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川剧改良的历史与成就

川剧改良的历史与成就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宣时期,四川劝业道周善培积极推广新政,改良娱乐业,川剧改良新潮开始出现。演出形式的转变要求川剧演出内容具有观赏价值,适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意识,川剧演艺人员就必须按群众的需求对川剧进行改良。光绪三十一年,川督锡良嘱官绅在成都川剧界成立“戏曲改良公会”,主持者为劝业道周善培,其口号是:“改良戏曲,辅助教育。”各种行当、各种声腔的齐集,展现了成都川剧界前所未有的强大阵容。

川剧改良的历史与成就

川剧是四川民间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领域。长期以来,川剧的演出内容取决于达官贵人、士绅豪民和行帮会首,演出场所主要是为上述人员服务的堂会、庙会和会馆,艺人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各种流派和声腔不通往来,各成班部。

光宣时期,四川劝业道周善培积极推广新政,改良娱乐业,川剧改良新潮开始出现。光绪三十二年(1906),华阳绅商吴碧澄(弼臣)在成都会府北街创办新式剧场——可园(亦名咏霓茶社),园中设舞台、茶座,每座五角。原设女座,因本地风气未开,屡生事端,被官局禁革。园中供应饮食西餐中餐点心、茶水,方便顾客,生意兴隆,应接不暇。可园开办成功,使周善培受到鼓舞,他坚信,戏园对繁荣市面有很大作用,力促劝业场董事会负责人樊孔周在劝业场附近开设戏园。光绪三十四年夏,樊孔周集资白银二万两建设悦来公司,自任董事长,由公司开设戏园和旅馆各一所。戏园设在华兴街老郎庙侧,仿“可园”形式建造,命名“悦来茶园”,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接纳各戏班轮流演出。

先后在悦来茶园演出的班部有:复兴班、宝顺和班(京班)、翠华班、长乐班、荣泰班(川戏)、文明班、文化班(改良川戏)。悦来茶园还举办两次赈灾演出,邀请成都八大班部名角串演,成为各剧部交流的重要盛会。虽然票价昂贵,三楼每座三角,普通座一角,特别包厢每座伍角,包厢每间五元(以龙洋计价),但仍然场场爆满,观者如潮。[24]其后,又继续出现了“万春”“锦新”等茶园,为专门演出戏剧的场所。茶园兴起后,川剧从堂会、庙会、会馆演出转移到剧场、茶园进行,观众购票入场。名艺人分散进入各茶园,原有班部面临解体。[25]马家吉《锦城竹枝词》说:“梨园全部隶茶园,戏目天天列市垣。买座价钱分几等,女宾到处最销魂。”可见茶园演戏已成城市生活亮点,戏目、票价、女宾座位引人注目。

川剧演出形式的改变,使川剧从传统的包场制向大众化和商业化演出转变。演出形式的转变要求川剧演出内容具有观赏价值,适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意识,川剧演艺人员就必须按群众的需求对川剧进行改良。据清末有关资料统计:成都上演川剧剧目高达360余个,历史剧、传统戏居多。其中良莠参杂,涉及淫诲和凶杀内容的剧目也“层出不穷”。这些戏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治安。据傅崇榘《成都通览》载,当时社会舆论一再希望禁革,有人言:“淫戏之关目禁,可使成都奸淫之风渐稀,凶戏之关目禁,可使成都人命之案日少。”这种说法失之偏颇,命案原因复杂,各有其因,并非舞台剧目所引发,传统戏曲人称“高台教化”,净化道德回归人性是其主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川督锡良嘱官绅在成都川剧界成立“戏曲改良公会”,主持者为劝业道周善培,其口号是:“改良戏曲,辅助教育。”他们除了兴建戏园,改进管理外,还大力改编和创作“改良”剧本,并发表特别电函,蒙求川中宿儒,“五老七贤”的支持,于是先后涌现出赵尧生、黄吉安、尹仲锡、冉樵子等热心川剧改良,并亲自动手创作的志士,创作出《情探》《闹齐廷》《柴市节》《三尽忠》《刀笔误》《离燕哀》等近200个剧目,刊行《川剧大观》《川剧大全》《川剧选粹》《蜀剧苑》等剧本集。改良川剧,既注重作品的社会价值,又重视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使二者做到了较好的结合,对于净化舞台,普及川剧,提高社会效益,起了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后,川剧各班部云集成都。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潮影响下,广大艺人希望消除行帮门户之见,拆去各派声调、各家班部之间的隔阂,联合起来,携手合作,取长补短。由戏圣康芷林、名旦杨素兰、名小生李甲生、名丑唐广体发起,邀请“长乐”“宴乐”“怡乐”“翠华”“彩华”“桂春”“太洪”“舒颐”等八大班部刘芷美、谭芸仙、萧楷臣、周名超、刘世照、周辅臣、贾培之等180余人聚会,于民国元年(1912)在成都华兴正街组成了由艺人自由结合、自主经营的川剧团体——“三庆会”,康芷林阐明“三庆会”的宗旨,“脱专压之习,集同业之力,精研艺事,改良戏曲”[26]。“三庆会”艺人康芷林、杨素兰、萧楷臣、唐广体、刘芷美等,力主将代表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声腔的主要班部舒颐班、翠华班、太洪班、宴乐班都收进“三庆会”,使五种声腔融为一体,同台演出。据廖友陶先生回忆:“参加三庆会的戏班有:长乐、宴乐、怡乐、翠华、桂春、太洪等八家,共三百多人,汇集了昆、高、胡、弹、灯等五种声腔,生、旦、净、末、丑等五个行当。他们请警察总监杨莘友为剧团题词曰:‘联合升平堂,协力三庆功’。”[27]

