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地方文史研究深入探索,涵盖商业、社会学与民俗学等领域

天津地方文史研究深入探索,涵盖商业、社会学与民俗学等领域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津》刊物的天津文史研究论域广阔,内容丰富,涉及零售商铺、卷烟业、典当业、娼妓业、学会学校、故纸商标、村镇历史以及口述史等领域。该书当时被列入“商学丛书”,如今成为商学院学生研究中国典当业的必读书目。侯福志是天津文史研究领域沉实而高产的中年学者。随着历史社区调查数年的历练,彰显出在城市田野调查方法上的探索和精进,为天津历史社区的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研究提供了厚重而典型的素材。

天津地方文史研究深入探索,涵盖商业、社会学与民俗学等领域

《问津》刊物的天津文史研究论域广阔,内容丰富,涉及零售商铺、卷烟业、典当业、娼妓业、学会学校、故纸商标、村镇历史以及口述史等领域

在《问津》刊物中王和平属于高产作者。《天津记忆》(小白本)就刊载了他的《南市记忆》以及续编共两册。人们常说:天津老南市有“三多”,即小旅馆多,小饭馆多,小戏园子多。王和平的《南市的小店铺》(总第38期)又增添另一项重要内容,例如粮店、副食店、糕点铺、小酒馆、酱菜园、茶叶铺、裁缝铺、理发馆、土产店、玻璃铺、棺材铺、澡堂子等四十多篇文字,给我们认识老南市的文化价值和平民生活,提供了新视角和丰富鲜活的资料。王和平还有另一部力作《天津吆喝》(总第2期),详尽地描述了街头各类叫卖吆喝百种,可谓集大成者,语言风格务实而流畅,尤为可贵的是善于挖掘各种蕴含的文化。

天津是中国卷烟工业的发源地。烟草工业的发展,曾对天津城市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与烟草有关的文化传奇和历史故事,也成为天津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曲振明《津门烟话》(总第5期)收入作者多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文章45篇。其中《五甲子老烟铺》《“三炮台”与天津电影》《恒大企业公司与恒大香烟》《“烟斗”香烟的故事》《“永红”和文革语录标》等篇什,都能引起天津父老种种挥之不去的回忆。

《天津典当业》(总第29期)的作者张中籥,1911年出生,山西介休人,16岁县城高小毕业后,随父亲去天津学生意共十年,主要是在当铺学徒,因而对天津典当业的情况,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决心兴利除弊,为旧的典当业开出一条新生之路。于是广泛调查,潜心研究,并于1934年结撰成书,1935年出版,作者当时年仅24岁。该书当时被列入“商学丛书”,如今成为商学院学生研究中国典当业的必读书目

刘轶男整理的《天津市妓户妓女调查报告》(总第25期),其本体文献系天津社会局于1930年编印的《天津市妓户妓女调查报告》,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次由官方组织的天津市区娼业调查研究,对当时天津娼妓业的整体情况提供了较为详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因而可以肯定,这是一份严肃的社会调查报告,也是一份难得的民国社会史料,即可供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妇女学等多门学科研究的参考资料,也可使普通读者了解社会侧面。

年逾八旬的老教师李炳德先生大半生都没离开崇化学会和崇化学校,他仿照郑逸梅《艺林散叶》形式将在崇化期间的见闻进行梳理并记载下来。通读《崇化杂忆》(总第4期)“尽皆崇化旧典,先贤行事,观之如睹,顿觉楮墨生辉,不忍释手”(王振良《编后记》语)。

侯福志是天津文史研究领域沉实而高产的中年学者。他2010年以前的作品。很多结集在《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地质史上的天津》(《天津记忆》第56期)、《津沽谈往录》(《天津记忆》第73期)等专著或专辑里。《沽水旧闻录》(总第30期)收录侯福志2011年以来陆续发表的有关天津文史的短文一百多篇,分为“津沽旧事”“三津名人”“津门故里”“故纸流芳”“报海钩沉”等五个部分。千字短文,言之有物,新见迭出,自有其学术价值,焉可小觑也!(www.xing528.com)

由国庆《淘故纸,与天津相遇》(总第50期)刊载了作者多年来在采购、搜罗、收藏、研究故纸的同时,撰写篇趣味数十篇横生的文史随笔。这些文章见诸《天津日报》《渤海早报》《藏书报》《中国收藏》等专栏,篇幅短小,内容充实,笔调灵动,高产而接地气,使之成为“故纸温暖”文化品牌创始人。

郑中和《穿芳峪史话》(总第26期),属于天津民间编撰村镇史志的典范之作。郑中和先生是普通农民,长期扎根农村,从大量文献和口碑中辑录有关资料,撰成《穿芳峪史话》。全书由“村名由来”“穿芳名胜”“流传故事”“抗日纪实”“山乡巨变”“旅游兴起”“民风民俗”“谚语土语”等部分组成,具有史料、民俗、文学、收藏等多方面的价值,语言朴实流畅,可读性强。

以口述史形式呈现的有以下四部:张建撰《原住民口中的西沽》(创刊号)和《原住民口中的西沽(续)》(总第18期),杜鱼编《天津解放那天》(总第49期)、和《我的地震记忆》(总第43期)。

今晚报》摄影记者张建志向高远求真务实,在先后完成“南市访谈”“堤头访谈”“铃铛阁访谈”之后,从2011年5月开始至2013年7月,完成了对红桥区“老西沽”62户居民的走访,前后历时两年多。随着历史社区调查数年的历练,彰显出在城市田野调查方法上的探索和精进,为天津历史社区的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研究提供了厚重而典型的素材

2015年,王振良先生指导天津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曾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对天津战役和唐山地震亲历者进行采访。《天津解放那天》(总第49期)和《我的地震记忆》(总第43期)即是口述史料采集的成果。《天津解放那天》展示了8位民间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了这个时刻的历史变局。《我的地震记忆》辑录了8位民间亲历者对40年前那场天灾的叙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