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成都的财政和军需基地

抗战时期成都的财政和军需基地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国土沦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四川成为抗战基地和战略要地,肩负着战时财政和前方将士的军需粮秣供应,直到日本侵略军缴械投降,这期间,四川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无与伦比。四川人民为全国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抗战历史研究中应当大书特书的篇章。

抗战时期成都的财政和军需基地

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国土沦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四川成为抗战基地和战略要地,肩负着战时财政和前方将士的军需粮秣供应,直到日本侵略军缴械投降,这期间,四川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无与伦比。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有学者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数据做了分省考察,得知四川对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1938-1940年,四川解入国库的正税总额约8000万元以上,其他发行公债、临时摊派和募捐收入尚未计算在内。在抗战进入最困难的阶段,由于大片国土沦陷,四川担负了国家财政收支总额的50%以上,是战时财政的主要来源。全面抗战期间,国家总支出为14640余亿元(法币),四川担负了1/3,约为4400亿元。[21]

四川人民除担负十分沉重的赋税,支撑战时财政外,还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倡导下,在抗战进入最艰苦的岁月,参与了遍及全川城乡的献金运动,从富商大贾到贫民乞丐,都捐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现金和财物。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统计:前后两次献金运动共计捐献总额达到6亿/7亿元(法币)。这些钱款,都及时用于购买飞机大炮、坦克枪弹,直接补充了抗敌前线战场的急需军备,有力阻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攻势;通过献金运动激发出全川人民无比高昂的爱国抗敌热情,从精神层面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瓦解中国后方军民斗志的图谋。

东部大片国土沦陷后,四川也成为战时军民粮食的主要供应基地,1941年4月,国民政府决定,为避免税率不一,田赋由中央统管;对秋粮征收实行“田赋征实”,不用现金抵交。此外,因战时粮食供不应求,在田赋之外,还要实行向农民征购、征借粮食。1941年开始到次年2月底,四川省实收粮食总额1330余万市石,超过原定计划数1200万市石的11%,占全国21省、市征实、征购总额5430万石的1/4。由于沦陷区不断扩大,四川承担的征实、征购(不久又将征购改为征借,避免付现)也逐年上升,到1944年已达2490万石之多,占国统区征实、征借总额6848万石的36%以上。[22]

抗日战争进入极其艰难的时期,四川人民缴纳了国民政府管控粮食总量的1/3以上,有力支撑了前方将士的粮秣供应,也为食口众多的大后方社会稳定提供了基本保证。俗话说:兵无粮自乱。四川以天府之国的“养生之饶”,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战时粮秣供应的责任,使前方将士有了可靠的粮秣资源。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来,四川就成为中国战区主要的粮食供应省区,满足了军粮、民食,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四川人民为全国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抗战历史研究中应当大书特书的篇章。(www.xing528.com)

在这方面,有不少学术论著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和评价,成效显著。但是,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周全,还有许多的开拓性调查研究空间,需要深入下去,必须系统利用市县历史档案破解以下难题:

一是通过梳理市、县档案馆民国26至34年(1937-1945)经济、社会、历史档案,调查各地工商业纳税变化情况,税负增加幅度、经营变化状况,找出典型个案,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以翔实可靠的分类数据证实四川工商企业的实际负担,肯定他们对国民政府战时财政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是通过梳理市、县档案馆民国26至34年(1937-1945)经济、社会、历史档案,对四川农村经济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农户田赋征实、征购(借征)负担情况、农户经营变化状况,整理出节衣缩食、忍饥挨饿也要奉献爱国军粮的典型个案,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以证实四川农民对战时粮秣统筹做出的巨大贡献,充分肯定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历史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