“三庆会”实力雄厚,荟萃了当时成都的剧界名伶,著名小生有康芷林、李甲生、李培生、萧楷臣;著名旦角有杨素兰、刘芷美、刘世照、谭芸仙、白牡丹(陈素卿)、雷泽洪、李翠香;著名净角(花脸)有周辅臣、刘锡侯、蒲兰亭、刘安、杨青云;著名末角(须生)有周名超、尹轩华、唐小田、徐德斋、游雨田、樊玉山;著名丑角有唐广体、刘育三、蒋润堂、肖子林、邬云亭等。各种行当、各种声腔的齐集,展现了成都川剧界前所未有的强大阵容。在同台演出中,他们各展其长,表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个性特征,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www.xing528.com)

由于联合了众多的戏班和演员,“三庆会”开创了川剧各派声腔,各种表演艺术联袂献艺、同台表演的崭新局面,打破了过去受地域、声腔、戏路、班部、剧目限制,狭隘、单一的小场面,形成了人才济济、百花齐放的多艺全能的表演团体。这个表演团体废除了封建的包银制,实行体现按劳取酬的分账制,即将每天所得净收入按出力多少,表演水平高低,由大众公议每人应得数额。在这样的制度下,即使收入少,艺人所得微薄,仍然同心协力,不愿离散。

“三庆会”在努力切磋技艺、完善表演水平的同时,还不断改编和创作剧本,挖掘爱国题材,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丰富演出内容,强调剧作的思想教育作用。“三庆会”与著名剧作家黄吉安、冉樵子、尹仲锡、王觉吾、刘怀叙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黄吉安为“三庆会”创作了大量杰作,如《江油关》《木兰从军》《杜十娘》《柴市节》等102种剧本,都无偿赠送“三庆会”。冉樵子编写了《刀笔误》《青梅配》,尹仲锡编写了《离燕哀》,这些剧作情节感人,语言优美,塑造人物性格细腻而富有个性。同时还创作了一批有进步倾向的现代时装戏剧作品,如王觉吾的《洪宪官场》、刘怀叙的《广州风潮》《光复图》《川路血》,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政冶风云,开创了川剧表现现实生活的新途径。“三庆会”得到如此众多的现实主义杰作的有力支撑,使她的演出获得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28]

“三庆会”成立不久,为了培育新人,在康芷林倡导下,艺人们赞助成立了“升平堂”科社,规定入科学生,以会内子弟为限。萧楷成任堂长,康芷林、杨素兰、萧楷成、游泽芳、蒋润堂、李锡生等名演员和鼓师充任教师。“升平堂”培育出了不少优秀演员,如唐荫甫、晋明权、王飞琼、游泽鹄、筱灵芝、筱玉梅、白玉琼、黄开文等。因此,“三庆会”在艺术上后继有人,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三庆会”在历任会长、著名表演艺术家杨素兰、康芷林、萧楷成、贾培之的精心组织和全力支撑下,其活动延续半个世纪之久,到50年代还保持着旺盛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戏剧界实为罕见。特别是第二任会长康芷林,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文武小生造诣很深,功底深厚。清末劝业道周善培考核演员技艺、德行,他荣获第一名,得银质奖章。民国18年(1929)秋,四川军阀刘湘打败杨森,进占重庆。为了庆贺大胜,重金聘请康芷林去重庆演出,康为维护“三庆会”团结,拒绝东下。后来潘文华的处长冯石竹到成都与康商谈,聘请“三庆会”全班人马到重庆演出,康才答应签约三月。此次演出,成渝明星璀璨,各展雄风。康以60岁高龄,在炎热的山城,连续演《八阵图》《归正楼》《三变化身》等拿手好戏,最终累死在舞台上。一代戏圣的献身精神,使各界人士为之深切哀悼,蒲伯英先生赠送的挽联说:“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概略道出了这位魅力无穷的艺术家的一生。[29]

除“三庆会”外,民国初年成都还出现过带有研究性质的艺人团体,如“进化社”,其主要成员有胡慎斋、浣花仙、贾培之、张克成等,他们大多出身“玩友”,对川剧声腔的研究很有兴趣,尤其对胡琴戏唱腔的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成一体,时称“坝调”。浣花仙和贾培之在唱腔上各呈异彩,被誉为“浣派”“贾派”。民国4年(1915),进化社因营业不佳,内部离心,宣告解散。[30]

30年代的成都,川剧剧场除春熙路的“三益公”、棉花街的“永乐”、布后街的“成都大戏院”而外,还出现过“新又新”大舞台的川剧演出团体。这个演出团体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员身怀绝技,表演严肃认真。“新又新”须生有杨子澄、周海滨,净角有吴晓雷、唐彬如,末角有刘小羊、龙云光,丑角有蒲松年、当头棒(刘成基),文小生有傅幼麟、金文昌,武小生有张鑫培,且角有筱桐凤(阳友鹤)、萧克琴、李筱钟、周金钟、蝴蝶(胡素芳)、筱惠芳、筱屏、元春等,武行有秦裕仁、任心田等,娃娃生有五龄童(罗开新)。当时,这些著名演员在“新又新”大舞台的演出精彩绝妙,风靡一时。[31]可惜连遭两场大火,使剧院化为灰烬,无法继续演出,演员星散,主要班底前往乐山,由傅幼麟主持开办“又新科社”,在四五十年代颇有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