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社会的星占术数及其态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星占术数及其态度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不论官方或民间,对星占术数之学普遍抱持相信的态度[7],故往往产生一些现代人看来不十分理性的行事。[10]中国古代儒者更往往将具备风水地理知识视为体现孝道的具体方式之一,如宋儒蔡发有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药、地理。”透过所谓“上以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的理念,地理之术始终在中国社会盛行不衰。[13]至于古人对星占、事应笃信的态度,即可从官方所修各断代史中多包含《天文志》一事略窥端倪。

中国古代社会的星占术数及其态度

中国古代不论官方或民间,对星占术数之学普遍抱持相信的态度[7],故往往产生一些现代人看来不十分理性的行事。如明季国运衰微,因清人克取辽东,疑为金代陵寝气旺所致(努尔哈赤以大金为国号,史称后金),故将位于房山县金代帝陵后之地脉掘断;又因皇太极于崇祯二年举兵入犯关内时,尝遣王、贝勒、大臣往祭房山的金太祖、世宗皇陵,明人复将陵前石柱等拆毁,改建关帝庙,以求镇压风水[8]

顺治十五年(1658)六月,清政府曾下旨禁京城北面一带掘土、开窑、烧砖,其原因即为“以固龙脉”。[9]康熙十一年(1672)六月,钦天监官亦呈报位于京城北垣的德胜门外有窑座数十所,因“当都城来脉,风水所关”,故请行禁止,结果这些窑座均遭拆毁填平。[10]

中国古代儒者更往往将具备风水地理知识视为体现孝道的具体方式之一,如宋儒蔡发有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药、地理。”且从流传一时的《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及《地理人子须知》等书的书名,亦清楚呈显出作者欲纳堪舆于孝道的思维。透过所谓“上以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的理念,地理之术始终在中国社会盛行不衰。[11](www.xing528.com)

而地理选择之事除深入古代社会外,更为官方进行各项仪礼时所重。历史上即尝见因此等事处理不当而引发大狱的事件:如北宋仁宗初,“势横中外”的权宦雷允恭,自请负责修建真宗陵寝,结果因私自决定更改葬地,又不幸在此新穴中掘出巨石,且石尽水出,致坐“擅移皇堂”等罪,遭杖死、籍家,判司天监邢中和亦因此案流沙门岛,同时坐决配者有七十人。[12]顺治十五年,更因选择荣亲王葬期一事,使礼部自尚书以下七名官员遭到革职等处分,此一择日之争更成为“康熙历狱”时导致五名天主教天文家遭处斩的主因之一。[13]

至于古人对星占、事应笃信的态度,即可从官方所修各断代史中多包含《天文志》一事略窥端倪。且历代文献中尤多具体的事例,如汉时屡因天变而策免三公[14]成帝时,更因天文官伪报“荧惑守心”的天象,导致丞相翟方进被赐死以当灾。[15]又如金海陵帝欲南侵时,亦频向天文官问询天象,希望能了解“天道何如”。[16]天兴元年(1232),彗星见,司天奏“其咎在北”,金哀宗竟黯然长叹曰:“我亦北人,今日之事,我当灭也,何乃不先不后,适丁此乎?”[17]宋太宗亦曾因天文官报“荧惑犯舆鬼”之天象而语宰相等曰:“天文谪见如此,秦地民罹其殃(案:鬼宿之分野为秦)。五星凌犯,朕尝候之,未尝无其应,朕旦夕念之,不遑宁处。”[18]明洪武十六年(1383)二月,月犯毕宿,占书中以此天象为“有边兵之急”的征兆。[19]次日,太祖即遣使谕辽东都指挥,当严加号令,多方警备,且运米四十万石渡海,又发步骑数十万屯驻北平、真定等处,并示知凡此“皆为天象之故”[20]!除了史事之外,即便在通俗小说中,我们亦屡可见将天象与人事相应的记述,如在顺治年间所刻的《平山冷燕》中,书首即以明末钦天监官在早朝时所上报的异象为引,影射故事中的众才子俱属上应天象。[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