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红学家李汉东高五姑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天津红学家李汉东高五姑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李汉东高五姑又名高小芬,是靠山调的第一代专业演员,生于1883年。据贾立青《曲坛漫步》记载,高五姑是武清县人,《新凤霞回忆录》所载更具体,高五姑是直隶省武清县王庆坨人。高五姑幼时被拐卖,清宣统二年拜弦师王宝银为师,正式学艺。近读红学家周祜昌《藤荫馀话》,有记述高五姑的文章。通过周先生的描述,可知高五姑技艺之精。

天津红学家李汉东高五姑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天津]李汉东

高五姑又名高小芬,是靠山调(1949年后称天津时调)的第一代专业演员,生于1883年。据贾立青《曲坛漫步》记载,高五姑是武清县(今天津市武清区)人,《新凤霞回忆录》所载更具体,高五姑是直隶省武清县王庆坨人。

高五姑幼时被拐卖,清宣统二年(1910)拜弦师王宝银为师,正式学艺。遂应聘在小广寒落子馆登台演出,演唱靠山调、鸳鸯调。她20世纪30年代初蜚声曲坛,以善唱悲曲被称为“悲调大王”,与“靠山调大王”秦翠红齐名。她嗓音高而刚劲,宽而脆亮;吐字具爆发力,咬字狠,这些特点使她的演唱铿锵顿挫,刚劲苍凉,酸嘶悲咽,催人泪下。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她还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创造了以“讲究唱小花腔玲珑,唱悲调感人”为特点的著名“疙瘩腔”,使其演出的曲目韵味醇厚,优美动听。30年代后期因年老失去登台机会,1943年10月30日冻饿交加,毙倒于南市街头。

近读红学家周祜昌《藤荫馀话》,有记述高五姑的文章。其文如下:(www.xing528.com)

余兄弟听刘(宝全)、白(云鹏)、金(万昌),皆逢老境,炉火纯青,三老中白、金,尤以“红楼”段见长,缠绵悱恻。惟以“三国”“水浒”段见称,而能传燕赵慷慨悲歌之致,豪宕感激之情,三津北里之哭者,其惟高五姑乎?观夫三弦一出,瞽目帽缨,弦定四合,酣畅朗澈,秋水苍波。四胡绵密,长袖飘拂。伊人云老,瘦骨嶙峋,扶案侧立,目不旁视。无开场白,亦无上台鞠躬,过门一启,引吭高歌,声振屋瓦,全力以赴,一唱三叹,余韵绕梁。“悲秋”也,“荣归”也,“七月七”也。一曲既终,其不大汗淋漓者几希。二先生韩兆谦之言曰:真煞口!比之如吃沙瓤西瓜,解渴消暑,无以复加。

通过周先生的描述,可知高五姑技艺之精。

(载于2015年12月16日《今晚报》第16版“副刊·津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