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业虽然受到国际市场商品输出的影响,使传统商业的地位大为削弱并抑制了它在全川商业中的支配作用。但是成都商业却未因此发生质变。受到削弱的传统商业仍居城市经济主要地位,城市商品生产,特别是技艺高超的手工业产品,仍然有销路,部分农副产品作为出口土货转运重庆销售,但仍有大量的农副产品,特别是生活资料,按传统销售方式在成都集散。
据宣统二年《四川官报》统计,在20世纪初,近代成都工商行帮共有51个,公司2家,商号4460家,资本银总额293.4万两。
(二)成都市区流通商品仍以日用商品为主
从上述成都工商行帮统计资料看,成都城市商业仍以传统商品(包括手工业工艺品、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居主要地位,在商号总数中占绝大多数。其中特别是玉器、金银制品、丝织品最富特色,玉器、金银制品大多由商号自有的手工铺店,作坊依传统方法生产,这是成都传统名产。
如蜀锦的生产,由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占领江南丝绸产区,清廷织造府的贡锦缎采办转至成都,自同治四年至光绪二年(1865-1876)共采办7次,仅光绪二年即“令四川采办锦缎绉绸等件二千九百余匹”,因此,传统绸缎长机业非但未衰落,反而有所繁荣,迄止20世纪初,尚有机房400余家,织机11000余部,工人4万至5万人,绸缎帮经销的绸缎,大多保持了传统蜀锦的工艺特色,在全国丝织品中享有盛誉。
根据20世纪初统计成都地区16县(今成都市范围)流通的商品共251种,其中123种由本地生产,128种由外地输入。本地生产的商品中,销于上海、北京、广东、外洋者有猪鬃、鸭毛、烟土、赤金、麝香、五倍子、牛骨、牛羊皮、兔皮、牛羊毛、皮渣、人发、生丝、草帽、巴缎、破布、火麻、白木耳等20种,在本地产品中所占品种不到1/6。外地输入的商品中,洋货主要有洋纱、洋布、洋油、洋广杂货等,在整个外地商品种类中占极少部分。由此可见,近代成都商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市场的贸易关系十分薄弱。成都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仍是生活消费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天然纤维和纺织品:棉花、蚕茧、蚕丝、丝棉、湖绉、巴缎、锦缎、宁绸、摹本、丝线、顾绣、栏干、织绒、草帽,布匹、匹头、夏布、苏杭绸缎、棉线、黄麻、火麻、麻索。
(2)食品:菜油、花生油、牛油、烧酒、老酒、绍酒、普茶、毛茶、干菜、红糖、白糖、酱油、海菜、蜂蜜、猪、牛、羊。(www.xing528.com)
(3)药材:通草花、红花、土药、麝香、鹿茸、虫草、贝母、芎、泽泻、郁金、白芷、姜黄。
(4)燃料:木柴、㭎炭、兰炭、煤。
(5)日用品:叶烟、蓝靛、牛胶、牛皮、铜、铁、锡器、纸、钱纸、卤漆、坛罐、杂货、木料、黄白蜡、洋油、桐油。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国内市场的扩大,与其说是靠消费品推动,不如说是靠生产资料的增长,生产资料的增长应当超过了消费品的增长。而上述状况,从反面说明,近代成都商品市场尚未出现向近代商品流通体系转化的趋势。
从金融业看,迄止19世纪末叶,成都仍是旧式票号、钱庄、当铺林立。咸丰间(1851-1861)统计,成都有山西票号20余家,其主要业务仍为筹饷、报捐、丁粮汇兑及官府赈济周转等。20世纪初统计,成都市区有钱庄(铺)189家,当铺32家,其业务是存放、抵押、盘剥农民和城市小商贩。只有银行业兴起,山西票号才会走向衰微。
总而言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四川的商品输出远未造成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因而,成都传统商业、商品市场虽然受到洋货市场冲击,但直至20世纪初,基本上维持传统格局,并未发生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