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鱼《问津·开篇絮语》言:“其实民刊大都具同仁性质,就是找个平台或载体,志趣相投者在一起玩,同则聚异则散,并无什么太多目的,《问津》就是类似这样的平台,凝聚天津地域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以‘追寻津沽记忆,守望文化家园’为指归的平台。天津本不缺乏各种平台,但是好玩些的应该说还较少。所谓好玩,于个体应当有趣,于他人应当有益,于社会应当有用,只有这样的平台才有可能坚稳牢固,不受或者少受外界风浪影响。……但愿这个新平台的构建,对促进天津地域文化研究,推动爱国爱乡教育,乃至塑造文化天津形象,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天津,研究天津和宣传天津,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问津》千人千面,“不浮不躁,默默无闻,平生所学,尽倾在此。虽无伟业,可称伟哉,虽无壮举,可称壮矣”。其或佳酿新瓶,或稚羽重生,作为文化遗产抢救成果,资源丰富,意蕴厚重。
不管什么样的题材,《问津》总是能流露出一份真性情,一份真仁义,一份勇担当。它让《问津》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能震撼心灵。
从字面上看,《问津》的很多内容,似乎只是在描写各自时代人们的普通生活,但是真、善、美这条隐藏的主线,一直贯穿于《问津》的全篇。真、善、美是《问津》的灵魂,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俗话说,“文以载道,以用为最”,如今的中国高速发展,在发展之中有人略显浮躁,在浮躁之中“迷失自我”,在浮躁之中“拜金奢华”,在浮躁之中“崇洋媚外”,于是变得真假难辨,善恶不明,美丑不分,拥有了精致的皮囊,却丢弃了最初的灵魂。茶余饭后的闲暇之时,我们每个人不妨都静下心,沉住气,细细读读《问津》,品味其中的真、善、美,感受那些超越时空的情怀。那些情怀就是魂魄,它是盎然的生机,它是燃烧的激情,它是纯粹的信仰。魂,它为人类所独有,它纯真睿智,它美丽高尚,它无私伟大!伟大的中国梦,需要铸就伟大的灵魂。(www.xing528.com)
透过《问津》,我看到了“中国梦”。
2017年7月2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