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乡愁-问津四雅·问津将给您带来不朽的艺术成就

文化乡愁-问津四雅·问津将给您带来不朽的艺术成就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文化乡愁会使记忆变得愈来愈香醇。人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历史地理的怀念,总会衍生出一种绵延的情感,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对其成长经历的自我确认,成为回顾往昔岁月的文化乡愁。故而,侧重于挖掘整理天津民间文化资料的问津书院,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天津文化乡愁的渊薮。这缕文化乡愁,就是通过它感染到我的。

文化乡愁-问津四雅·问津将给您带来不朽的艺术成就

[湖北]毛本栋

一直爱读余光中先生的那首小诗乡愁》,它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巧妙地化作四种具体的意象,营造了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感染力,读后不觉情思缱绻,惆怅而悲怆。每过一些时日,我都会下意识地于心中默诵一遍,随后就会呆愣半晌。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紧紧地攫住了我的心呢?以前不懂,以为只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乡愁所产生的情感力量。涉世既深,阅历既广,现今味之,方顿悟其中自有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乡愁起着发酵作用。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文化乡愁会使记忆变得愈来愈香醇。

人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历史地理的怀念,总会衍生出一种绵延的情感,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对其成长经历的自我确认,成为回顾往昔岁月的文化乡愁。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这种乡愁在现代语境中映现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和“个人感受”。现代社会的文化乡愁,不仅呈现了人们对其生活过的地域的忆旧思绪,而且浮现出人们对前现代社会的文化想象以及对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期望。天津毗邻京城,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港口城市,民国时期,遗老、军阀、商贾、政客、名流、学者麇集,催生了别样的文化乡愁。故而,侧重于挖掘整理天津民间文化资料的问津书院,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天津文化乡愁的渊薮。问津书院2013年6月底正式揭牌成立,至今忽忽已历五载,陆续编印的刊物图书数量和质量均颇为可观,俨然沽上文化一景。这些天津历史文化图书中,影响最著者当为问津书院策划、王振良先生主编的《问津文库》大型丛书,迄今已出五十余种,在全国读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套丛书已然深入读者内心,厦门作家何况先生曾深情地说:“我与天津的缠绵,则是读书读出的记忆与乡愁,以至于每隔一段时间,我便开始期待天津方向的邮件,每有书来,总要挤时间阅读,然后郑重地摆到它的兄弟姐妹旁边,以免它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感到凄清与寂寞。”可见文化乡愁是可以传染的,发乎作者而波及读者。于此观之,王振良先生功莫大焉。只可惜那套《问津文库》丛书,我无缘得见,像一个美丽的传说,出现于我的书香梦里。

而我有幸亲炙的,则是王振良先生主编的《问津》小杂志。这缕文化乡愁,就是通过它感染到我的。那本小杂志是小小的方形开本,古色古香,玲珑雅致,盈手可握,装帧印制精而不腻,内容纯干货,耐赏耐读,让人爱不释手;有时出些专辑,也是小散文、小掌故、小诗集,像是“口袋书”。这杂志2013年1月起每月印行一期,内容主要围绕天津历史、文化、民俗等主题展开,汇集保存了大量天津学人的研究成果。大概是从前年起,我开始陆续收到问津书院寄来的《问津》,它成为我的读藏新宠,被悉心收存,爱如拱璧。每每拍下书影,发到朋友圈晒一晒,总是招来众多微友的由衷歆羡,更有痴者,询我能否允借与他拿去复印。整理所收到的《问津》,竟有厚厚的一沓,整齐方正,别具一格,计有《朋谈杂记》《天津的时令习俗》《天津的饮食习俗》《天津的居住习俗》《天津的商业习俗天津的服饰习俗》《天津的生育习俗天津的妈妈例儿》《蟫香馆别记》《行吟集》《翠槐堂诗集》《我的地震记忆》《街坊人物志》《梁范馆谈屑》《阿英在天津》《天津土语拾零》《天津解放那天》《淘故纸与天津相遇》等。这些口袋书属内部交流资料,均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每册的集名都是古朴典雅的木刻宋体字封面设计端庄古雅,现在大多已成为爱书人的抢手货,网上售价不菲。若能收集全《问津》,必不失为一桩大大的美事。而这一缕文化乡愁,自会绵绵不绝地在书香中延续下去,这些口袋书还会源源不断地出下去,故要将《问津》杂志“收集全”实属谬说了。(www.xing528.com)

读过的《问津》中,印象最深的是《梁范馆谈屑》和《阿英在天津》,使我对津门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名家在津的活动经历有了深入的了解。《梁范馆谈屑》凡12篇,共计2万余字,作者是《泉币》杂志总编辑郑家相(1888—1962),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钱币收藏家和研究者。《梁范馆谈屑》是郑家相关于泉藏的专题回忆录,是一份独特而珍贵的天津文史资料。作者详细叙述了自己早年在京、津、沪等地从事钱币收藏活动的丰富经历,尤其是描述了他与方药雨、张迥伯等泉藏大家的密切交往,内容翔实,文字生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郑家相曾在天津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此前后又多次旅居津门,故《梁范馆谈屑》多记述天津泉藏名家和泉藏市场。《阿英在天津》梳理了阿英(原名钱杏邨,1900—1977,安徽芜湖人)自1949年6月来津以“帮忙”身份介入天津文化接管工作起,到1951年夏调到北京担任华北文联主席这一时期在天津领导文艺工作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该书作者是《书报文摘》总编辑倪斯霆,一个魁梧健壮、勤恳踏实、酷爱藏书的天津文史学者。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天津,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更是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面临那样一个大摊子,阿英以朝夕必争的工作干劲投入其中,表现出老一辈文艺家和革命家筚路蓝缕的实干精神和公而忘私的高洁品质,实在令人感佩。有了阿英这样一些文艺干部的披肝沥胆和忘我付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津门文艺迎来了一个空前未有的繁荣期。其他各本《问津》小册子,披览一过,亦皆有诸多可圈可点处,兹不一一赘述了。

2017年8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