计成水果,题目内容变为篮子,练习题变成了摘水果的游戏。面对有趣的练习,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能力。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片、文字、声音、影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其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他们会学、愿学和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在追求学生共同提高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兴趣促思考,从而进入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教师要将专业教学计划的来龙去脉清晰地告诉学生,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变成学生内心真正认同的学习目标。
教师要从外界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既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社会的迅速变迁使身边的事物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教师来回答,教师虽不能样样精通,但至少应该去努力,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时时为自己“充充电”,不断地超越自己,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人格的魅力。在实践和合作中学习,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要大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在教学进程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而且能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扩展学习(www.xing528.com)
中职学生在树立学习目标时,应注意以下8点。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制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主要依据有以下4点。
①知识、能力的实际。
②“欠缺”的实际。
③时间的实际。
④教学进度的实际。
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和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学生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科目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制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保证睡眠的时间,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5.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欠缺;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成效。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6.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
①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长时间学习后,应安排时间适当锻炼。
②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③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7.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职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
①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等。
②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
③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8.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如下:
①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②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
③学习效果如何?
④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于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